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大源
摘 要:足球運動因其激烈性、比賽結果隨機性的特點,使其在社會各界受到廣泛的歡迎,高校中也是如此。該文就高校足球訓練的特征以及現在常用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游戲法和組合訓練法進行介紹。
關鍵詞:高校 足球 訓練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176-01
足球運動因其激烈的對抗性、快速的攻防轉換以及結果的隨機性,使其在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的愛好者。在我國高校內,也有大量的足球愛好者。在高校中的足球教育,大多針對具有一定足球基礎或者對足球有一定興趣的高校學生,因此其對足球課的訓練雖然不像足球運動員那么要求嚴格,高校學生仍然希望在課程的訓練過程中能夠提高其一定的技戰術水平,這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從自身出發,在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突破,提升自己的素質,從而提高高校足球訓練的效果。
1 高校足球訓練特征
1.1 時間特征
高校足球訓練,一般是在體育課或者課余時間進行。目前,由于大學生學習任務包括學校開設的各種課程以及實驗、實習,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因此我國高校足球訓練的時間是不能得到保證的[1]。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由于每個人員的偶然因素,往往導致隊員難以全體集中,這給教練員制定計劃和實施足球訓練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沒有足夠的時間作為保障,也就不能夠保障足球訓練的效果。
2.2 場地特征
隨著高校的擴招,高校人數不斷增加,導致人均占有的場地面積不斷減少,這增加了足球訓練的難度。在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與校內校外不同人員的爭執和沖突,這就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削減了足球訓練的效果。在學校的基礎建設中,有些足球訓練隊是在土地上進行訓練的,地面上的石子增加了訓練中的危險性,而且與實際的場地是有差距的,導致隊員參加相應的比賽時需要一定的調節。場地的問題不能忽視,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以免其成為制約足球訓練發展的因素。
2.3 人員特征
高校里面的足球愛好者,與職業球員相比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因此其起點較低。這部分人員在場上往往抓不住比賽的節奏,傳接球意識較差,訓練中也往往難以達到教練員的要求。而且高校里面的足球愛好者踢球時間并不長,往往大學畢業也就結束了踢球,人員的流動性較強,這就導致教練員的心血付之東流。新隊員和老隊員在技術上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其整體隊伍的水平提升具有很大的難度。
2.4 比賽特征
高校球員由于其不專業性,在場上往往缺乏配合,整體之間不能很好地進行協調,容易發生盲目拼搶的現象;在帶球的過程中,缺乏合理的進攻戰術,導致單獨帶球,白白浪費體力;此外,心理素質不穩定,在比賽過程中很有可能發揮不出真實的水平。
3 訓練教學方法
首先,足球訓練應當讓球員享受到訓練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對足球的魅力有切身的體會,為足球訓練的良好進行打下基礎。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每個人由于技術基礎以及自身身體素質的差異,如果采取一刀切的訓練方式,往往不能夠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教練員應該在訓練中,根據球員的體能、技術、心態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分別為其制定相應的短期目標,更有利于球員能力的提升[2]。
3.1 技術教學
技術方面需要練習的有:傳接球訓練、射門訓練、帶球訓練、頭頂球訓練以及搶、截、擺脫和跑位訓練等。在高校足球訓練過程中,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技術練習,這對于提升足球隊突破進攻能力尤為重要[3]。此外,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無球”技術動作訓練,以增強球員的足球意識以及其跑位的能力。通過無球跑位,能夠很好地貫徹足球技戰術,有利于提高足球的訓練效果。
3.2 戰術訓練
足球運動是協調性很強的運動,其戰術的運用和技術的重要性往往不分上下。對于高校球員,其技術及基礎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在日常的訓練中,需要不斷對其灌輸戰術,以使其在比賽中能夠很好的執行既定戰術,從而提升隊伍的整體戰斗力。主要的訓練內容有:進攻、防守訓練;集體、個人訓練;角球、任意球和界外球拋擲訓練等。
3.3 心理訓練
在體育競爭上,心理狀態對于比賽的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引入先進的心理訓練方法,使學員能夠通過優秀的心理訓練方式提升綜合素質。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模擬訓練法、自我暗示法、意志訓練法、表象訓練法和放松訓練法[4]。通過心理訓練,使球員培養良好的動機,培養其感知能力,進而能夠增強其心理調節能力以及優秀的心理品質[5]。
4 創新式教學
在足球的訓練中,如果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球員難免疲倦,降低訓練的質量。通過引入創新式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球員積極性,改良訓練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在此,該文對游戲法和組合訓練法進行了論述。
(1)游戲一般可以分為活動性和競爭性,包括組內足球比賽以及“老鷹抓小雞”等趣味小活動。游戲一般安排在準備活動之后,需要和教學活動進行緊密的相連。比如男生教學中,需要假如靈敏性和柔韌性的訓練,而在女生教學中需要注重速度、力量的訓練[6]。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習的趣味,又能夠練習了基本的身體素質,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打好基礎。有學者進行實驗研究,表明學生通過輕松愉快的氛圍,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7]。
(2)組合訓練法指的是把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心理綜合訓練進行結合的訓練方式。通過由簡單到復雜、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訓練過程,才能夠使得自身的技術、戰術、體能等快速的發展。組合訓練法通常包括訓練安排、訓練內容、所需承擔的負荷、訓練方法組成。組合訓練法采取更合理的間歇以及交叉組合的方式,能夠把多種訓練的方法和優點結合起來,從而起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5 結語
在高校的足球訓練中,需要在發揮好傳統體能訓練、技術訓練、戰術訓練的基礎之上,不斷對其心理進行相應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引入游戲法和組合訓練法等新穎方法,增強出足球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飛.普通高校足球訓練特征的探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9):337.
[2] 王利東.關于提高高校足球訓練理念的研究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3(10):47-48.
[3] 柴廣申.青少年足球訓練的有效途徑探析[J].運動,2014(8):8-9.
[4] 李鑫.淺談高校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J].運動訓練學,2014(4):31-33.
[5] 張堯良.淺析高校足球訓練中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1(7):138.
[6] 蘇亮.游戲教學在高校足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9):105.
[7] 李東仁.游戲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體育研究,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