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丹?何麗萍?潘廷將?陳艷寧
摘 要:學生黨員檔案不僅記錄了學生黨員成長的整個歷程, 而且是用人單位了解學生黨員政治情況以及組織日后選拔、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據。民族地區院校受思想認識、經濟滯后等因素的制約,其學生黨員檔案具有獨特的現狀特點。本文基于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實際,分析原因并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現狀特點;原因;對策
標注: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廣西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專項課題《民族地區高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研究》,立項編號:2014ZZZ021
黨員檔案,又稱入黨材料。主要包括:入黨申請書、黨課學習記錄、思想匯報、積極分子考察表 、政審材料、推優表 、黨內外群眾座談會記錄、獎勵材料和處分材料等【1】。學生黨員檔案不僅對學生至關重要,而且它也是學校一筆寶貴的教學資料和精神財富。高校不斷地擴招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對高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民族地區院校的學生黨員檔案提出了由手工操作向電子信息現代化發展、由單一型向多向型發展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旨在探求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現狀特點并提出相關的對策。
1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呈現的現狀特點
1.1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體制不完善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民族地區院校沒有制定完善的學生黨員檔案的管理制度,檔案管理較隨意,分類不明確,管理不規范【1】。一些民族地區院校的學生黨員檔案直接放置在院系的學生科室中,科室空間有限,黨員學生檔案時常與行政辦公資料 、工作文件材料混合在一起 ,保密性差且查找困難,學生黨員檔案破損甚至丟失等情況也時有發生,削弱了學生黨員檔案的嚴肅性。
1.2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缺乏專業管理人才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人才缺乏,人員配備不足,甚至有些院校黨員檔案管理人員由院系輔導員和學生黨員干部組成。管理工作以院系輔導員為主,學生黨員干部協助、配合為輔。輔導員平時工作繁雜,兼職管理學生黨員檔案缺乏足夠時間和精力,學生黨員干部學業任務重又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不能很好地發揮其輔助作用。黨員檔案審核不嚴謹,易出現紕漏,工作效率低下,更有甚者連黨員檔案應包括哪些材料都不清楚,致使出現入黨材料不齊全、預備黨員考察表和政審材料缺失、補辦材料等問題。
1.3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模式落后,檔案保存質量不高
當前許多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仍采用傳統的以紙質檔案為主的管理模式,不適應現代信息化發展的要求。紙質材料不僅利用率不高,占用空間,浪費資源而且不利于查找和維護,難以保存。學生黨員檔案裝具較陳舊,設備長期得不到更新。導致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存在防火、防水 、防潮 、防霉、防蟲、防光、防塵、防盜等問題 ,“八防”工作不到位【3】。學生黨員檔案保管沒有足夠的空間和適應的保管環境,檔案易于破損,質量不高,不利于長期保管。
1.4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利用率不高
學生黨員檔案自存放好后基本上呈現無人問津的狀態。學生黨員檔案僅僅是作為黨員身份的憑證存在,對學生黨員沒有起到監督和激勵作用。甚至有些同學成為正式黨員后思想渙散,對自己要求松懈,沒有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檔案的教育作用得不到發揮。
1.5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遞轉環節存在問題
學生個人檔案在學生畢業時基本上都會從學校轉出,學生黨員檔案自然包括在內。學生黨員檔案不只是黨組織考核黨員的重要參考資料,而且對黨員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義。但在檔案遞轉環節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檔案保管不當或丟失的問題。
2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現狀特點的原因分析
綜上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現狀特點,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探索出現該現狀特點的原因。
第一,管理層重視度不夠。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的特點,良好的檔案管理水平跟學校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而民族地區位置偏僻,思想封閉、觀念落后,有些民族院校重教學而輕檔案,認為學生黨員檔案無足輕重。另一方面,在大學期間黨員名額較少,且近年來由于事業單位入職門檻高,很多畢業大學生大多往企業方向流動,除一少部分職位要求是黨員外,其他職位與是否是黨員沒有多大關系。這一現象也導致一些學校對學生黨員檔案越來越不重視。因此,民族地區院校沒有擬訂詳細完善的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規章制度,沒有對負責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的部門配備專職人員,沒有對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沒有對學生黨員組織檔案管理工作投入足夠的經費。致使學生黨員組織檔案管理的制度缺失,管理體制不盡完善。
第二,客觀條件造成專業人才不足。民族地區院校的學生黨員檔案管理人員大多是半路出家而非檔案管理專業畢業,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相關知識及專業培訓,對檔案工作缺乏足夠的了解,檔案管理工作缺乏專業管理人才,其工作難以開展和有新的突破。許多民族地區院校因受人員編制制約,無法安排專門的學生檔案管理機構和人員,學生黨員檔案往往由黨支部或學生科的老師代為管理。同時民族地區地處偏僻,自然環境較惡劣,交通不便。加上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的高校,特別是211、985工程的重點大學,對民族地區高校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民族地區院校學生檔案管理人才本就十分稀少,而原在民族地區工作的檔案管理人才又因為發達地區的名校能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會而不斷外流。這樣一來,民族地區院校檔案管理人才特別是從事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檔案專業人才更加寥寥無幾。
