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解中學生閱讀情況,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問題:1、隨著年齡的增長,讀書的時間和讀的書越來越少。2、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3、閱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4、沒有閱讀計劃。針對問題提出方案:1、豐富館藏,美化環境,吸引學生。2、開展閱讀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3、開展讀書活動,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舞臺。4、開設電子閱覽,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調查;中學
“終身學習,全人發展”是新世紀教育理念,做到終身學習就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做為一名中學圖書館工作人員,如何幫助中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我就中學生閱讀情況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閱讀目的、重要性、興趣和閱讀方向的選擇等方面。
本次問卷的旨在了解新形勢下學生閱讀情況,掌握學生閱讀問題,以便于更好地指導學生閱讀。212名初中生和193名高中生接受了此次問卷,問卷結果統計如下:
通過問卷數據分析,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生大多數具有閱讀興趣,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大部分學生喜歡課外閱讀,有廣泛的閱讀愛好,他們大多把課外閱讀看作是休閑娛樂、增加知識、提高文學素養的有益活動,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電視、游戲、網絡讓他們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一年中讀的書越來越少。
(二)、閱讀習慣沒有養成。只有極少數同學有經常閱讀的習慣,絕大多數的同學只偶爾閱讀。對于喜歡的文章,看過就完的同學隨年齡增加越來越多,摘抄、背誦、交流這些習慣沒有養成。
(三)、閱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中學生面臨青春期,他們的知識結構、審美情趣和閱讀動機隨時發生變化。問卷中可看出高中生比初中生對中外名著、武俠小說的需求減少,對藝術賞析、歷史傳記的需求增加,他們的閱讀方向發生了改變,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生必讀書目,高中生的閱讀率僅有19.7%和11.6%,低于初中生,還有部分高中生連初中必讀書目還沒有讀完。
(四)、沒有切實有效的閱讀計劃。有一部分學生即使有閱讀的興趣但不知讀什么,希望通過推薦、組織活動的方式來閱讀。
能為學生做些什么?我思考了一下,學校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豐富學校圖書館的藏書,美化環境,吸引學生。
學校圖書館并不是將書買回來上架就可以了,必須根據讀者的需求,時代的發展及時地調整藏書。尤其教育部規定的中學生必讀書目,可以復本量大一些,放在專用書架上供學生借閱。
圖書館的環境、老師的素質也是吸引學生的條件。新時期,國家進步日新月異,中學圖書館一方面要改善環境,更新設備,吸引學生使用圖書館,另一方面提高館員素質,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
2、結合中學生閱讀狀況,開展閱讀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首先我們應該讓學生感覺到閱讀是一種尋找美和欣賞美的旅程。我們可以根據中學生閱讀的特征,舉辦各種類型的閱讀課或閱讀講座。尤其是經典名著,閱讀這樣的書籍,對健全中學生的人格和陶冶他們的情操有著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時代背景下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內容以及卓越的藝術成就,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產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養和欣賞水平,從而培養健康的閱讀興趣。也可以創辦“班級讀書角”,利用中學生的從眾心理,掀起一股讀書的熱潮。
3、開展讀書活動,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舞臺。
開展讀書會、書評、演講比賽等活動,吸引學生的參與,使他們在這些活動學會交流,從而獲得一種成就感,消除負面情緒,保持思想活躍。營造一種“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書好讀”的氛圍,逐步形成自己的讀書計劃,吸引他們去追求一種高層次的閱讀享受。
4、開設電子閱覽,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世界,極大地開闊了學生視野,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對視力的影響,造成學生社會化的“不足”等等。從問卷中也可看出高中生對網絡的依賴比初中生要高。因此學校圖書館中的電子閱覽一方面積極指導學生上網正確瀏覽網頁,另一方面開展網頁設計、動畫作品比賽、上網健康安全講座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總之,課外閱讀的意義是很廣泛,也很重要的。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課外閱讀具有趣味性、靈活性等特點,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各種閱讀中培養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我進一步了解了當前中學生在閱讀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我校今后正確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徐維銘等: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研究及對策
[2]吳錦沖:香港青少年閱讀研究與閱讀推廣分析及啟示.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6
作者簡介
張巖,女,館員,天津市第25中學圖書館,畢業于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