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娟
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電子政務辦公已成為新時達推進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和社會管理效益的重要舉措。本文以唐山市電子政務發展為例證表明當前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發展取得進展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存在問題,作者詳細論述了新時期地方政府發展電子政務的關鍵性要素,包括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技術資源整合,推進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建設,同時不斷提高政府公務人員電子政務服務意識,建立完善績效評估制度等,使核心業務覆蓋率和政務貢獻率得到極大提升。
關鍵詞:地方政府 電子政務 關鍵要素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c)-0000-00
近年來,隨著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戰略的提出,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和社會管理效益的重要舉措之一。各級地方政府電子政務建設在多年來的發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尤其在基礎設施和機構保障等方面日漸完善。
以唐山市為例,成立了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各縣(市)區成立了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或城鄉一體化分中心,負責轄區內電子政務項目建設管理工作,市直各部門形成了電子政務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主管科室負責規劃管理、信息中心負責建設運維的管理運行機制,全市電子政務系統支撐政府核心業務的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方面,打造了“三級聯網、四級貫通、全市聯動”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社會治安綜合防范系統;公共服務方面,建設了“健康唐山、幸福人民”數字化健康服務平臺項目;市場監管方面,建有房地產市場銷售系統、產權產籍管理系統、建筑行業誠信系統;城鄉運行方面,建設了城鄉一體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
目前地方電子政務發展在取得一定進展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電子政務建設缺少全局觀,缺乏統一的公共基礎支撐平臺和應用平臺,各部門統籌協調能力不足,服務效率低,資料和信息更新不及時,公務人員對信息知識的掌握和信息技能的運用能力較低等。
隨著新時期政府職能進一步轉型發展的新要求,地方電子政務也必須隨之進行提檔升級,建設集約化、應用平臺化,服務整體化成為新時期提高電子政務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重點工作。各地方政府應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把推進電子政務與提升信息社會環境下的執政能力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緊密聯系起來,把推進電子政務和實現政府監管、公共服務創新、推動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緊密結合起來,準確把握大力發展電子政務的關鍵要素。
1推進電子政務技術資源整合
電子政務與實體政務的主要內涵不同在于,運用網絡環境打破部門之間各自為政的僵化模式,拉近政務主體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空間距離,構建一個電子化的、有機的虛擬電子系統。地方政府要為政府部門和各個行政服務領域的具體應用系統提供集中的技術支持,實現技術資源的集約化和電子政務部門協同發展,建設智慧型公共服務平臺,要在現有平臺基礎上,建設和完善統一的智慧型政府電子政務服務平臺,統一建設公共基礎技術支持體系,以集約化、低成本、高水平推動智慧型、服務型政府建設。這樣,服務對象可以通過不同電子化的渠道得到所需要的電子信息,而不需要一些繁瑣的申請審核措施,政務部門之間也可以進行電子化的信息溝通,根據公眾的需求提供各類服務選擇。
2加快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建設
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不是單純的辦公自動化,是涉及組織再造或者流程再造,直接能夠提高組織管理效率,它所強調的是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的資源信息共享以及政務工作的協同作業,強調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強調必須通過電子化的手段信息進行交換與處理,從而提高政務處理的效率與效能,提高服務對象的滿意度。首先,要建成地方政府統一的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形成涉及各部門和公共服務機構的、全面的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和詳實準確的辦事指南;建成網上辦事服務系統,實現社會公眾行政辦事的網上直辦和網上聯辦以及網上便民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政府網上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要整合完善地方政府政務網絡平臺,完善統一的電子政務內網,整合各部門涉密網絡,形成統一的涉密傳輸管理平臺,確保內網應用安全。同時要建設移動電子政務服務平臺。要依據快速響應、快速處置、服務精準的要求,充分考慮智能終端移動化,在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時,形成人人共享、充分互動的移動電子政務平臺和服務體系。
3提高公務人員電子政務服務水平
電子政務的應用與地方政府管理創新密不可分,政府管理創新和電子政務實施要緊密結合、相互促進。隨著公共管理和服務環境的變化,政府管理創新要從自身的方向和使命出發,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和完善。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務品質,除了管理職能的不斷創新,政務人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是重要方面。領導層要高度重視電子政務工作,對電子政務在本部門的應用應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和具體的發展要求,應掌握電子政務服務系統最基本的信息技術。電子政務方面的公務人員是與公眾接觸、與其它部門協作的直接負責人,無論是在知識和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熟練掌握與自己工作相關的電子政務相關技術,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本行業的信息資源有足夠的了解,為上級領導提供決策所需要的相關信息。地方政府部門及管理人員要提供公務人員培訓和學習的機會,促使公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
4 建立地方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
對電子政務的績效評估,一直以來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評估體系。目前國內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側重在政府網站,評估指標體系也各不相同。筆者認為,地方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的確是當地政府電子政務發展水平的直接體現,但是把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的績效評估與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績效評估等同并不合理。借鑒各項社會事務的發展經驗來看,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應由上一級政府來制定,可根據地方政府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評價指標,從用戶滿意度、政務信息公開、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公眾參與、網站建設管理等關系到發展建設的關鍵因素進行評估體系設計。可根據地區差異,對具體指標選取和指標權重進行適當調整,力求突出關鍵指標,避免面面俱到。可采取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定量指標盡量用相對指標,如用百姓參與率、項目審批網上完成率等,力求客觀和具備可操作性,避免隨意。要充分發揮好績效評估對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的激勵作用,使之成為地方政府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2013年唐山市電子政務中心發展情況總結》 唐山市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提供
[2]中共河北省委辦公廳、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電子政務建設總體規劃(2003-2007)》冀辦發[2003]32號
[3]曾培炎 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全國干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 人民出版社2004.5
[4]傅思明 李文鵬 黨政干部提升網絡執政能力讀本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2013.3
[5] 侯衛真 電子政務系統建設與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
[6] 李慶鈞 陳建 中國政府管理創新.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