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
【摘要】例舉《化學①》探究性學習中探究情景的設計方式(選取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社會經驗、實驗事實、有意義或有趣的事實、具有啟發性的問題等)。教學中通過探究情景的設計,以強化學生的探究欲望,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關鍵詞】探究 化學① 設計情景 實驗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64-02
科學探究的教學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必須讓學生親身經歷豐富的探究活動。為此,《化學①》根據《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設置活動性欄目,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參觀、收集、閱讀、討論、角色扮演、實驗等活動,突出學生自主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一定問題情景中解決問題。同時通過活動性欄目的設置,實現課程標準提出的“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1]的課程理念。
學習情景是與學習相關的背景或環境,實質上就是一種優化的、特定的學習環境。利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或者與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實驗現象等作為情景素材創設學習情景,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探究活動。
一、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社會經驗設計情景
調查型的探究強調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深入社會生活實際獲取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借助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各種資源,整理、分析獲得的信息和資料,歸納、總結調查結果,使學生既能發現問題,又能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建議。《化學①》在“實踐活動”欄目設置了一定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問、互聯網查詢和實地考查等途徑來收集信息,利用圖表、文字等形式來整理和分析所收集的數據,用圖畫、短文、海報、網頁、論文、方案設計等形式呈現調查的過程和結果,并公開與他人進行交流。
二、利用實驗事實設計情景
例如:《化學①》P49 實驗3-3 在燒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塊鈉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現象?請盡可能多地列出你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通過實驗,學生首先觀察到豐富的實驗現象:浮—熔—游—響—紅……,而這樣一系列有趣的實驗現象,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利用這樣一些實驗事實,設計探究情景,引領學生探究產生有關現象的原因,浮—鈉的密度小于水,熔—反應放熱,鈉的熔點低,游—反應產生氣體,響—反應劇烈,紅—反應后溶液呈堿性……。再引導學生進行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探究,進而得出2Na+2H2O==2NaOH+H2↑的反應事實。
三、利用有意義或有趣的事實設計情景
專家指出:動機是發動并維持個體活動的內驅力。學生學習的動機是多方面的,利用學生已有的有意義或有趣的但又不能解釋的事實設計情景,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可使學生興味盎然地進行學習,并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科學的探究精神。
四、利用啟發性的問題設計情景
化學①非常重視通過設置專門的欄目提出啟發性問題,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如教材中所設置的17個“思考與交流”以及“實踐活動”欄目的一些問題。例如,下面呈現的交流討論(辯論)的實踐活動,其目的不在于決出勝負,而在于引導學生針對“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 的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養成樂于討論、勤于探究的習慣,而且它能很好地訓練學生收集資料、分析處理、活動組織、表達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等。P66“ 實踐活動” 角色扮演: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假如你是以下人員之一,對這一問題有什么看法?請查閱資料并作好準備,然后選擇角色,進行活動??赡馨缪莸慕巧洪_采鋁礦的工人、生產鋁質飲料罐的工人……考慮時可能涉及的部分因素:鋁的性質適宜制造飲料罐、鋁廢棄后會污染環境……。
《化學①》教材有些章節還將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和有關的背景素材相融合,形成綜合性的學習情景,使新知識的學習寓于具體情景中。學生借助學習情景中提供的素材發現或提出問題,然后通過探究活動解決問題、獲得新知識。這類學習情景與探究活動融合在一起,情景的創設為探究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貫穿活動始末的大背景,對探究活動的進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化學①》P24-28),教材展示了圖書館、超市里書籍或物品陳列的圖片(經驗情景),并提出相關的問題導出分類的相關內容并遷移到化學中,然后設置“思考與交流”欄目(問題情景),通過兩個問題的思考、討論和交流,認識分類的普遍存在與意義。接著展示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方法的圖片(事實情景),然后再進行“實踐活動”(問題情景)。這節內容的學習,就是將新知識和背景素材相融合,情景的創設貫穿學習探究活動始末,有利于激發學生深入持久地開展探究活動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