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摘要】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是被遺忘的角落,“重讀寫,輕聽說”成為了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直接影響了中職生的發展。文章從中職學校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談起,分析了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措施,希望能使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低下的狀況有所好轉。
【關鍵詞】中職語文 口語交際 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42-02
一、中職學校口語交際教學現狀
口語交際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也是我們進行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可是,在我們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卻沒有體現出“口語交際能力”方面的教學,有的只是關于“聽和說”的教學。一直到“新課標”的制定,才出現了“口語交際教學”這個詞語。2002年,教育部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提出:“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訓練,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著眼于學生的明天,為學生將來的發展著想的指導思想。而對于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口語交際能力在其未來的就業和發展中,作用尤其重要。擁有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贏得企業和同事更多的幫助,爭取到更多的成長機會。
然而縱觀當前的職校學生,我們發現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口語交際知識貧乏,對口語交際理念比較陌生;口語交際能力差,在與他人交流時缺乏自信,不夠流利;害怕公共場合發言,發言時面紅耳赤、手足無措,說話不得體;不懂得口語交際的基本原則和要求,不具備必要的口語交際素養,不善于人際交往。這些現象已經影響了學生的人際交往,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已刻不容緩。
二、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當前職校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學資源短缺,教學內容淺顯。在現行的人教版中職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分為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三個部分,而在表達與交流這一部分中,只有一塊屬于口語交際。每冊書六個單元,一個學期也就六次口語交際教學內容,時間和內容都非常有限,同時教材上的口語內容也都比較簡單,對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步驟、要點都沒有明確的規定。而與之配套的教師參考用書和同步練習也沒有關于“情境口語”的對應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學的開放性,但同時也加大了教師把握教材的難度。
其次,專業結合不夠,教學方法落后。目前的中職基礎課程倡導的是以就業為導向,所以,在我們中職語文課堂上,也必須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是與專業相結合,為學生就業提供保障。而現今的口語教學基本上是“在黑板上教口語”,理論知識講得多,實際訓練少,這樣教師教得乏味,學生學得厭煩。再加上中職語文教師幾乎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口語交際教學知識培訓,口語交際教學的理論知識也有待提高。
再者,輕視口語教學,注重閱讀欣賞。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重視的還是現代文、文言文的閱讀與寫作,忽視學生聽說等口語能力的培養。在一個單元的三個模塊中,往往把“閱讀與欣賞”這一模塊作為重點講授的內容,而忽視了口語交際這塊內容。僅有的幾次口語教學內容也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壓縮,在教學的安排上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缺乏長期的規劃和思考。這不僅直接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最后,重視程度不夠,評價方式缺失。在語文課程評價中,往往是一張試卷定成績,試卷反應的是什么?學生的讀寫能力。那么,口語交際能力又體現在哪里呢?正是因為評價方式的缺失,導致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自動忽略了口語交際的教學,而學生也自然而然忽略了這一塊內容的學習,他們會形成一種考試不考,我為什么要去學的觀點。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當然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措施
1.使用好現有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教學資源,搜集口語交際知識與素材,豐富教學內容。
現在的中職語文教材中每冊、每單元都有口語交際訓練的課程內容,這些內容大都比較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是最直接的口語訓練素材。教學中應圍繞每一次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學習與生活實際進行學習交流,讓學生學有所得。
同時,要儲備大量的口語交際知識與素材,進行素材準備和資源整合,豐富、充實教材內容,為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現行的圖書市場有很多關于口語交際的書籍,既有實用的理論知識,又有鮮明的真實案例,可以作為很好的教學參考材料。而很多欄目比如“焦點訪談”、“實話實說”等有很多精彩片段,加上電視里的辯論賽現場,影視中的精彩對白,都能用來作為口語交際教學的輔助材料。
2.利用好每一次口語交際專項訓練課,鼓勵學生多練多講,提高學生興趣。
在次數有限的口語交際訓練課上,主要采用口語知識講授與情景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訓練,以聽和說的技能為基礎,以表達能力和交際技巧訓練的提高為主。
在訓練時,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首先,是教師的引導,創設恰當得體的情景,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將典型示范與針對性的重點訓練相結合,力求技巧、方法逐一突破。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影視資料比如說辯論賽、談話類節目等給學生觀看,使學生腦海里有一個鮮明的印象;其次是學生的模擬,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聽、說的口語交際實踐,可以采取個別、小組、全體的方式進行相互學習交流,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獨立自主地聽、說口語交際活動。再次,拓展遷移,引導學生運用口語技能和方法,由課內的虛擬場景到課外的真實場景(學習、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最后是課后反饋,通過觀察、分析學生訓練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新的訓練內容。
3.日常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
早自修可以讓學生朗讀經典詩詞,增強語感,培養口語朗讀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朗讀內容,并談談讀后的感想,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在每次語文課前可以利用三分鐘的時間進行口語交際技能訓練,讓學生進行演講,給他們提供公開發言的機會。而教師注意觀察并糾正學生在演講過程中的表情、姿態等方面的錯誤。在話題的選擇上,可以是熱點新聞,笑話故事,專業介紹等,讓學生尋找合適的材料,在事前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演講。在學生演講前后大家以掌聲鼓勵,教師簡單點評,最初可以是看稿演講,以后可以嘗試命題演講甚至即興演講。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尤其是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欣賞精彩文段,盡量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體會和意見。對小說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復述故事,進行口頭模仿練習和角色扮演,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寫作課的教學同樣可以滲透口語交際訓練,比如說圍繞作文題目談談自己的寫作思路、寫作內容和寫作主題等,其他同學在仔細傾聽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在作文評改后選取范文進行交流,讓學生評議優缺點。
4.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和課外小組活動
語言的提高,離不開課外實踐。因此可以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最好能與專業相結合,如組織參觀標志建筑、采訪優秀校友、組織慰問建筑工人、與敬老院的老人或孤兒院的兒童搞聯歡等。
也可以開展一些課外小組活動,比如建立廣播站、成立演講小組、開設小記者團等學生社團,由專人負責指導,定期舉辦挑戰主持人、故事大賽、詩歌朗誦會、演講大賽、辯論賽等比賽,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完善口語教學評價機制
在語文課程成績的總體評價上,必須包含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這一塊內容。所占比例可以在40%左右。而由于口語交際臨場性強,因此很難在一張試卷上體現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采取過程性評價與最終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過程性評價包括教師對學生日常口語交際活動的記錄,比如說在每次的早讀時間、平時的課前3分鐘演講、課堂的提問與發言、專項的口語交際練習等場合,做好記錄打分工作,給予積極參加口語交際活動的同學一定的加分。最終評價可以在學期結束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測試,可以包括朗讀能力測試、說話能力測試等,由教師打分。通過過程性評價與最終評價的結合,得到學期口語交際能力成績,并作為語文成績的一部分。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中職教育培養的是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的中職生,這就要求我們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把口語交際訓練作為一項專門技能進行培養,為學生踏入職場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陳旭光.中職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初探[D].四川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李傳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職業教育研究,2007.3
[3]劉玥.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陳婷.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課程教學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3(26):247
[5]梁法翠.中職語文口語交際訓練的有效性探究[J].語文天地,2013(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