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姝蕾
摘 要:煤礦企業的發展,講究的是安全和產量的齊頭并進。安全和產量又離不開強力的采掘隊伍做保障,建設有足夠技術力量與工作效率的采掘班組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文章結合實際礦井采掘隊伍建設,分析了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自身多年的采掘工作管理經驗,探討了加強采掘隊伍建設的措施,望對相關采掘隊伍建設管理有所借鑒。
關鍵詞:采掘隊伍建設;問題;措施
一、采掘隊伍建設存在問題
(一)采掘隊伍技術力量不足,工人年齡老齡化
目前的煤炭行業,在社會地位上仍然較低,且煤礦往往在山區居多,生活條件較簡陋。而收入方面相對其他一些行業,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具備一定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的農民工往往選擇其他行業,而不是煤炭行業。采掘隊伍建設得不到足夠的新鮮血液供應,所招納的人員技術素養又達不到要求,這一問題一直制約采掘隊伍的有效建設。而且,據煤礦人員數據資料統計顯示,采掘一線隊伍中年齡在38—50歲之間的人數比例占到了60%以上,隨著礦井現有采掘技術人員的老齡化,這一問題將直接影響后期礦井采掘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采掘隊伍人員編制不穩定,作業人員素質偏低
由于采掘一線工人合同相對不固定,其工人主要依靠每月產量進尺獲取收入。因此,工人往往選擇工資單價較高,采掘作業條件較好的礦井或是采掘隊伍。這就現狀問題的存在容易造成采掘工作大幅度的流動,工作條件差、待遇不好的礦井很難保留采掘技術力量,致使頻繁更換一線采掘人員,新工人不熟悉礦井作業條件、相關專業技能不足,不能保證采掘施工效率。
(三)礦井資源枯竭,現狀開采條件復雜
我們企業的礦井,大多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礦齡”。淺部煤炭資源已經日漸枯竭,開采條件好的煤層亦所剩無幾,深部開采成為了煤礦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現有工作面存在點多、面廣、戰線長等特點,這也就決定了工人勞動強大增大,采掘工效難以提高。其次由于開采深度的增加,提升運輸環節也越發復雜,機電運輸后勤保障難度增大,這一情況也制約了采掘隊伍的工效的提高。
(四)采掘隊伍福利待遇欠提升,后勤保障滯后
掘進工作面存在較多的不穩定因素,惡劣、不安全的工作環境對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著顯著的影響。為使得掘進施工的正常進行,就必須要保證采掘一線工人的福利待遇問題,以及后勤保障問題。如很多工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住房問題、子女教育問題等,有效解決一線工人后勤保障滯后問題,這將大大改善工人的工作態度,提升工作效率。
二、加強采掘隊伍建設的策略分析
(一)穩定采掘一線隊伍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傳統的管理理念已經不適應當前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應堅決摒棄落后管理的理念,積極引進并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煤礦領導應真正了解員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況,增強雙方的溝通協商工作,對應允的承諾要及時兌現。
2.保留現有采掘力量。認真做好“深入基層大走訪”工作,進一步做好采掘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與一線職工的溝通交流,及時宣傳公司出臺的有關政策,更好的穩定一線職工隊伍。同時煤礦領導還應該為一線采掘工人的生活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保證工人的努力重點在煤礦生產中。可視性領導與工人的包保捆綁方法,每一名管理人員固定包保一個采掘班組,要求包保人員經常深入自己包保的班組了解生產、后勤保障、住房、工資待遇等情況,及時為一線職工排憂解難。
3.培養采掘隊伍領導人才。班隊長是采掘一線的骨干,一線隊伍的穩定、生產任務完成的好壞、質量的優劣、安全效果的好壞,都與班隊長的管理密切相關。對順利完成采掘任務的班組管理人員進行表揚與獎勵;對完成任務有差距,管理不到位的隊伍應及時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正的方向。同時上至領導下至班組長都要深刻意識到增強隊伍戰斗力,是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煤礦采掘工作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專業技能人員,這是保證采掘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員工技術素養與其工作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為提高員工技術水平,煤礦應引進采掘專業技術人員,并定期對專職人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同時,還應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吸納優秀人才到采掘管理隊伍之中,并通過職稱或者資金等方式來激勵員工的學習積極性。
