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
【摘要】在班級建設和發展中,班主任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個體問題生”的教育轉化與班級整體建設如何協調發展,實現雙贏。“個體問題生”是班級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學生,是每一位班主任都應當竭力改變和轉化的教育對象。但是每個“個體問題生”問題的形成都有獨特的原因和經過,教師應關注這種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有利于他們發展的教育環境。如何利用班級整體這個面帶動“個體問題生”這個點的發展,是班級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實現整個班級不斷進步和完善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班級整體 個體問題生 協調 雙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78-01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一個學生的缺點和毛病公諸于集體,是一種非常細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講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體對個人施加的影響應當是含蓄的,潛移默化的”。
班級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個性紛呈的特殊學生即所謂的“個體問題生”與班級整體發展不協調,甚至影響整個班級。如何促成班級整體和“個體問題學生”的協調發展,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這是“面”和“點”的關系問題,如果協調不好,對個體的進步、整體的發展都是不利的,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班級走向混亂。
(一)充分了解和研究“個體問題生”,找準“病根”,做好有針對性的教育轉化工作。
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花兒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個體問題生”的“問題”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造就的,而造就的因素很多。比如,有的因家教不當而無心學習,有的因基礎薄弱而喪失信心,有的受到網絡中電子小說、游戲等不良因素的干擾而迷失方向。只有了解這些背后的成因,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因此,我們在進行教育轉化工作之前,必須深入實際生活,調查每一個問題學生“問題”的成因,找準教育的突破口,有針對性地教育和指導。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我們找準了“個體問題生”的“病根”之后,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主動關心他們的心理,理解他們的行為,逐步建立起師生間的感情和信任。有了情感基礎和信任基礎,學生就會解除思想“警戒”,愿意和老師交流談心,愿意聽取老師的建議,此時教育的契機就產生了。這是教育轉化“個體問題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
(二)關注班集整體這個“面”對“個體問題生”這個“點”的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
明確“個體問題生”的“病根”和心理特征后,我們不能回避他們的存在,更不能排斥他們,甚至放棄他們,我們要用良好的班級整體這個“面”帶動他們這個“點”的發展。
良好的班級整體可以為“個體問題生”營造平等、民主的氛圍,讓他們融合到普通學生群體中,與其他人共同學習、生活,在大環境的熏陶下,培養出高尚的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非智力因素對“個體問題生”產生的影響是無比強大的,是僅憑個人力量所不能具備的。班級是“個體問題學生”重要的精神家園。
(三)如何利用班級整體這個“面”帶動“個體問題生”這個“點”的發展。
1.利用班級的主題班會教育引導“個體問題生”。
我們可以開展內容豐富的主題班會,比如《出發》、《為了班級,我能做什么》、《請給成功一個方向》、《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跡》、《班級,我貢獻了什么》、《其實我真的很不錯》、《不拋棄,不放棄,班級因你而精彩》等等,逐步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使“個體問題生”融入不斷發展并獲得每個學生認可的集體活動,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表現才能的舞臺,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同時,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使他們在互幫互學中共同進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班級中存在的價值,意識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員。這樣,他們就會自覺地融入集體,盼望走出個體這個封閉的小圈子。
2.利用班級整體的正能量影響和轉化“個體問題生”。
“個體問題生”是班級中的一員,雖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我們不能忽略,更不能無視,應該發揮集體的正能量去影響和轉化他們。班級學生都是同齡人,他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更熟悉各自的真實品行,因而可以更直接地相互關心、幫助和監督。如何實際操作呢?我采取的常規措施如下:
讓班級優秀學生發揮榜樣作用,同時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助配合,要求學生各個方面都要做好,包括每個細節(值日,做操,上課,自習,午休等)。每周發放民意調查表,要求寫出:“本周我要表揚×××同學,理由是……”另外,及時肯定和表揚“個體問題學生”的點滴進步,適當批評和約束他們的不良行為,不斷激發他們從內心深處發生變化。
3.營造良好的班級整體文化氛圍。
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和班級現有學生的個性特征,制定班級整體的奮斗目標:打造堅韌的、奮斗的、團結的、最強的、完美的班級。然后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逐個分析這些特征,討論、理解其含義。為了醒目,把奮斗目標貼在班級的墻壁和小組課桌的顯著位置上,讓它們時刻提醒大家這是我們的目標。無論何時何地都用這個目標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常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標相對照,反省自己的言行。在班級奮斗目標的指引下,優秀學生發揮榜樣作用,“個體問題生”緊跟其后,全體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觀,營造團結、關愛、和諧的班級整體文化氛圍。在學有榜樣、好事有人做、困難有人幫、人人有目標、人人都文明的健康班級氛圍中,“個體問題生”的言行將逐步導向文明,身心逐步得到發展。
4.實行有特色的一班兩制。
“個體問題生”身上存在很多不良的習慣,常常表現得與眾不同,所以,我們在設定班級制度和規范時,要努力克服嚴抓嚴打的方式,給予“個體問題生”適當的寬容和理解,為他們實行不同的班級制度,逐步引導他們走向正軌,跟上班級整體的進步。根據他們的現實情況和個性特征,在遲到、上課狀態不佳、完成作業不理想等方面為他們設置不同的班規。當然,要以不影響班級整體為前提條件,要對其他學生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讓他們明白這樣區別對待的目的和價值,不至于產生抵觸情緒。
(四)在教育“個體問題生”的問題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逾越底線。
“個體問題生”教育過程中行為習慣會出現反彈,為了整體面的發展,必須讓他們遵守相應教育底線。這些底線也是根據他們的行為習慣制定的,比如,課堂紀律,班級形象,時間觀念這些基本的班級常規要嚴格遵守等。這些底線如有逾越,必將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制止和糾正,并和他們商量處罰方法,但只限制在幾個人內部之間。當然在實施的過程要不斷的觀察和關心他們的進步,不斷的提高底線,不斷的加以督促和關愛,這樣他們才能有更大的進步,才能促進班級這個面的發展。
2.“張弛有度”做好“個體問題生”的工作。
在對待“個體問題生”的進步和發展問題上,我們本著為學生發展的原則,盡可能的發揮其潛力,要在平時的教育中,堅持鼓勵和嚴厲相結合,做到張弛有度。過度的嚴厲會使得這些“個體問題生”產生敵對的念頭,認為班主任是有意針對他們,反而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和實施教育。所以,這里的嚴厲一定是建立在班級整體能夠做好做到位的基礎上,讓他們感受到班級整體都能做好,“個體問題生”也同樣沒問題的班級制度。
總之,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學生性格各異、志趣不同,接受能力千差萬別,所以在班級發展過程或多或少會出現部分“個體問題生”, 班主任應做好走心工作,打開個體問題生內心世界的思緒,同時遵循教育規律,以面帶點,以點促面協調發展,讓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最后才能形成有利于營造教育的環境,形成共贏。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魏智淵.蘇霍姆林斯基輪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華國棟.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