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云
【摘要】和諧閱讀是根據系統論原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力求使“讀者——讀物——環境——過程方法——成效影響”等諸方面要素處于平衡協調、相融相生的狀態。著眼于兒童的現在,放眼于兒童的未來的高效閱讀、長效閱讀。
【關鍵詞】關系之和諧 目標之和諧 節奏之和諧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81-01
和諧閱讀是根據系統論原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力求使“讀者——讀物——環境——過程方法——成效影響”等諸方面要素處于平衡協調、相融相生狀態。在我們的實驗課題 “構建對話式探究性閱讀教學模型”中,追求的就是這種高效閱讀、長效閱讀。
一、關系之和諧
1.人與境的和諧相生
①物理環境:語文是一門充滿人情感色彩和情感色彩的人文學科。教師要善于運用實物、圖片、音樂渲染、生活場景再現等多種媒介物或者角色表演、入境體驗等方式創設和諧的場景,讓外界物理環境為兒童創造安全、期待與探究的心理,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深入體驗與感受。
②心理環境:“兒童文化是一種詩性文化。兒童常常在現實世界與想象世界之間自由轉換甚至想入非非。”[1]然而,急功近利時代病!許多老師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已然無法“蹲下來看孩子”,無法“靜聽花開的聲音”。童年文化正在被忽略與踐踏,童年生活正在被物化與量化。缺乏人文關懷,缺乏“遠視”教育的終極目標。機械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視課堂為畏途,何來對話與探究?
2.人與文的和諧相生
這里的人與文和諧相生意指教師、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既保持多元解讀、合理超越,又注重文本的蘊藉精神、價值引領。不因過度拓展而曲解文意,忽略文本的語用價值與文用價值。
新課程倡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但并非一味追求標新立異。而應該以一種平等審視的眼光對話探究于文本。“語言是存在的家,文字是心靈的寄托。”[2]教師要適時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沿著語言文字的幽徑實現文字到畫面的轉換,走向作者精心營造的精神殿堂,與作者或共鳴或爭鳴,讓閱讀課堂既有文本的立意,又有讀者的創意。
二、目標之和諧
1.言與意的和諧共生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著眼于培養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的實用能力。人文性則著眼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閱讀教學要實現兩個轉換。一是將文本抽象的文字轉換為具體可感的畫面或者形象。二是將文本的語言文字轉換為自己的語言素材。可以說這兩個轉換缺一不可。但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經常是“得意而忘言”或者“得言而忘意”——脫離文本的語言文字載體,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而偏廢了知識技能目標。抑或是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分注重以知識點為目標和線索組織教學,缺乏整體感知和賞析,把文本肢解得面目全非、精神渙散。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閱讀教學應扎根于語言文字的土壤以仰望情感與精神的天空,引導孩子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作品主人公以及學習同伴等實現多重對話。要對文章的精美語言、重點句段反復品讀、體味、推敲與涵詠,從而達到語言形式與語言內容的融合統一,語文情與語法理的相融無痕,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
2.近與遠的和諧共生
何謂近與遠?
從兒童的的角度看,語言文字是相對抽象的,而兒童的思維卻是形象的。閱讀教學如果一味遷就兒童原地踏步,就無法順利實現兒童的自然性向社會性的發育。這個意義上講,應該既尊重兒童的天性,又有目的地把兒童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相結合。
從課程目標看,當我們打開《語文課程標準》,可以解讀到小學階段的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這些遠期目標的實現是需要依靠每一課時、每一課文、每一單元、每一學期、每一學年的近期分目標環環相扣、“步步為營”,才能一步一臺階得以實現。
三、節奏之和諧
1.快與慢的和諧同奏
“閱讀課堂的節奏包括內容節奏的詳略緩急,語言節奏的抑揚頓挫、思維節奏的強弱交替、情感節奏的人文相宜……”[3]簡單的問題一筆帶過快節奏,復雜的問題與重點的問題精雕細刻慢節奏。課堂節奏的快與慢與寫作技巧異曲同工——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整個課堂粗中有細,疏密有致。“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對于非重點內容抑或淺顯的內容以讀代講粗線條,恰如寫意畫;對于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濃墨重彩細描畫,恰如工筆畫。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就筆者的理解,精讀和略讀是相對的,精讀課文中可以部分略讀,略讀課文中的精彩之處則可多層次、多方式的探讀。
2.動與靜的和諧同奏
閱讀課堂既需書聲瑯瑯,也需靜思默想。書聲瑯瑯是讀,靜思默想也是讀。書聲瑯瑯是動態美,靜思默想是靜態美。動靜兩相宜。 閱讀課堂的動與靜還體現在教學內容有收有放,教學波瀾的有起有伏。該放則多元探讀,“百家爭鳴”;該收則濃縮精華,引發深思維。該起則“風起云涌”,將課堂推向高潮;該伏則“風平浪靜”,把時空留給學生精心賞析,深層對話。
和諧閱讀,著眼于兒童的現在,放眼于兒童的未來。期待通過和諧閱讀,把閱讀課堂推向一個新境界!
參考文獻:
[1]王瀅暉.讓教學涌動著生命的靈性[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0(7).
[2]紀經營.從美的角度來探討小學語文課堂的藝術[J].讀寫算(教師版),2009(6).
[3]彭葉萍.構建自然和諧的語文“生態”課堂[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