(二)擴大招工路子
從單純依靠老鄉推薦向走出去發展。變被動為主動出擊。一是在農閑季節主動前往農村等廣大勞動力聚集地,宣傳煤礦相關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閑置勞動力來煤礦工作。二是靈活運用招工機制,首先,要擴大煤礦招工范圍,從以往的煤礦附近地區擴展到更遠的縣城,廣發招工廣告;其次,運用資金獎勵的方式鼓勵煤礦人員介紹新人進來,將所有可能人員納入招工隊伍之中,擴大招工隊伍力量。而且,除在招工方面下功夫之外,煤礦招聘單位還應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簡化招工手續,保證新工人能夠隨到隨報、及時定崗工作。三是大幅度改善員工居住環境,以舊房改造、擴建新房、修建公路等方式為員工提供較為舒適的居住環境。四是保證工人生產環境的安全和薪資待遇。
(三)做好采掘工作后勤保障
針對近年來我礦技改巷道圍巖破碎、進尺低,造成生產成本高,在礦車、軌道等材料方面投入不足,井下車皮長期緊張等問題。定期對礦井采掘設備及附屬工作部門情況進行檢查,分析解決制約礦井采掘效率的問題或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首先規范礦井采掘檢查管理的評分機制,用標準化的制度來約束和加強礦井設備現場管理。其次,煤礦企業監管應加強監管力度,對附有管理職能的部門制定監督考核制度與章程。通過章程來規范監管行為,做好機械設備檢查、維修、運行狀況等情況記錄,施行有隱患及時解決方案,為采掘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礎。
(四)抓好生產技術現場指導,優化生產布局
采掘工作的生產進度與周邊關系之間有著顯著的影響,地質條件好的采掘工作面往往能超額完成采掘任務,而對地質條件復雜或遇特殊地質構造時容易拖延采掘速度,采掘隊伍不得不花費大量工時去治理或應對。因此,在制定每月的采掘工作進尺時,應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與相關的安全技術貫徹學習,讓每位作業人員都能了解作業地點安全狀況和防范重點,確實起到指導安全生產的作用。
巷道采掘施工之前,為實現最小的巷道掘進施工量和最大的煤炭資源回收率,巷道布置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采區地質條件與煤層賦存,施工中地質技術人員應深入井下一線搜集資料,盡可能集中布置,簡化巷道布置系統,減少掘進量和維護量;巷道布置地點應盡量選取堅硬穩定巖層之中,并進行合理的巷道支護設計。
為保證巷道掘進的正常進行,相關部門應施行跟蹤管理的方式,及時掌握礦井采掘工作與地質情況,以便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避免影響采掘施工安全與進度。
(五)完善隊伍管理制度與建設機制
多年來,礦山為完善隊伍管理制度方面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積累了許多管理經驗、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不夠精、不夠細、不夠完善、沒有形成體系。今年翠屏山礦相繼制定出臺了《采掘隊伍勞動組織管理考核辦法》、《后勤部門服務承諾》、《隊干8小時跟班制度》等管理制度。是為了進一步豐富和深化隊伍建設內容,認真學習貫徹公司勞動競賽通知精神,我們與以往舉行的活動相結合,在采掘隊伍之間開展標桿隊伍競賽,用此種方式來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從多個方面將崗位職責明確化,通過逐級的分解將采掘任務指標進行細化,并定期對隊伍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順利完成任務指標的隊伍進行直接物質獎勵,否則則需進行反省總結,避免此類情況的再次發生。同時,為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將有足夠采掘實力的隊伍安排到開采條件較好的地區,最大程度地發揮強隊的技術力量,保證礦井產量與效益。而且,為實現各采掘隊伍力量之間的均衡,采掘工作組織管理中應對各員工情況做充分的了解,將不良隊伍與強隊進行融合和重新編排,保證各采掘隊伍都能順利完成工作進度、提升工作效率。在公布欄中詳細地登記各采掘隊伍的產量進尺,讓各班組對自身任務完成情況有所了解,進而調整自己的工作態度與工作進尺。通過諸如此類的方法,深化采掘隊伍的建設,全方面提升采掘隊伍技術水平與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蔣厚蘭.關于煤礦采掘職工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職工教育.2007(02).
[2]陳清孝.煤礦采掘一線職工出勤不穩的原因淺析[J].煤炭技術.2002(10).
[3]郭得華.煤礦企業采掘隊伍穩定補充難的主要原因及對策探討[J].福建建材.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