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美芳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糧食局江蘇·揚州)
基于中小企業視角下財務管理有效途徑
□文/楊美芳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糧食局江蘇·揚州)
[提要]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機制靈活、創新能力強,是最具有活力的經濟群體,在繁榮市場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但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戰略需要。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途徑
原標題:基于中小企業視角下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
收錄日期:2015年5月7日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經營機制靈活、創新能力強,是最具有活力的經濟群體,將科技成果推向市場,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在繁榮市場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企業由于經營規模小,資金薄弱,生產能力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難以與大企業展開競爭,必須面向市場,自主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層次,實行專業化經營,開發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產品,產品生產從單一化轉向多樣化,突出經營特色,建立名優品牌,發揮品牌效應,提高社會影響力,憑借其靈活的經營方式和顯著的經營特色贏得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財務管理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重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但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戰略需要,充分認識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財務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涉及到資金籌集、投資、耗費、回收和分配等環節,資金籌集制約著企業發展規模,資金投資決定著企業發展方向,資金耗費關系到企業生產成本,資金回收影響企業資金周轉,資金分配決定企業消費和積累。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綜合性的地位,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關系到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以及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夠維護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提供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控制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及時發現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有效地防范各種經營風險,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中小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站穩腳跟,必須確立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更新財務管理理念,營造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樹立人本化理財理念,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將人本思想滲透到企業日常財務管理和財務決策中,圍繞人的價值管理來展開財務管理活動,協調企業各方的財務關系;樹立競爭與合作理念,企業在合作中參與競爭,在競爭中求發展,在信息交流、產品生產、產品銷售、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強協調與合作,促進產品由單一業務向綜合業務發展,實現合作雙贏的策略;樹立風險管理理念,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來臨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信息交流日益頻繁,在瞬息萬變的國內外市場和企業經營活動中,信息與資本流動不斷加快,各種風險存在于經濟運行的各環節中,必須建立風險預測模型,使得風險能夠被系統及時預測,把風險管理貫穿到企業經濟活動的每個環節,根據市場情況變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進行及時調整,在收益與風險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有效地規避風險,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
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融資渠道狹窄,資金缺乏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和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必須拓展融資渠道,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與抵御風險能力。首先,中小企業應當發揮內部資金融通功能,增強自身積累能力和融資能力,保持資金的流動性與盈利性,建立合理的資本與負債合理結構,做到短期債務與長期債務相匹配,適度負債,科學投資;其次,中小企業外部融資方式主要依賴銀行貸款,應當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杜絕不良的信用記錄,誠實守信,向金融機構提供真實、準確和全面的財務信息,提高信用等級,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融資創造有利條件;再次,加強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中上市公司的規模,逐步降低中小企業發行債券的門檻,適度放寬企業發行債券的限制條件,鼓勵發行企業債券;最后,中小企業還應與大中型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尋求大企業資金支持和融資擔保,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中小企業具有經營規模小、融資成本高、貸款頻率快、經營風險大等特點,企業經營與發展離不開國家、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與幫助。國家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向科技含量高的產業轉變,完善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經濟相關的各項政策與配套措施,優化中小企業投融資環境;各級地方政府應當在財政、稅收、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對企業發展方向和規模加以指導,由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牽頭和銀行合作成立專門的金融中介機構,對市場發展前景和信譽程度好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和服務,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既可以直接向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又可以向中小企業提供商業性貸款擔保;各商業銀行應當積極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解決銀企雙方信息不對稱,根據中小企業業務特點和貸款需求,集中辦理對企業貸款的業務,公開信貸政策,簡化業務程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中小企業發展提高信貸支持。
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社會信用程度偏低。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必須苦練內功,找準市場定位,向金融企業和信用擔保機構提供準確真實的財務信息,按照《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構建信用擔保體系,健全信用登記、征集和評估的檔案庫,為金融企業和信用擔保機構提供信用信息,作為企業獲得貸款和信用擔保的依據,增強貸款者和擔保者的信心,及時提供信用擔保和發放貸款;各級地方政府應當建立適合于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中介機構,投入運作,不以營利為目的,以服務為遵旨,努力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服務,形成覆蓋企業的貸款擔保網絡體系,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和擔保難的問題。重視中小企業信用監督的社會化,大力宣傳誠實守信的典型案例,加大對違約失信企業的懲罰力度,一旦發現企業有欺詐、瞞騙等行為,將其列入黑名單,通過媒體向社會與公眾公布,引導企業誠實守信,增強誠信觀念,維護社會信譽,不但注重眼前利益,更要注重長遠發展,不但重視經濟效益,更要重視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快捷化的時代,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脫穎而出,對地區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社會就業的生力軍。中小企業應當積極探索加強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順應時代發展,勇于改革與創新,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構建信用擔保體系,具有國際化的戰略視野,加大國際合作與交流,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與經驗,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衛.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模式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3.
[2]張磊.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3.
[3]劉龍君.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3.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