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21-01
船舶檢驗是為了保證船舶、海上設施和船運貨物集裝箱具備安全航行和安全作業(yè)以及防止水域環(huán)境污染的技術條件,保障水上人命和財產安全,是國家賦予的法定義務。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航運事業(yè)也快速提升,運輸船舶周轉效率快速提高,船舶機械設備在長期運轉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致使其使用性能、技術狀況不斷下降,甚至喪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發(fā)生故障,嚴重威脅船舶及船上生命財產安全,船舶檢驗部門作為船舶技術監(jiān)督檢驗機構,應充分運用國家賦予的職責,加強船舶、船用產品等技術檢驗與監(jiān)督,維護船舶及海上設施的安全。
船舶維修是一項對船體結構和機電設備進行檢查、修理和保養(yǎng)的工作。這是保障船舶安全營運,延長船舶使用壽命的一項經常性工作。營運船舶的維修依據性質分為船舶保養(yǎng)和船舶修理。船舶保養(yǎng)是對船舶的一項日常維護工作,依據維修范圍和工作量分為營運中保養(yǎng)檢修和停航中保養(yǎng)檢修。船舶修理則是船舶按計劃在船廠進行定期修理,依據船舶設備的實用時間和損耗程度分為小修和檢修。小修是消除設備在使用中的過度磨損,保證設備在達到下一個計劃修理期內具有安全航行的技術條件;檢修是對船體、主輔機及其它設備進行較全面的檢查,重點修復小修中不能解決的缺陷,保證船體強度和主要設備處于安全狀態(tài)。常規(guī)的船舶保養(yǎng)維修,在航行中和停泊時有所不同。航行中的保養(yǎng)作業(yè)通常包括艙室、船體及機電設備的外表檢查及儀器儀表的內部清洗,甲板、管路、梯道、欄桿等處的銹蝕敲鏟補漆和貨艙的局部敲鏟油漆,部分機電設備、管路的起貨設備的拆檢。在傳播修理中,無論廠修還是航修,都需要在編制修理計劃后安排施工,并且從勘驗、施工、安裝和試驗的各個階段,都要由驗船師根據相應的修理工藝規(guī)程、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安全質量檢查,以免修復后的船舶留有安全質量隱患。
常見船舶機械故障分析及處理措施
一、在風平浪靜的江面上對某船進行試航
過程中,突然船體劇烈振動,船員立即減速航行,振動有所減輕,繼續(xù)減速,振動更輕。原因分析:停車拋錨后檢查,發(fā)現有1根螺旋槳葉斷掉,造成螺旋槳嚴重失去平衡,引起船體劇烈振動。一般螺旋槳是由于材料不佳、鑄造缺陷、螺旋槳葉受到嚴重腐蝕、水中生物污損或者螺旋槳葉碰到礁石、纜繩等物體導致螺旋槳葉的剝蝕、變形、斷裂、丟失等原因,造成螺旋槳各槳葉質量不等,失去平衡,在尾軸承處產生敲擊,使軸系和船體產生劇烈振動。處理措施:1.更新螺旋槳。2.采用接補法對斷裂的槳葉進行修理,對表面的裂紋、腐蝕、穴蝕等缺陷進行修補,對變形進行糾正,并對螺旋槳的螺距和靜平衡性等進行修理質量檢驗,直至滿足規(guī)范要求。
二、在對某船進行航行試驗
過程中,突然聽到柴油機在工作中發(fā)出“噠噠”的干摩擦聲,轉速自動下降直至停機,曲軸箱開始冒煙,而該柴油的潤滑油、冷卻水、排氣溫度也都顯著升高,憑經驗可判斷柴油機發(fā)生了拉缸。原因分析:誘發(fā)柴油機拉缸的原因很多,拉缸的機理主要是由于摩擦表面潤滑油膜損害后,金屬直接接觸而產生高溫熔融后粘著磨損所致。潤滑油品質不良或不適,堿值不當或船員對潤滑油管理、使用不當,如油壓不足、斷油或長期使用不化驗、不更換以致潤滑油變質,這些都會導致這種異常磨損。經詢問船東得知該船柴油機已經很久沒換潤滑油了,潤滑油的粘度牌號可能也不符合。處理措施:應根據柴油機工作的環(huán)境和技術狀態(tài)正確選用潤滑油的粘度牌號,盡量使用多級潤滑油,定期更換潤滑油,防寄生電容。
三、在對某船進行試航
