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劍濤?劉松霖?杜宇
摘 要:早期,國內鐵礦石的自給能力低下,且生產成本高,與國外鐵礦石資源市場相比,缺乏競爭優勢。而國內鋼鐵公司為了維持正常生產不得不大批量從國外進口鐵礦石,導致鋼鐵企業對外依存程度長期處于較高水平。近年來,原本逐年上漲的鐵礦價格突然暴跌,使得國內鋼鐵工業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打壓,其發展形勢更加嚴峻。本文結合我國鐵礦資源發展現狀分析論述了我國鐵礦資源利用的發展趨勢,并從選礦技術和經濟政策的角度給出了合理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鐵礦石;市場競爭;發展;技術革新;政策扶持
從2000年到2012年,國際市場上的鐵礦石的價格保持連年上漲。然而,自12年開始鐵礦價格卻一反常態地直線下跌,從2012年的150美元/t猛跌至2015年3月份的55美元/t。與此同時,我國的高成本鐵礦石生產更加難以為繼,只能進一步加大鐵礦石進口量。但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的居高不下,不僅對我國鋼鐵產業造成嚴重的影響,對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也構成了巨大威脅。
1 我國鐵礦石資源現狀
總的來說,我國的鐵礦石資源總量是比較豐富的,已經探明儲量220.92 億噸,占世界基本總儲量的14.73%,但我國人均礦產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平,且低品位、組分復雜的礦石、難選的礦石居多,大多是產量低的貧礦,鐵礦平均品位僅為33%,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可直接入爐煉鐵、煉鋼的富鐵礦資源儲量僅占全國鐵礦資源儲量的2.7%,這對我國的鐵礦石開采的技術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開發成本也會高于國際平均水平。
2 中國鐵礦市場發展趨勢
由于國內經濟穩增長,特別是加碼國民經濟短板領域投資,尤其是高鐵、城市軌道交通、下水管線等高耗鋼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出口規模巨大等因素推動,中國粗鋼產量還將提高。中國鋼鐵產量持續攀升,使得鐵礦石需求旺盛,直接刺激了中國鐵礦石進口的強勁增長。世界礦業巨頭趁勢扼住中國咽喉,大打價格戰。近年來,鐵礦石的價格之所以大幅跌落,最重要原因正是在于世界礦業巨頭全力擴展銷售,不斷下調價格,借此擠壓高成本企業銷售空間,實現其利潤最大化。
世界礦業巨頭大力實行低價競爭戰略,其底氣何在呢?與淡水河谷及兩拓相比,我國鐵礦石生產成本較高。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統計,我國鐵礦石的生產成本約105美元/噸。而國際鐵礦石生產成本較低,力拓、必和必拓等大型礦山的生產成本在30~40美元/噸,新興礦山FMG公司的生產成本約在50美元/噸。因此,加上海運費用,澳大利亞鐵礦石到我國港口的成本在45~65美元/噸。
毫無疑問,就目前的市場競爭結果來看,中國的高成本礦企堪稱完敗。隨著2014年鐵礦石價格的深幅跌落,以及新一年鐵礦石價格的再下臺階,很大部分國內高成本礦企已經出現嚴重虧損,被迫消減產量。而越來越大的低成本進口礦,逐步取代高成本國產礦,填補其退出的市場份額。當然,已經嘗到甜頭的世界礦業巨頭仍會堅持低價競爭戰略。
3 突破瓶頸的發展方向
作為世界最大鐵礦生產國與消費國,每年鐵礦石的國際價格談判主導權卻不在國內,目前的中國無疑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要想擺脫這個局面,需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3.1 選礦技術的發展與革新
(1)鐵礦石選礦工藝的發展
對于微細粒鐵礦的處理,只靠單一的重選、磁選或是浮選工藝無法滿足分選要求。于是,有學者和企業單位將多種選礦工藝有機組合,形成了弱磁—強磁—再磨—反浮選、強磁—脫泥—反浮選、選擇絮凝—反浮選、強磁—離選礦等聯合分選工藝,并取得了良好的生產或試驗指標。但微細粒鐵礦工藝強化分選過程中的基礎性科學問題研究工作依然相對缺乏,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鐵礦石選礦磨礦設備的發展