第三,信息滯后影響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的推進。民族地區院校地處偏遠,接受信息交流的渠道不通暢,很多大型的學術交流會都在發達城市舉行,民族地區院校的檔案管理者特別是兼管學生黨員檔案的教師極少能及時借鑒和引進同行的先進管理模式。負責管理學生黨員檔案的工作人員往往在學生檔案管理方面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基本上還沿用以前口頭相傳下來的落后管理模式。跟不上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步伐,檔案數字化、網絡化程度低,資源不能做到有效共享,向現代化轉型難度大。
第四,學生自身檔案意識不強。民族地區院校許多學生入黨動機不明確,跟風入黨現象嚴重。學生對黨員檔案利用意識不強,覺得黨員檔案可有可無,對日后的就業和工作沒有多大影響。甚至有些同學連自己的黨員檔案歸哪個部門管和放置在哪里都不清楚,導致學生黨員檔案利用率不高。
第五,遞轉環節得不到重視。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一般由畢業生辦理相關轉接手續后轉出,之后母校將不再對該檔案負責,但有些單位在接收學生檔案后對黨員檔案的審查和保管不重視,易出現因人員調整問題而使造成檔案遺失,對學生以后升遷和評職稱造成影響【3】。另一方面,學校在轉出學生黨員檔案時,沒有做到妥善送達,又不及時向用人單位詢問情況易使檔案在遞轉過程中丟失【2】。
3 加強民族地區院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對策探索
3.1 建立完善的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制度
民族地區院校領導對學生黨員檔案的重視程度影響著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檔案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應當把檔案管理工作納入領導的議事日程,使學生檔案管理工作能有更好的發展。具體來說,可以定期開展院系黨員檔案管理工作測評活動,邀請學校黨務工作分管領導擔當評委,讓其參與其中,使其對黨員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更加了解,重視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從而建立完善的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制度。制度是行動的指南和管理的保障,明確的規章制度是學生黨員檔案科學化管理的依據。首先民族地區院校應當規定黨員檔案材料的收集范圍、歸檔要求、銷毀辦法,建立檔案傳遞和保密制度【1】。其次,探索建立明確的分級管理模式,由校黨委組織部領導,院系黨總支執行監督,學生黨支部具體落實,其他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做到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最后,建立合理可行的考評體系,評選優秀的黨務工作者,并予以獎勵,充分調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2 引進黨員檔案管理專業人才,加強黨員檔案人員的培訓
民族地區由于經濟不發達,地理位置不優越,人才流失現象嚴重。學校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加大對引入人才的資金投入,比如對時下比較受關注的住房問題,學校可以通過配送住房和其他一些福利政策吸引人才。同時應對現任的學生檔案管理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定期召開講座、會議、先進黨員檔案管理單位經驗交流會和開設培訓班。對院系從事學生黨員檔案管理人員和學生黨支部進行檔案專業知識的學習,為其提供更多的提升業務素質平臺,使其熟悉黨務工作 ,能按照檔案管理要求完成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支專業化的學生黨員檔案管理隊伍。同時建立獎懲和監督制度,檔案管理工作十分繁雜和枯燥,這一制度能使檔案管理者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對待工作。
3.3 推行信息化學生檔案管理方式,加大對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資金投入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學生黨員檔案管理也應該與時俱進,進行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學生黨員檔案統一編號,實行一人一檔制,將學生黨員黨籍信息 、組織關系接轉等信息錄入其中,設置網絡檔案管理規范 ,做好相關維護和安全保障工作,使檔案查找方便,易于保存【3】。另一方面,構建學生黨員檔案資源共享機制,在不涉密的前提下共享管理資源 ,便于對學生黨員的考核。經費不足也是制約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發展的因素之一,民族地區院校應加大對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資金投入,設立專門的黨員檔案室,配備必要的檔案專柜、檔案盒、檔案袋及裝訂、保管工具等【2】。提高學生黨員檔案的保管質量。
3.4 提高學生對黨員檔案重要性的認識
民族地區院校學生對黨員檔案不了解和不夠重視。因此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檔案意識的培養并加大對這方面的宣傳力度。例如舉辦學生黨員檔案板報比賽,開展黨員檔案基本知識教育講座等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黨員檔案的重要性。讓其認識到日后的留學,考村官、職位晉升等關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都需要用到學生黨員檔案,避免學生在畢業若干年后 ,因為自身需要黨員檔案而又不清楚去向,又回到學校尋找的現象。
3.5 完善學生黨員檔案遞轉制度
民族地區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檔案的遞轉問題就是其中一項。學校應該建立規范的檔案遞轉制度。學生檔案管理工作者要仔細檢查相關資料齊全后才裝入學籍檔案袋中,杜絕漏裝和誤裝現象。在學生檔案轉出后,要及時詢問遞轉情況,確保檔案安全送達至學生或用人單位手中。
結語:院校學生黨員檔案不僅關乎著學生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的培養,同時也關系到學校檔案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民族地區由于思想觀念、文化素質、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相對落后,導致民族地區高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呈現出其顯著的現狀特點,如何針對其特點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顯得任重而道遠。民族地區院校應當重視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工作,作為檔案管理工作者應該加強與其他院校的交流學習,與時俱進,因地制宜,真正實現民族地區高校學生黨員檔案的效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珺.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檔案管理的探討 [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9(5):59-61.
[2] 叢廖國.高校學生黨員組織檔案之規范化管理研究 [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2:211-213.
[3] 羅佳蕾.高校學生黨員檔案規范化管理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11(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