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煊彤 張 麗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大連)
政府審計存在的問題
□文/王煊彤張麗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大連)
[提要]本文主要論述政府審計的目標、政府審計的主題和客體、政府審計的特征,分析政府審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政府審計;獨立性;審計公告制度
收錄日期:2015年4月3日
(一)政府審計的內涵。政府審計是指審計機關對政府及其各部門的公共資金執行的真實、合法、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的審計,擔負的是對全民財產的審計責任,其實質是對受托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獨立的監督。政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擁有很大的行政權力,如果權力不受制約和監督,則必然導致腐敗,因此要對它內部的每一個系統進行控制管理,政府審計是從資金使用的有效性角度對政府的權力進行約束。
1、政府審計的目標。在審計工作中,審計機關首先應審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表和其他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其次審計部門審查審計對象財務、財政收益與支出合法性;最后要審核、評估審計對象的財務收支效益,檢查其是否存在由于領導決策或者相關制度不健全所導致的效益低下。概括起來,政府審計的目標主要是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審計。
2、政府審計的主體。只有承擔審計職責的主體是獨立的第三方,與經營管理者沒有任何的利益關系,才能使審計結果客觀公正,才能保證審計質量,使經營管理者嚴格履行受托經濟的責任。我國政府審計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審計署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地方審計機關。審計機關及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工作時,必須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
3、政府審計的客體。政府審計的客體即政府審計的對象,包括政府及其所屬的各個部門和單位。即凡使用和管理公共資源的部門和單位都屬于政府審計的客體,如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國有資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國有企事業單位、國家投資或以國家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中央銀行和國有金融機構等。
4、政府審計的具體內容。政府審計的內容從形式上看,主要是審查被審計機構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表及其他相關的財務資料。被審計單位所從事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都是通過上述會計載體而已反映的,因此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狀況也會通過一定的會計憑證、賬表和其他完整的、連續的財務資料反映出來。政府審計最具體的審計內容,就是對審計對象的會計原始票據、賬表以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檢查,以實現對財政經濟收支狀況的監督。
(二)政府審計的特征。政府審計與其他形式的專業性監督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獨立性。獨立性是政府審計的本質特征,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經濟監督的特有屬性,具體表現在各項監督行為受《憲法》和《審計法》的專門保護。而其他經濟監督必須結合各自的業務來進行監督,但政府審計卻能夠對其他具有經濟監督職能的部門進行再監督。
2、公正性。嚴格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法律法規為審計依據,查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以維護國家經濟秩序。審計機關不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管理活動,因此與被審計單位無經濟利益關系。在進行監督活動時,嚴格按照實事求是原則、回避原則,徹底隔斷與被審計單位的利益關系,保證審計人員客觀公正的行使職權。
3、綜合性。政府審計是對各項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它的范圍包括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各個部門,監督的內容不僅僅是各個部門和企業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同時還涉及銀行、財稅、工商等其他的經濟監督部門。政府審計監督統籌宏觀,從微觀著手,跨越各地區、各行業以及各部門來獲得大量審計信息,察覺出經濟社會中所隱藏的問題。
(一)審計獨立性差,透明度低。目前,我國政府審計實行行政型管理體制,這是在政府審計中獨立性最差的一種體制。在此種體制下,政府審計機關隸屬于政府,其很多工作是為國家政策方針服務的。一方面監督部門與被監督部門都受政府管轄,所以審計結果在公開披露前一般要經本級政府同意,而政府在決定是否公開審計結果時就極有可能從自身利益出發而忽視公眾利益;另一方面審計機關所需經費來源于本級財政預算,也就是說經費來源于被監督部門(被審計單位),審計機關受本級財政預算的約束。顯然,經濟上不獨立,組織上不獨立,審計機關就很難保證審計結果完全披露。因此,審計機關缺乏獨立性,審計不透明,成為我國政府審計存在的首要問題。
