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圖書館作為伴隨現代都市人聚居形式變化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圖書館形式,它在完善社區文化服務功能、加快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陶冶社區居民情操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如何做好圖書館的社區服務工作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社區圖書館;社區服務;建設
隨著我國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正向小區化方向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發展新型的包括社區圖書館在內的社區文化建設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社區圖書館作為伴隨現代都市人聚居形式變化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圖書館形式,它在完善社區文化服務功能、加快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陶冶社區居民情操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公共圖書館拓展社區服務的重要意義
1.1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學習型社會的需要,圖書館是公民終身學習的學校,在創建學習型城市的過程中,作為城市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社區的學習化程度直接關系到城市、社會的學習化程度。作為傳播文化、傳遞科學信息、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公共圖書館可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公共圖書館應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優勢,發揮社會教育功能,拓展社區服務。
1.2 公共圖書館自身發展和實現社會價值的需要
知識經濟的發展,要求公共圖書館必須加速社會化進程,進入社會聯系系統,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隨著計算機網絡的迅猛發展,公共圖書館如果不借助社區的信息網絡化平臺,是很難發揮其知識涵蓋面廣、圖書資源豐富、信息流動性快的作用。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融入到社區文化平臺中,對社區居民充分開放,將館藏資源最大限度地服務于社會,增強社區居民對公共圖書館的依賴感這可以大大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和知名度,有助于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1.3 公共圖書館參與社區建設的途徑
社區作為社會的一個基本單元,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區居民的基本生活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區居民對社區的依賴性日益強烈,但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大部分社區短時期內還難以建成配套的文化設施,滿足社區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公共圖書館不僅僅是單一的文化服務場所,還應視為多元化的社會文獻信息服務系統公共圖書館拓展社區服務,可以緩解社區居民強烈的知識信息需求與短缺的資源、設施之間的矛盾。同時,公共圖書館通過為社區提供多方面的服務,使社區建設進入更加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
1.4 實現資源共享的內在要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49年發表的《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指出:”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不受年齡、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國籍、語言或社會地位的限制。”公共圖書館拓展社區服務,一方面使社區居民平等享受到獲取文化信息資源的權利,另一方面使圖書館的資源得到最大利用,實現了圖書館資源全社會共享的目標。作為文化共享工程實施的主體。公共圖書館必須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通過拓展社區服務,滿足基層群眾獲取文化知識的要求。
2 如何發揮圖書館在社區文化建設中作用
首先要為公共圖書館注入“經營”理念。全世界經濟大潮風起云變,其他文化教育機構與圖書館競爭日益激烈。圖書館要生存,首要任務是學習其他各行業的“經營”管理經驗,運用經營手段和原則,開發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內容,才能有效地發揮圖書館的社會作用。
2.1 建立社區分館
圖書館可以在社區通過各種關系開辦分館,圖書館將館藏圖書、工作人員以及工作設施分出一部分建立社區分館,或定期、定點、定時將圖書送到社區圖書館,也可贈送一部分圖書充實為社區圖書館。這樣既保證了辦館所需條件的適應性、合理性、科學性和針對性,也便得社區各項工作在短期內步入正軌。社區分館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發揮大圖書館難以發揮的作用,解決了大圖書館輔助面窄的問題。因此建立社區圖書館是十分必要的。社區圖書館規模小、靈活方便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又因為在居民身邊,容易聽取居民意見,隨時調整服務,使圖書館的利用率提高。
2.2 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讀者服務工作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網絡時代,社區圖書館是社區公益文化事業,是社區居民的終身學校,也是社區廣大居民休閑娛樂的場所基地。建立社區分館,首先要深入社區,深入了解、調查和分析社區居民情況,掌握居民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如社區中的老年人,他們大部分安享晚年,讀書看報是為了充實生活,了解新知識,自娛自樂。圖書館可定期召開老讀者聯宜交流會,老年人書畫交流會,為老人們提供新知識、新觀念。我們可以配合社區中的中、小學校聯合開展素質教育大體驗,為學校提供工具書、音、影、印等資料、設備、設施,組織開展各種培養青少年能力的有趣、有益活動,把社區圖書館真正變成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
2.3 開展社區信息服務