近年來,自磨/半自磨機、高壓輥磨機和攪拌磨機在鐵礦加工中的應用促進了我國鐵礦石碎磨技術的進步,顯著降低了礦石破碎和磨礦過程的能耗,同時碎磨物料的選別指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在運行穩定性、耐用性、大型化及自動化等方面,國內生產的碎磨設備相比于國外,依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國內應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提高大型化與系統集成的能力,制造出性能優越的碎磨設備。
(3) 鐵礦石選礦新技術
①深度還原—磁鐵礦石選礦選技術
深度還原—磁鐵礦石選礦選技術為極難選或不可選鐵礦石中金屬鐵元素的回收提供一種思路,可以實現金屬化率、鐵粉品位、金屬回收率均大于90% 的理想指標。基于深度還原的工藝和基礎理論體系正在逐漸形成和完善,此外還應加強深度還原裝備的研制。
②焙燒—磁選技術
焙燒—磁選是實現復雜難選鐵礦高效分選的一種重要方法。圍繞磁化焙燒技術我國自主研發了閃速磁化焙燒、流態化磁化焙燒、懸浮焙燒等細粒焙燒關鍵技術并進行了相應的基礎研究工作,分別建成了示范工程和半工業試驗系統,經運行調試取得了優異指標。磁化焙燒新技術具備了工業化推廣的條件,應加快工業化步伐,盡量實現其工業應用。
3.2 經濟政策的扶持
(1)改革鐵礦石資源稅
建議合理降低國產礦的增值稅稅率,或者推出國內礦山稅收返還及優惠政策,這無疑能給我國礦企帶來一絲喘息機會。
另外,建議將我國鐵礦石資源稅改為從價計征,這樣實際稅負隨行情波動而調整,行情低迷時起到杠桿作用,實際稅負及時下浮,能夠避免政府再出臺政策的滯后性。
(2)鼓勵礦企境外投資
我國鐵礦石資源貧瘠,同時受環保條件制約,為保障我國鋼鐵原料供給不能只依賴國內礦山,還需要大力支持企業境外淘礦,逢低介入,開拓權益礦山。目前,鐵礦石價格不及高峰時期的三分之一,收購成本及阻力大幅降低,是我國企業開拓境外礦業項目,獲得采礦權的良好時機。建議政府鼓勵礦企把握低谷時機,增加境外投資,建立穩定的鐵礦石海外供應基地。
(3)加強與資源國的合作
我國可以利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充分抓住“亞投行”的籌建運行這一契機,努力開展新的合作平臺,加強與俄羅斯,南非等多鐵礦資源國家的進口合作,抑制西方礦業巨頭的資本束縛。
4 結語
經濟全球化使得我國鐵礦石行業暴露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基于我國鐵礦石資源的巨大需求,國際鐵礦石貿易商聯合起來操控國際市場,調低鐵礦石價格,這對我國的支柱產業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巨大打擊。因此,在國家政策導向的背景下,國內鐵礦石企業應該努力提高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工藝設備的改良,努力提高鐵礦產品的品質和質量,提高礦石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切實為我國的基建行業提供充足穩定的原料保障,逐漸降低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
參考文獻
[1] 印萬忠,劉莉君,劉明寶,李闖.難選鐵礦石選礦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年1版
[2] 牛福生,張晉霞,劉淑賢,聶軼苗.鐵礦石選礦技術.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年1版
[3] 胡岳華,馮其明.礦物資源加工技術與設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4] 馮偉,孫燕,熊發揮.淺析我國鐵礦石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四川地質學報》2010第01期
[5] 張光烈.我國鐵礦選礦技術的進展[J].有色礦冶,2005,S1:29-36
[6] 陳可新.2015年中國鐵礦石市場四大趨勢.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經濟時報
[7] 韓躍新 , 孫永升 , 李艷軍 , 高鵬.我國鐵礦選礦技術最新進展.《金屬礦山》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