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將語文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整合,注重學習過程中語文知識和職業能力的整合。優化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策略,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性,對于加快中職語文學科建設,提高中職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策略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中職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對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2009年版《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在語文教學中從社會生活、校園生活和職業生活出發來確定實踐活動內容,圍繞活動主題,設計實踐活動項目,創設實踐活動情境。通過搜集整理資料、小組合作探究、集中交流展示、總結反饋評價等步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實踐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獲得語文學習與語文探究的體驗,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分析歸納、探究、口語表達、想象、實踐應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情懷。在實踐過程中,部分中職語文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理解不透徹,對其特點把握不準,活動效率不高,學生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如何從中職語文教學目標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語文性、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特點出發,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探究有效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是中職語文教師需要關注和探究的一個問題。
一、關注個體差異,保證全體學生有效參與
中職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困難,并且個體之間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認知特點等方面也存在差異。語文綜合實踐教學在活動內容、形式和空間上都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中教師如果不能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而是采用統一標準,設計統一形式,安排統一進程去要求每個學生參與活動,部分學生就會由于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低、參與意識不強而出現人云亦云、附和跟風的現象。所以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遵循面向全體、人人參與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以此為依據合理設定活動目標和活動方式,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在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思維特性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對能力水平不等的學生實行分層要求,以小組合作探究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主動融入到綜合性學習中。如在《綠色伴我行——“走進生活 關注環保”宣傳展》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差異,因人而異分給學習任務。讓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互聯網等媒介搜集關于環境污染、環境保護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讓書寫較好的學生制作環保主題手抄報,讓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環保行動專題發言,讓擅長寫作的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這樣通過全體同學的通力協作,借助豐富的圖片展覽、主題發言、小論文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學生學習成果,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情況,增強環保意識,倡導環保行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原有知識和能力基礎上,文字信息整理、口語表述、寫作等語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結合專業特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開放的實踐性課程,但歸根到底屬于語文學科范疇,所以整個活動要牢牢抓住“語文”主體不放。活動的基本目標應定位于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的提高,活動的設計和開展應基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學習興趣,一切活動設計都要突出語文元素,在綜合、具體的語文情境活動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體驗探究為基本方式,在 “聽、說、讀、寫”綜合能力訓練中,引導學生實踐、發展語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不能脫離語文這一主體將活動課變成一次才藝大比拼或者一堂思想教育課。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根據專業實際設計和調整活動方案,尋找語文課程和專業課程的相通點,整合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實現學科資源的有機融合。如在“接待和洽談”綜合實踐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背景,利用多種手段創設接待情境,準備好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接待和洽談語言訓練。如財會專業學生可以介紹理財知識、旅游專業學生可以介紹旅游景點、衛生專業學生可以訓練導醫和導診……這樣學生可以在更好的感受職業生活的基礎上,提高語言溝通和洽談能力。
三、利用教育技術,提高實踐活動創造性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涵蓋范圍非常廣泛,以生活、社會和職業為基點,包括了學生專業特點、職業發展、地方風物、環境保護、傳統文化、道德信念等方面。在教學時,教師為了體現職業教育特點,豐富學生認識,增強教學效果,需要大量的圖片、視頻、文字等信息資源,并且需要借助師生與媒體的充分互動來提高教學效果。傳統意義上的多媒體技術不能快捷地呈現數字化信息資源,也不能根據課堂中的生成來增減和調整相關內容。而網絡、交互式電子白板、微課視頻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夠很好地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各類資源有效整合,特別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材料收集、氛圍營造、學習成果展示、反饋評價等方面有著強大的功能,可以提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創造性。例如在《專業——助我點燃信念的燈》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先用電子白板播放學生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業方向、行業最新動態等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利用做筆記和整理材料的方法了解所學專業,然后通過圖片解說和小組互評活動深入了解專業特點,再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學生自己設計的職業生涯規劃,選擇有代表性的開展互評和修改。這樣在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專業的基礎上,既訓練了學生聽話、說話、綜合表達和寫作技能,又培養了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為一種實踐和開放的學習方式,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型給學生提供了參與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發展綜合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現實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借助現代教育技術,不斷創新形式,突出活動實效,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謝劍飛.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3).
作者簡介:王華(1976— ),男,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職教中心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專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