(二)審計工作流于形式,工作成效低。很多審計部門在審計時,對于上級分派下來的任務,通常委托一個相關部門帶著文件等到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而出去審計的部門大多也是例行公事,重形式而忽視質量。本應該1個月完成的工作量縮減為兩三天,剩下的就是與被審計單位一起娛樂、吃飯等。一個審計項目結束,一般都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在審計工作底稿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字眼“財政預算不到位”、“管理費用不合理”等這些小問題,很少會出現某某責任人在財政方而出現什么重大問題。顯而易見,在如此簡單機械的審計中是很難有工作成效的,難免會出現審計錯誤、審計漏洞等。
(三)政府審計隊伍素質不高。
1、審計隊伍專業技能不強。現有的審計人員中一方面是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其知識層面、知識結構、科技掌握達不到現代化審計隊伍的要求;另一方面現在較年輕的審計人員在專業知識上也存在較大問題:他們的知識結構單一或缺乏審計專業知識,缺乏具有全方位的專業勝任能力。此外,部分行政人員學習意識不強,不及時跟進自身知識,導致自己不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對待工作有所松懈。
2、審計人員信息技術水平低。由于審計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限,審計部門的計算機工作系統僅僅作為制作表格、書寫文檔等的辦公工具,沒有充分發揮其信息網絡、數據庫的作用。在進行審計時所采取的還是手工復查、人工查閱的方式,對于信息化監管系統不熟悉。審計人員信息技術水平制約了審計部門和審計對象之間的數據傳輸與整理,影響了審計效率。
(四)個人承擔責任不高,處罰較輕。審計機構在對審計對象進行經濟檢查后,其處理往往是以財務重新整頓或是經濟處罰為主,處理對象也多是對單位本身,而非個人。這些監督對象幾乎都是行政事業單位,它們的資金來源大多是財政撥款或上級補助,因此僅僅只靠經濟處罰或是財務重整是很難從根本上起到抑制作用。行政事業單位違紀行為,大多數都非賬務處理上的問題,實質上是屬于單位領導在進行行政決策或行政行為時的違紀,存在主觀意識層面,如濫發福利獎金、挪用公款、建立小金庫等。對于這些違紀行為,若僅采用簡單的經濟處罰,會導致對責任人追究不力,處罰程度輕的問題。過低的違紀成本,難以起到約束作用,間接縱容了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
(一)完善獨立性,促進審計的監督作用。審計機關缺乏獨立性是政府審計成效不明顯的根源,這是由我國行政型管理體制所決定的。要保證政府審計的獨立性,要改變現階段的“雙重領導體制”,實行單向的“垂直領導機制”,通過這種形式消除地方政府的干預,強化中央審計機關的控制力度。由國家審計署直接領導省級審計機關,市縣區一級的審計機關分別由上一級的審計機關統一管理,實現內部層級隸屬關系;與此同時,也應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在審計中,應完善審計人員輪崗制度,定期更換審計人員的工作部門,可以引入審計人員互查制度,使審計人員接受內部其余工作人員的監督以及外部機構的監督:最后,應當明確審計人員的責任,通過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明確審計行為的法律責任,以確保審計工作公平公正開展。
(二)改進審計手段及方式,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首先,加強審前調查的資料收集工作,細化調查方案,明確審計工作步驟;其次,改進審計方式。各級審計部門應當在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地保障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保障日常運行經費及時到位。針對目前腐敗分子作案手段日益隱蔽化、智能化,應當及時配備高科技調查、分析、管理設備等,依托信息化建設,不斷探索審計技術,提高審計效率。審計人員及時參加相關培訓,掌握先進的審計手段。高科技審計手段的普及,節省寶貴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提升審計效率的有效手段,唯有多措并舉,才能有效地提高行政監督效率;最后,要轉變審計監督觀念,將抽象監督變為具體監督,抓好審計改革的貫徹落實,讓政府審計工作切實到位,不搞抽象化,避免監督流于形式。
(三)提升政府審計人員的綜合技能,加強對審計人員的道德考核。為提升政府審計人員的綜合技能,在選人用人時把好關,挑選真正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較強業務能力的人才,把他們選拔到審計機關的隊伍中來;同時,要做好技能培訓工作。通過技能培訓、輪崗等方式增強政府審計人員的全局意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等,提高政府審計人員運用法律手段進行政府審計的能力。
加強對政府審計人員的道德考核主要是把行政道德納入對公職人員考核中來。將公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德育素質納入績效考核的指標系數,將其作為公職人員任職、升職的要求,使公職人員的行政道德素質融入晉級、升職范疇。實施賞罰并重制度,對道德模范給予獎勵,對道德敗壞者,給予處罰,樹立榜樣,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將道德行為規范納入制度范疇。
(四)強化審計公告制度。審計報告公開制度,是國家民主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審計問責的成效,除了需要合理的制度,同樣需要問責過程的透明度。審計機關應當完善和健全公告制度,充分公開審計結果和問責信息,加強審計透明化,讓審計行為、行政活動受到群眾的監督,以加強審計機關的抗風險能力和審計人員的依法審計水平,最終以審計方式提升行政管理、行政監督實效。
主要參考文獻:
[1]楊春玲.我國政府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現代經濟信息,2014.1.
[2]譚文超.我國政府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財經界,2015.1.
F23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