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潔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46-01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課選用的教材《房屋構造》是我校示范校建設規劃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系列教材之一。《房屋構造》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的專業基礎平臺課。其主要介紹了民用建筑的構造原理和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建筑施工專業的學生建立專業觀念,形成建筑空間想象力,能正確理解設計意圖,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教學對象是我校建筑工程專業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理論學習興趣不高、喜歡動手實踐;有基本的繪圖制作能力、測繪能力、辨別材料的能力;但是空間想象力不足、圖紙與實物之間轉換困難、缺乏創新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技能培訓為主,知識夠用為度”的原則,本次教學目標分為:1)知識目標:①了解樓梯的分類和組成。②掌握樓梯的主要尺寸。2)能力目標:①能分清不同類型的樓梯。②能描述樓梯的組成。③能說出樓梯個主要尺寸。④能識圖樓梯的圖紙表達。3)情感目標:①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②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分析問題的能力。③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四、重點、難點
重點是樓梯的圖紙表達及其樓梯空間尺寸要求;難點是樓梯空間尺寸要求。
五、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1)分組:六人一組。2)工具準備:卷尺、筆、紙。3)任務指導單,上課時會分發給每個組長。
2.教學過程及時間分配(90分鐘)
導入新課(5分鐘)、理論學習(30分鐘)占理實一體化的40%、實踐應用(45分鐘)占理實一體化的60%、總結評價(10分鐘)。
1)導入新課。本過程主要是通過信息分享的方式導入。在上節課預習環節,我會讓學生課后在網上收集有關樓梯的圖片,本次上課講進行展示。設計的意圖是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合理的利用網絡信息技術。
在學生看完圖片后,我會指出圖片中的各式樓梯,問學生這些樓梯是什么類型的?它們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學生在課下找圖片的過程中多少都會了解一點樓梯的知識,并且學生自身已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所以學生是可以回答出一部分問題。那么,還有的沒回答全、回答對,怎么辦?
2)理論學習。我將樓梯的分類(直跑、雙跑、樓梯等)及組成(樓梯踏步、平臺、梯段等)的概念進行講解(10分鐘),這也是本課程的其中一個重點。設計意圖:通過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了解樓梯的基本概念。
通過上一環節的理論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本此課的第一個重點。接下來,我將通過新聞事件提出問題(5分鐘),引出本次課的第二個重點知識。我會播放兩個真實的新聞案例:1樓梯護欄高度不夠,某男子酒后墜樓身亡;2欄桿矮了6公分,某女子墜樓身亡。通過兩個真實的新聞案例引出問題:怎么樣才能設計出安全的樓梯?如何確定合理的樓梯尺寸?這樣設計的意圖是以新聞導出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這是,我會乘熱打鐵為學生講解樓梯主要尺寸的概念知識(15分鐘)。理論學習的概念講解2也是本次課的第二個教學重點。我會集中在次,為學生詳細的講解樓梯的六大尺寸:踏步尺寸、梯段寬、平臺寬、梯井寬、凈空高、扶手高。
3)實踐應用。當前面的理論學習完成后,本次教學將進入實踐應用過程。第一個環節:任務引領(2分鐘)。本環節為學生設定一個崗位角色樓梯“測繪師”,激起學生興趣,營造積極探索的課堂氛圍。
本環節為四個任務,可用“四個一”來代替。這四個任務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且任務之間的知識點相互聯系。
實踐應用任務一“找一找”(8分鐘)。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校園內建筑物的樓梯并分類,評分標準是哪個組在規定時間內找的多且分類準確。設計意圖:考察學生平時對校園內建筑物的樓梯是否仔細觀察過,同時考驗小組成員團結合作能力。
實踐應用任務二“講一講”(12分鐘)。在任務一完成基礎上,讓學生在指定樓梯處集合,每組派一名同學為大家講解樓由哪幾部分組成,組間相互打分。設計意圖:以競賽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專業術語表達能力、鍛煉學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實踐應用任務三“測一測”(8分鐘)。在任務一二完成后,學生對校園內建筑物的樓梯有了更深入了解,此時讓他們來測樓梯的尺寸,將會很輕松。設計意圖:突出做中學的職業教育特色。另外,小組實地測量,增加感性認識,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實踐應用任務四“填一填”(15分鐘)。在任務一二三完成后,學生需對數據進行合理調整后填入任務指導單中。并完成樓梯平、剖面圖數據填寫。設計意圖:整合所學知識,完成所有任務,突破教學難點,實現技能的綜合運用。
4)總結評價。本人將把本次課的理論知識做一個小結,并對學生的表現做一個評價。
六、教學反思
本次課的創新:從傳統的理論課創新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課型。亮點是:學生主動學主動練,體現了良好的教學品質,并融入了職業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