社區信息服務的目的是為社區居民生產、生活經營等提供幫助。這就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深入調查了解當地居民各類服務設施,以及人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主要涉及生活、腱康、服務、法律住房、理財、交通、旅游等各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要配合社區居民需求,提供信息咨詢服務,能根據需要指導讀者利用網絡資源或編制一些網上導讀系統為網上資源編制索引,組織和下載有關信息,為居民提供文獻服務,不斷提高社區館信息資源開發和綜合服務能力。使社區居民可通過社區館藏網查閱自己所需的書刊資料或其他文獻。
3 加快社區圖書館發展的一些思考
3.1 抓特色
社區圖書館服務,是圖書館與讀者和社會聯結的主要橋梁,是讀者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的窗口。圖書館的價值,是通過讀者利用圖書館來實現的。每個社區的經濟條件、政治條件、社會條件以及歷史文化傳統、居民職業結構各不相同,各個社區的文化便形成了自身的職業結構特點,社區圖書館就要根據社區讀者的特點優化館藏結構,建設特色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社區居民知識面廣,需求多樣,要想提升社區圖書館的價值,就必須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即從文獻單元向信息單元和知識單元轉化。在任何一個階段,圖書館服務都必須與讀者的需求相適應,才能促進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圖書采訪要針對讀者需求購進,圖書分類編目后,要設立新書閱覽室,做到像商店賣東西一樣方便讀者。根據讀者素質調整和做好自己的服務,積極適應信息社會中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需求,在社會公眾面前經營好自己的形象,要在自身的特色上下功夫,找準圖書館自身的特點并經營好自身的特色“產品”。此外,社區圖書館還可以進一步建立社區圖書館網頁,反映社區文化動態,并為人們提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網頁上還可以設置網上留言區,促進社區居民與圖書館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還可以培養社區居民的信息意識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技巧,使社區圖書館成為社區內外信息交流的平臺。
3.2 開拓創新,多渠道建構
社區圖書館可以說是辦在民眾家門口的圖書館,如何保持它的可持續發展勁頭,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當前問題的關鍵。筆者認為,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必須將之納入到城市建設的軌道上來,把它列入到地方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去,制定建設及達標。比如對多大規模的社區必須建立社區圖書館,必須有所在區域政府的重視和政策支持,保障社區圖書館的動作經費、設備設施、服務等基本要素的規定,公共圖書館負責技術上的指導和人員的培訓,制定和完善社區圖書館內部規章制度等。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通過規劃,資金的支持和嚴格的宏觀控制與管理進行引導,政府應每年給予圖書館一定的發展資金,幫助社區圖書館不斷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并每年增加一定量的新書。同時社區圖書館也要擴大自治的能力,建立科學的籌資機制,規定籌資的合理比例,充分整合社區內機關、部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資源,建立多元化投資體系,從而使社區圖書館動作經費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
向社會融資,開展有償服務,也是社區圖書館經費來源的一個重要渠道。調動社區民眾參與圖書館的建設,鼓勵和動員那些資源擁有者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如將自己收藏的圖書捐給圖書館,義務參與圖書館的管理,通過休閑、培訓和咨詢服務等、是發展社區圖書館的有效途徑。
3.3 盡快制定社區圖書館的工作條例
過去,對社區圖書館的經費、人員、藏書及業務工作等方面都無一定的規定和要求。由于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社區圖書館能否鞏固和發展及工作開展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區街、領導的重視程度。如果有一個社區圖書館工作條例,并爭取得到各區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使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不管區、街領導如何更換,因為有章可循,都不會再把圖書館當成可有可無的了。上級業務部門做起輔導工作來也好辦多了,社區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能依條例提出合理的要求。當然,任何條例都不是萬能的,但有了條例還是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北京、深圳等城市近幾年已由市人大通過了《圖書館工作條例》,其中對社區圖書館建設和工作的開展提出了一定的標準及條件,極大地促進了這些城市社區圖書館的發展.
3.4 規范配建服務設施
社區圖書館應因地制宜,規模可大可小,但不應因陋就簡,也不能講規模效應。目前,社區圖書館普遍存在面積小、條件差、設備不配套等問題,盲目建設的現象比較突出。 規范配建社區圖書館的服務設施,要根據社區人口分布、社區居民的信息需求及社會未來發展藍圖,合理規劃和設置社區圖書館的規模,為社區居民提供必要的閱讀空間。同時,要根據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為社區圖書館配備開展活動所必須的各種服務設施。其次,要特別注意與“共享工程”、圖書館網絡化建設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社區圖書館自動化水平,從而實現不同社區圖書館信息快速、及時的傳遞,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同時,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包括縮微、復制等,以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張揚.淺談我國社區圖書館建設[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2 (S1)
[2] 熊孝孟.社區圖書館是社區民眾的良師益友[J].圖書與情報,2011(1)
[3] 鄭玉貞. 淺談社區圖書館的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12(3)
作者簡介
張莉(1966-),女,新疆伊犁州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