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毓鴻
【摘要】音樂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程度是考量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而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注意力,掌握好學生的最佳學習動機,是恰當?shù)囊颊n堂氣氛、突出學生興趣的重要步驟。因此,當學生們參與課堂互動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之后又將如何把握課堂節(jié)奏,將成為十分重要的教學嘗試。
【關鍵詞】參與 營造 語言 組織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91-01
新課程的理念是“高效”二字,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之中,教師就需要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將課堂由“灌輸式教學”循序漸進地轉(zhuǎn)變?yōu)椤疤骄渴浇虒W”,學生則由“接受式學習”潛移默化地轉(zhuǎn)變?yōu)椤把芯渴綄W習”。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交流、合作,才能調(diào)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本人認為組織好課堂節(jié)奏,設計出精彩的課堂活動內(nèi)容,是真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關鍵。
一、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是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前提
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為了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就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能夠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敢于表達,敢于演唱,建立自信。一方面,要注重引領學生從理解歌詞大意的細節(jié)開始,讓學生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啟發(fā),發(fā)揮想象,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老師要根據(jù)歌曲或者樂曲的內(nèi)容來設計學習情景,讓學生進入角色,通過他們的肢體語言和對音樂的理解,在音樂中表達情感。與此同時,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通過朗誦、表演、舞蹈、唱歌、伴奏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發(fā)揮出各自的特長,讓他們都能參與到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二、注重教師語言的鼓勵性與豐富性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往往具有警示、表揚和指導的作用。譬如:“你的反應真快,如果再能把——說的更清楚就更好了”;“你的回答很好,如果能把——詞換一下就更清楚了”;“你的聲音真像百靈鳥”等等,各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揚語言,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老師的認可,從而激發(fā)出更大的學習熱情。老師始終要將學生的主體性放在課堂的首位,如果用商量的語氣與學生交流,給學生相對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他們會更加自信,更加活躍。當他們的發(fā)言情緒高漲了,教師再用“說的好,你可以用——的情緒來演唱一下嗎”;“——的動作你能想象出來嗎?”這樣的鼓勵性語言來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編創(chuàng),或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總之,教師豐富的語言修養(yǎng),會讓學生們?nèi)缤逶≡谖L細雨當中,會由心而外的喜歡這樣的教學形式。
三、教學活動的組織是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前提
組織好教學活動是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學過程一旦組織的不好,會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效果。教師對每節(jié)課程的設計在腦海里應該是一幅完整的畫面,如何來組織、實施則是最為關鍵的。首先,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白自己在課堂中的任務,盡量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其次,對于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老師要讓每一個學生清楚自己是什么“角色”,明白活動的規(guī)則,并且自覺遵守,只有這樣,才能使班級形成一個整體,使大家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較好的完成教學活動。最后,老師要鼓勵學生在音樂環(huán)境中去大膽表演,這樣既能培養(yǎng)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又能讓他們體驗到音樂的魅力。如果在低段音樂課堂教學中,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歌唱與表演之中,享受音樂帶給他們小小心靈上的溫馨與震撼,那就是一節(jié)非常成功的音樂課。
四、教學活動的設計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shù)特有的魅力,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低段學生的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要認真思考、精心準備,針對每個班級不同的個性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本人在教唱一年級《龍咚鏘》這首歌曲的時候,課程原來的設計是課后表演打擊樂,在前兩個班都是按照設計好的程序順利進行的,但是在第三個班上課時,學生們在聽唱的過程中就開始“動”起來了,看到他們情緒高漲,便繼續(xù)鼓動他們的熱情,在聽唱過程中就開始表演打擊動作,一邊用手勢指揮他們聽唱詞,一邊在“需要的地方”加入“伴奏”。結(jié)果,他們比其他班級演唱這首歌更有激情,更能表達出力度的強弱。由此可見,老師要隨時調(diào)整適應于不同班級的課堂活動,在活動中利用學生的想法及時創(chuàng)編活動的程序。通過這個事例,讓本人進一步認識到“教學活動設計一定要靈活多變”的必要性。
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不能墨守成規(guī),應該富有激情。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一旦被點燃,老師就會被學生配合起來的氣氛帶著走,整個課堂就真正地互動起來了,教與學才達到了真正的統(tǒng)一。隨著學生的知識不斷地增長,老師也必須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以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程度越高,思維就越靈活,他們就越有可能朝著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而作為老師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是保持新思路,營建新氛圍,促進教學目標新起點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