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新霞
【摘要】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游戲是幼兒主要的活動形式,作為幼教工作者應該認識到游戲對幼兒一生發展的重要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本文探討了當前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并提出了相關辦法,將信息技術巧妙地運用到幼兒游戲中,從而有效的促進幼兒教學活動的進行,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 幼兒教育 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27-02
一、信息技術與幼兒游戲整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豐富游戲的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幼兒的興趣、需要,從互聯網上直接選擇適合幼兒的游戲軟件或參考互聯網上的內容自制多媒體游戲課件。那些具有艷麗顏色、動態畫面的游戲內容能夠從視覺、聽覺上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引起幼兒的注意,激起幼兒的興趣。從而可以讓信息技術充當一個導游或引導者,領著孩子們在五彩繽紛的游戲世界中遨游,在豐富多彩的知識海洋中健康成長。
(二)有助于強化教學效果
教師在采取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聲像、影像、圖像技術輔助教學。幼兒通常對靈活多變、生動活潑、色彩繽紛的資料更易產生濃厚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教師選擇的教學材料、采用的教學方式、運用的教學組織形式都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的話, 并以游戲的方式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幼兒,則能對幼兒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幼兒學習起來會更加開心, 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三)有利于保持游戲的情境
在幼兒的游戲過程中,特別是小班的幼兒,他們的動作技能發展尚不成熟,他們的手指、手腕動作協調性較差,所以,幼兒在游戲時容易疲勞,難于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情境中。如果在游戲中適當地利用聲色并茂、動靜結合的信息技術資源,可以延長幼兒在游戲情境中的精力保持時間,使他們更加愉快地游戲。
二、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幼兒游戲中的方法
(一)各類游戲相結合
以多媒體課件作為豐富幼兒游戲經驗的媒介, 做到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的游戲交替進行。創造性游戲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有規則的游戲包括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娛樂游戲。我們的做法是定期開展角色游戲, 平時大部分時間玩其他游戲,因為角色游戲是水平較高的游戲, 如果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就無法開展, 所以平時就玩一些小型多變的其他游戲。例如, 在玩角色游戲之前, 為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 先請幼兒觀看“小熊請客” 、“動物醫院”等動畫片, 這些直觀形象,色彩鮮艷、形象逼真的動畫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在觀看中, 生動的動畫情節和人物之間的互動交流, 在幼兒的頭腦中建立了深刻的感性認識, 為幼兒自主游戲奠定了良好的感性基礎, 使幼兒在游戲中有話可說, 有事可做, 游戲內容不斷延伸, 提高了游戲質量。這樣有信息技術融人的各類游戲自然結合, 互相搭配, 會不斷激起幼兒游戲的新鮮感。
(二)激活游戲內容,喚起表演欲望
在閱讀區,電子圖書替代了紙張的圖書,在這里幼兒可以打開不同的課件,欣賞各類童話故事。幼兒沉浸在童話般的世界里,敏感純真的心靈被深深感染,模仿表演的欲望被激發起來。例如幼兒在熟悉了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把課件調為無聲,自己來當配音小演員,模仿課件里的聲音語氣,結合畫面,聲情并茂地講述這個哀婉動聽的故事。再如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課件集背景畫面、人物形象、動態變化于一體,深深吸引幼兒,他們通過討論協商,分配角色,演繹童話情景劇。此時的閱讀不僅僅停留在幼兒看和聽,更結合了講述、配音、表演,讓游戲內容栩栩如生。
三、結語
將信息技術融入游戲當中,誘發、支撐和發展著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幼兒的發展在與信息技術的交互中實現,這樣的游戲更生動、更受歡迎、更有價值。同時,也要求幼兒教師不斷學習,重視教育,更新游戲引導模式,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多種容易被幼兒接受的教學形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生活以及探索發現的能力, 為幼兒未來的身心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琳.信息技術與幼兒綜合型游戲的整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156-156.DOI:10.3969/j.issn.1674-2117.2014.10.120. [2]鄧琦,盧清.信息技術與幼兒游戲的整合[J].信息技術教育,2007,(9):56-58.DOI:10.3969/j.issn.1674-2117.2007.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