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寶
摘 要:石油產品閉口閃點是石油產品的一項重要指標,文章對影響自動閉口閃點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考察,發現影響自動閉口閃點結果超出重復性的因素有溫度傳感器溫度、點火線圈的高度、攪拌速度、點火次數。實驗還發現閃點與餾程的餾出溫度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關鍵詞:影響因素;點火高度;攪拌速度;點火次數
1 概述
閃點是在規定試驗條件下,試驗火焰引起試樣蒸氣著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體表面的最低溫度,修正到101.3kPa大氣壓下[1]。
石油產品閉口閃點是石油產品的一項重要指標,它的檢測意義重大,關系到石油產品的使用、存儲、運輸安全[2]。從閃點可判斷油品組成的輕重,鑒定油品發生火災的危險性[3]。閃點是表示石油產品蒸發傾向的項目。在油品使用過程和制定加工方案中,閃點也有重要意義。
2 出現的問題
SHD-3B型號自動閉口閃點測定儀兩臺,編號分別為143028和143030,測定同一油樣的結果差值達到了4-5℃,超出了重復性要求,因此對可能影響閃點的各種因素進行考察。
3 實驗及影響因素考察
3.1 溫度傳感器的考察
自動閉口閃點的溫度是由溫度傳感器檢測的,采用經過校準的水銀溫度計對其進行測定考察,實驗數據見表1。
表1 溫度傳感器數據考察表
從表1可以看出:(1)143030溫度傳感器比標準的水銀溫度計偏低,差值小于重復性要求。(2)143028比水銀溫度計偏高,除50℃點外,其余差值小于重復性要求。(3)兩臺儀器溫度傳感器有偏差,50℃點最大偏差2.3℃,不是造成自動閉口閃點相差5-6℃的主要原因。
處理:將溫度修正值輸入到自動閉口閃點測定儀的溫度修正表中,消除溫度傳感器對閃點結果的影響。
3.2 閃點檢測熱耦元件的考察
熱耦是判斷閃火的元件,使用油樣分析閉口閃點,然后將143030閉口閃點的熱耦更換至143028上,再次測定同一油樣的閉口閃點。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熱耦的考察實驗數據表
從表2可以看出:更換熱耦并不能使自動閉口閃點儀閃點超差,熱耦元件不是造成自動閉口閃點偏高的原因。
3.3 點火高度的考察
實驗過程中發現,自動閉口閃點儀器推動點火線圈的金屬塊磨損比較嚴重,影響點火高度,比正常點火高度高2.4mm。調整推動點火線圈的金屬桿,使其能將點火線圈推動到正常點火位置,再次測定同一油樣的閉口閃點,分析數據見表3。
表3 點火線圈高度的數據考察表
從表3可以看出:
點火線圈的點火高度不同,可能造成了結果超差,點火高度高2.4mm,閃點結果高2.4℃。
3.4 攪拌速度的考察
GB/T261標準方法規定攪拌速度為90-120轉/min,調整攪拌速度為90轉和120轉/min兩端允許值和正常設定中間值105轉/min,另外考慮攪拌軸故障有不攪拌的情況,調整攪拌速度為0轉/min,采用閉口閃點53.0℃標油,對此四種情況進行考察,實驗結果見表4。
表4 攪拌速度考察表
由表4可以看出:轉速為0轉/min對閃點結果有較大影響,會使結果偏低約3.0℃,超出重復性要求。其他條件不變,90轉/min與120轉/min攪拌速度下,閃點差值小于重復性要求,對結果影響不大。
3.5 裝樣量的考察
閉口閃點試驗杯里有刻線,裝樣時到達刻線即可,可是在試驗中觀察起來并不容易,因此對裝入的樣品量進行考察。正常裝樣量約為67mL,裝樣高度差2mm,裝樣體積差2.5mL,為放大效果,因此考察裝樣量為62mL和72mL,采用閉口閃點53.0℃標油,實驗結果見表5。
3.6 點火次數的考察
標準方法明確規定,點火次數低于18次,或高于28次,實驗無效,需重新實驗。為考察點火次數對閃點結果的影響,采用53℃標油進行實驗。設置預期閃點分別為41℃、47℃、59℃、65℃,實驗數據見表6。
由表6可見,點火次數對閃點結果有影響,點火次數越多,閃點越高。點火次數相差14次,閃點相差3℃,但沒有超出重復性要求。點火次數相差28次,閃點與理論值相差5℃,超出重復性要求。
3.7 閉口閃點與餾程餾出溫度的關系
查看航煤和柴油的閃點與餾程數據,見表7。
根據表7中的數據,繪制折線圖如圖1。
從圖1可以看出:閃點偏高,餾程數據也偏高,閃點與餾程的餾出溫度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4 結束語
(1)影響自動閉口閃點結果,可能使其超出重復性要求的因素有:溫度傳感器、點火線圈的高度、攪拌速度、點火次數。(2)對自動閉口閃點結果影響很小的因素有:熱耦元件、裝樣量。(3)閃點與餾程的餾出溫度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GB/T261-2008.閃點的測定 賓斯基-馬丁閉口杯法[Z].
[2]郭辛穎.閉口閃點實驗之自我見[J].質量檢驗與檢測,2007.
[3]煉油基礎知識[M].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