實驗中,發(fā)現無法進行應急換舵操作。原因分析:到機艙檢查后發(fā)現該液壓舵機僅有一臺電機帶一個油泵組,沒有安裝備用油泵組。處理措施:應安裝備用油泵組。根據《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guī)則》(2004)及2007年修改通報第3篇2.8.1.2 的規(guī)定,應具有至少2臺操作能力滿足2.8.1.2⑦(動力操舵裝置的轉舵時間要求)或2.8.(航行三峽庫區(qū)船舶的附加要求)的舵機動力設備,以備交換使用;應布置當1 臺動力設備發(fā)生故障時,此缺陷能被隔離,操舵能力能夠保持或迅速恢復;舵機裝置動力設備可采用由2臺主(或輔)機分別驅動液壓泵的方式,也可采用1臺液壓泵由主(或輔)機驅動,另設1臺獨立動力驅動液壓泵方式。對急流航段船舶的電動或液壓操舵裝置,還應設置應急能源;轉舵扭矩大于16kN·m 的船舶還應設置應急操舵裝置系統和應急操舵動力設備,并滿足其轉舵時間要求。
四、在對某船進行主機起動試車時
出現連續(xù)起動3次后便無法起動。原因分析:檢查后發(fā)現該船僅有一套充氣設備,充氣壓力明顯不足。處理措施:應設兩套充氣設備,并且保證充氣壓力。根據《鋼質內河船舶入級與建造規(guī)范》(2002) 第3篇7.4.2的規(guī)定,供主機起動用的充氣設備至少應設兩套,其中一套應由主機以外動力驅動的空氣壓縮機,當主機定功率小于110kW 時,其中一套充氣設備可為手動空氣壓縮機。充氣設備的總排量應使啟動空氣瓶在1h 內由大氣壓力升至對主、輔機規(guī)定的連續(xù)啟動次數所需的壓力(2.5~3MPa),排氣儲量應保證在不補充空氣的情況下,對可換向主機從冷機正倒車交替起動不少于12次,對不可換向主機從冷機連續(xù)起動不少于6次。
五、某船進行特別檢驗時
在對油水分離器進行效用試驗過程中,出現在15ppm時持續(xù)報警。原因分析:經檢查發(fā)現油水分離器排舷外管有拆過的痕跡,拆下油水分離器排舷外閥前的一斷管子發(fā)現油跡,而拆開油水分離器又發(fā)現壁干燥無油跡、分離元件發(fā)霉堵塞,顯然油水分離器長期沒有使用,由此可判斷該船長期私接非法旁通管偷排污水。處理措施:①更換油水分離器;②按規(guī)定配備標準排放接頭;③重新接好防油污管路。管路的布置應符合《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guī)則》(2004)第12 篇2.2.5 的規(guī)定。即油水分離器設備和污油水艙(柜)均應設有吸入管路,吸入管路應盡可能短,且不能兼作它用。位于油水分離器設備前的吸入管路,應設置濾網和泥箱,濾網和泥箱安裝的位置應便于清潔。含油艙底水應由配套泵泵入油水分離器設備中,主柴油機總功率在440kW以下的船舶,其配套泵可為手動泵。處理水排出口應位于載重水線以上,若處理水排出口位于載重水線以下,應設置截止止回閥或可閉式防浪閥。處理水排出口應盡可能遠離江水進水口。船舶還應設有排放管路,引至干舷甲板,用于排放含油艙底水至接收設備,排放管路不能兼作它用。排放管路的布置應考慮與接收管路相連接的方便性。
船舶機械設備在長期高效運行中發(fā)生機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一艘船舶只有通過持續(xù)的維修和保養(yǎng),才能減緩結構的腐蝕速度,保證船體的強度,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不能片面地認為,通過了船級社的各種檢驗,就不需要再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了。它具有復雜多樣性, 而判斷一個故障的原因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有些故障本身就是由若干原因造成,所以我們判斷故障往往要與處理故障相結合, 要求驗船師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抓住故障主要現象,逐步地由表及里,根據一些有關性能數據來排除那些無關因素, 再聯系到船機的歷史狀態(tài),才能比較容易查出故障的真正原因,提出具體的處理措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guī)則》(2004)及2007、2008 年修改通報.
[2]中國船級社《鋼質內河船舶入級與建造規(guī)范》(2002).
[3]中遠集團有限公司.中英對照港口國管理船舶檢查要點[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