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肯
摘 要:足球,因其競技性、集體性,而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萬事以人為本,足球運動的發展也離不開相關人才的培養,只有不斷培養人才,才能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該文分析中國足球人才培養模式,闡述足球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該研究者結合自身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并以此達到改善中國足球人才培養模式的戰略目標,實現提高中國足球水平的發展目標,推動中國足球運動不斷向前發展。
關鍵詞:中國足球 人才培養模式 存在問題 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a)-0230-01
競技體育中,后備人才培養是競技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樣的,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也需要重視后備人才的發展。足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是我國足球運動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1 我國現有的足球人才培養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后有過幾次足球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主要有足球學校模式、職業或是業余俱樂部模式及各高校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這幾種培養模式。在一定的時期,這些模式對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足球項目與其它體育項目之間、各培訓俱樂部之間,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利益成為足球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追求。我國的足球運動后備人才的管理與不足導致足球運動發展的滯后,足球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迫在眉睫。
2 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問題
2.1 以成績為目的,忽略了體育的含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我國現存的各種模式中都存在著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為獲得更好的競技成績而忽視了體育運動本身的精神與足球運動作為“世界第一運動”的含義[1]。這些年來,這種一味追求利益的方式也確實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足球運動員,對我國足球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職業聯賽的紅火,讓中國足球走上職業化道路。在全國各級足球場上,我們所看到運動員參加打架斗毆事件,曾經的國足隊員,能夠引起人們注意的原因竟不是在比賽中出現,而是因為泡吧、賭博等各類丑聞。長此以往,越來越多對足球感興趣的孩子、家長將會選擇遠離足球,中國足球運動也將難以繼續發展。
2.2 教練水平層次不齊
足球運動的發展也帶動了一些足球學校的建立。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道路后,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曾一度繁榮,導致了市場管理上的混亂。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2],教練員在運動員的成長生涯中起著重要作用。中國的足球教練從業人員不在少數,但多數教練員的文化水平和理論知識的欠缺導致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且由于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許多教練員并不能盡心盡力完成本職工作,在從事教練的同時還要兼任其他工作,不能嚴格制訂教學計劃、專心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工作缺乏熱情和積極性,嚴重影響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
2.3 資金來源的缺乏及職能部門的不夠重視
資金是隊伍發展的重要條件。資金的投入不足不利于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中國足球學校的經費來源除了依賴政府的撥款之外,主要集中在向學員收取費用。一所足球學校的基本收費每年最低也在1萬元左右,光學費一項,對于中國很多家庭來說都難以負擔。且讓孩子學足球的風險極大,若想成為一名職業球員,付出的投資與收到的回報很難成正比,導致大多數學員放棄了踢足球這一條路。另一方面也造成足球學院生源缺乏,難以為繼。由于資金缺乏,學校辦學水平與管理能力也無法保障,今天還在招生的足球人才培養機構,也許明天就不存在了。
由于足協并沒有相應成套的行業標準和審核辦法對足球學校進行規范化管理[3],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足球運動也被視為不務正業。因此在現有的模式下,普通學校很難培養出專業的足球運動員,也是足球運動后備人才匱乏的原因之一。
3 相應解決方案
3.1 普及足球知識,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與素質的培養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會更容易全情投入,取得成功的機會也會更大。所以增加對足球運動的宣傳力度,建立起青少年們對于這項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才更利于發展壯大足球后備人才的隊伍。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輿論支持,應加強媒體的宣傳,擴大比賽規模和影響力,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幫助,改善中國足球運動人才不足的現象。
在培養足球運動人才時,應遵循學員的發育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且重視文化課對學員智力發展的啟發。足球運動并不是一項單純用體力的競技運動,它還需要使用相應的戰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球員才能更好的領會教練的指導,真正做到隨機應變。
在中國,體育和教育歸屬各自的部門。球員與部分家長會有輕視文化課的思想,而沒有接受正常文化課學習的足球運動員,綜合素質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要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人才,必須打好基礎,系統訓練,讓學員能夠得到全面的鍛煉與發展。
3.2 整合資源、規范管理
國家應健全相應法律法規來保障足球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大對市場的管控,嚴格控制足球學校的設立,為中國足球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加大教練員隊伍的建設,改善足球教練員的生存水平。同時,加強教練員自我提升的意識,讓其注重足球人才的選拔,重視足球學員訓練質量的提高。積極安排教練員進行專業培訓與進修,讓其能全面了解足球運動的發展狀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真正實現足球運動人才的培養,提高中國足球隊伍的整體水平。
3.3 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各方合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實力的雄厚才能保證隊伍的穩定發展。中國足協可真正實行“文體不分家”[4],多借鑒其他國家培養足球人才的方式方法,設立足球比賽訓練及各教練員的專用經費,積極吸納來自國家、家庭、社會各方面投資,用于場地設施建設與比賽的組織工作。
本著互惠雙贏的原則,足協應加強與商家企業的合作,設置多形式的青少年足球聯賽,建立完善的足球比賽體系,保障足球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足球運動的進一步推廣,中國足球人才培養模式也不能墨守成規,應緊隨時代的腳步,加強國家體育部門對足球的重視,加大對于足球比賽的宣傳力度,建立完善的運動員篩選標準,形成更合理的人才儲備體系,保證足球運動中高水平人才供應的可持續性,為我國足球運動水平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元,張生杰.中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6):82-85.
[2] 孟冠華.我國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D].濟南:河南師范大學,2011:12-13.
[3] 李瀚宇.中超職業足球俱樂部后備足球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培養為例[D].山東:上東體育大學,2013.
[4] 王煒華,王超,丁純,李麗.校園足球現狀及模式研究[J].運動,2011(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