□文/謝福斌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 江蘇·徐州)
社區物流是以社區為單元,以家庭為結點,以生活用品為核心,以定制服務為特征的物流集約化行為。社區物流是直接面向城市社區商業和社區居民,將商品從供應商運送到社區店鋪或居民的末端物流形式,是物流中真正的最后一百米?!白詈笠话倜住钡母拍顏碜杂谟⒚馈白詈笠还铩?,原意指完成長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近年來這一概念逐漸被一些行業所使用,引申為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關鍵性的步驟,通常此步驟還充滿困難且意義重大。
伴隨著電子商務網購的普及,物流快遞行業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強勢發展時期,但是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頸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據報道,我國物流成本過高的很重要的一個深層原因就是物流環節過多,其中,“最后一公里”占到整個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最后一公里配送被公認為是城市配送的難題。而“最后一百米”問題目前在全國范圍內被認為是配送中的最困難的環節。
(一)易出問題的一百米。對于小區的居民來說,都希望快遞能送貨上門,收快遞時可以先驗貨再簽收,這樣貨物如有問題才可以方便解決。很多時候居民不在家,小區物業又不愿代收,而快遞員往往連十分鐘也不愿等候,就近送到一家小賣部了事。這種由于不能送快遞上門而引發的投訴屢見不鮮。
(二)繁瑣耗時的一百米。到居民家送快遞工作強度特別大,這是快遞員的共同感受。碰到客戶不在家,聯系他們來取往往要等很長時間,有的快件要投遞好幾次。另外,很多小區沒有電梯,快遞員上下樓很辛苦,上樓還要擔心車里未派送的包裹被偷盜。對快遞人員來說,因為在尋找具體地址和等待客戶簽收要耗費很多時間,所以“最后一百米”也是最繁瑣的。
(三)最難管理的一百米。對于快遞公司和電商來說,物流的“最后一百米”配送往往也是最難管理的,主要是由于快遞服務水平和成本的效益背反。因為便利店市場集中度不夠,如果要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就近收件取件,需要跟很多經營主體洽談合作,這就大大增加了快遞的成本。以某快遞公司為例,該公司有70 多名員工,每人每天最少也要配送100 多份快件,快遞員每收發一份快件僅有1.5 元的提成,利潤微薄,再加上快件數量多,很難進行額外勞動。
(一)推行共同化配送。社會化共同配送成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所謂社會化共同配送是指多個客戶聯合起來共同由一個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來提供配送服務。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統一調度下展開的。共同配送實際上就是由多個企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配送活動。它不僅可以減少進城的貨車數量,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還可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但是問題來了,如何才能組織多個企業實施聯合配送呢?換句話說,第三方物流企業如何知道有哪些企業需要運貨進城出城呢?這時,有一個公共的物流信息平臺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二)嚴格劃分配送片區。快遞公司根據配送的業務量、小區業主數量、小區分布情況等來合理劃分每個快遞員的配送片區。片區的劃分要本著科學合理的原則,嚴格規定快遞員的服務區域,范圍不宜過大,要確保快遞員對服務片區的住宅樓、居民分布、安全規定等情況非常了解,以便快遞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快遞服務。
(三)建立第三方小區物流聯盟。小區物業可以從包裹的代收代發獲取快遞公司的管理費,物業不需太多投入便可實現包裹的轉存和轉發;消費者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小區的信息平臺獲得包裹信息并收取。減少了中間環節,有效降低成本。通過將小區物業納入聯盟當中,可以將高度分散的客戶一定程度的整合到小區轉發中心,提高了配送的規模優勢和效率,有效的降低“最后一百米”成本。大件商品直達小區,提高服務質量,還要注意地名門牌號碼的標準化。
(四)實行“送”、“取”結合。很多快遞包裹可以不直接送交小區居民手中,而是放在小區保安或其他物業管理部門手中,然后通知本人到樓下指定地點去取,正如大多數學校,快遞是送到學校傳達室或者其他據點一樣。顯然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快遞員的工作量和等待時間。送奶人員都是將我們訂的牛奶送到樓下的牛奶箱里面,我們有空再下樓取奶,這樣送奶員和我們自己都感到很方便。如果送奶員每天挨家挨戶敲開我們的家門,直接將牛奶送到我們手中,他的業務量將會非常繁雜,而且還要遇到很多居民不在家要等待或者重新遞送。送牛奶的模式為什么不能用在快遞的最后一百米中呢?將快遞送到小區指定的地點,我們自己來取,實行“送”、“取”結合,不比直接送到我們手中要簡單得多,省事得多嗎?
[1]郭道猛.電子商務物流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初探.科教導刊,2010.12.
[2]路歡歡,晏紹慶.基于共同配送的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探析.物流科技,2013.10.
[3]張琳,宋鵬.冷鏈物流中“最后一公里”配送.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