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月然
我國信用卡風險及其防范
□文/王月然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河北·石家莊)
[提要]隨著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享受信用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信用卡所帶來的風險。本文從持卡人、特約商戶、銀行三方入手,分析各自存在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以保證信用卡業發展的健康與穩定。
信用卡;風險;防范
收錄日期:2015年4月24日
信用卡是指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個人和單位簽發的,可以在指定場所或商廈、店鋪進行直接消費,并且持卡人可以在信用卡的發卡機構或銀聯機構的營業網點辦理存取款及個人結算業務的一種信用憑證和支付工具。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信用卡正日益走入廣大民眾的生活之中。因此,有必要對我國信用卡風險和有效防范進行研究,以有效抵制金融風險,保證商業銀行的健康、有序、平穩發展。
(一)惡意透支。惡意透支是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風險中最常見、最隱蔽,同時也是最難以防范的風險。具體表現為:頻繁透支,持卡人以極高的頻率,反復支取現金,在短時間內占用銀行大量現金;持卡人多頭授信,向多家銀行提出申請,并且往往以新透支償還舊透支,以卡養卡,拆東墻補西墻,最終債臺高筑,無力償還;虛假掛失,持卡人為了套取大量銀行資金,假裝信用卡丟失,利用辦理掛失手續到商業銀行止付這一時間差,大量透支使用,從而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損失。
(二)套現風險。信用卡套現是指持卡人與不良商戶串通,利用虛假交易及銀行透支資金的免息期限,信用卡持卡人通過不正常手續提取現金,違反與發卡機構的約定,通過不法商戶以刷卡消費的名義或網上購物消費的名義將信用卡中的透支額度,通過POS終端或其他方式全部或部分地直接轉換成現金,巧妙套取資金的行為。由于銀行難以對套現現金進行有效的跟蹤和監督,一旦持卡人無法償還欠款,銀行將面臨極大的損失。但目前,法律上對套現行為的界定尚不明確,對“非法套現”行為的約束也相對薄弱。這無疑也將是信用卡行業發展中的一大癥結。
(三)特約商戶風險。信用卡特約商戶,是指與銀行簽訂受理卡業務協議并同意用銀行卡進行商務結算的商戶。具體風險有:一是商戶工作人員當拾到或竊取到他人卡片時,非法刷卡,甚至有的雇員會利用客戶的賬戶消費,給持卡人帶來損失;另外,特約商戶的工作人員不按照規定及時核對發卡行的止付名單,違規操作、有章不循,也有可能造成風險損失。二是特約商戶參與非法套現活動的風險。有部分特約商戶因片面追求營業消費而不惜與持卡人聯手,采用化整為零的方式,在限額下分次壓單,逃避授權,套取銀行現金造成大量透支。
(四)銀行自身風險。就發卡行而言,信用卡業務主要面臨的是操作風險和管理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發卡機構內部員工玩忽職守或者違規操作而產生損失的風險。信用卡業務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廣,包含的風險大,相應的管理責任重大。對工作人員的素質提高重視不夠,調查不實,沒有嚴格審核持卡人申請信用卡的資格及條件而產生還款風險或者僅憑關系、人情辦卡;二是技術風險,主要是業務系統不穩定,尤其在業務高峰期,單方扣賬、重復扣賬等問題很嚴重,不僅影響持卡人對發卡行的信任度,同時也形成了業務風險;三是業務操作風險,各發卡行對密碼信封的印制、授權操作、換卡條件、審查要素等都做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存在著風險隱患;四是銀行對持卡人透支后的資金運用情況不能進行及時、經常性的有效監督與控制。
(一)加強持卡人的風險防范。信用風險是信用卡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而持卡人風險防范意識的提高是防范信用風險最有效的手段。具體可以表現為:銀行應該積極開展對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識的培訓。在開卡時對持卡人進行必要的用卡安全培訓;定期向持卡人發放安全用卡溫馨提示;引導持卡人正確使用信用卡,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念;持卡人辦理信用卡時,提供真實身份證明及真實信息,不要使用偽造的、作廢的、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不要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持卡人應根據自身經濟整體情況,合理理財,客觀衡量還款能力,信用卡數量及額度要適當,不淪為“卡奴”,閑置不用的信用卡要及時銷戶;在信用卡的使用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量入為出,根據個人還款能力,適度消費,并在平時做好信用卡使用記錄,在還款日之前及時還款。
(二)加大對特約商戶的管理。銀行要定期對特約商戶收銀員開展收單業務培訓,提示風險防范點;持續關注特約商戶經營情況,發現非法或不正常經營情況應立即終止其受理信用卡支付業務;要隨時檢查特約商戶POS機的使用情況,對于發現使用異常的POS機要及時停用、收回,并記入信用系統,或及時與司法機關聯系、報案;通過復核簽購單,檢查商戶的交單質量,有問題及時通知糾正;加強與銀聯公司的信息溝通、合作,建立特約商戶信息檔案,分析特約商戶交易信息,記錄特約商戶受卡案件或不良交易行為,發現異常情況采取提醒、警告、終止業務等不同風險防范措施。
(三)提升銀行自身風險監管水平。首先,提高銀行卡工作人員素質。信用卡業務的發展,信用卡品種的不斷創新,業務領域的不斷拓展,都對銀行卡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培訓和自學提高銀行卡工作人員素質并改進工作方法,要認真篩選客戶,從源頭上控制風險,正確選擇客戶行業類別,不要因為市場競爭就降低門檻。對于欺詐客戶能夠有效識別,對于其中有疑點的內容進行核實,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做出是否發卡的結論。同時要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及相應的處罰條例,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增強員工風險防范意識,調動員工按章操作自覺性,這樣才能有效地揭示和防范信用卡風險;其次,建立風險監控系統,實現由合規性監管向風險性監管的轉變,成立專門的風險監控部門,對客戶的交易進行監控,并定期分析持卡人的整體風險狀況和風險分布狀況,并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及時防范風險;第三,要實現由突擊性監督向經常性監督的轉變,并突出監管重點。針對容易引發風險的環節和因素,確定監管重點。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凱.我國的信用卡風險問題及其防范[J].法制與社會,2010.12.
[2]張巧麗.我國信用卡業務面臨的風險及其防范[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9.
F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