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性是對醫學科技論文學術質量的基本要求。醫學科技論文是否具有科學性是決定其是否可被采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條件,只有通過科學性的審核,才能談及稿件的其他方面,如創新性等,現對與醫學科技論文科學性相關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引起編輯與作者對醫學科技論文科學性的重視,更好地提高作者撰寫醫學科技論文的水平及醫學期刊的學術水平。
關鍵詞:醫學科技論文;科學性;學術水平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醫學知識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醫學信息主要載體的醫學期刊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茖W性是醫學科技論文的靈魂,是醫學科技期刊內在質量的體現。刊載有科學性的醫學科技論文才能提高醫學期刊的學術水平及影響力。作者在醫學科技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也應高度重視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不斷提高醫學科技論文的科研設計水平和科學性。
1 什么是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
科學性就是客觀真實性,是對醫學科技論文學術質量的基本要求[1]。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就是指醫學科技論文的內容實事求是,符合醫學規律,研究的觀點具有原創性,不夾雜主觀臆斷。只有具備科學性的醫學科技論文才能被采用,才具有學術價值。
2 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體現在幾個方面
2.1 實驗設計
在進行醫學科學研究前,首先需要進行科研實驗設計,一個良好的、切實可行的、合理的專業設計是醫學科技論文具有科學性的前提保證[2]。如果實驗設計不合理或不科學,甚至有錯誤,都會影響論文的水平與質量,進而影響論文的科學性。為保證能有一個科學的實驗設計,就要對準備研究的課題進行細致、周密的思考,廣泛搜集資料,使資料的來源準確,保證資料的完整性與正確性,擬定切實可行的實驗計劃,必要時進行預實驗,羅列出所有的與研究課題相關的重要的影響因素或觀測指標,確保實驗記錄整潔及完整。論據應充足、論證應符合邏輯。
2.2 樣本選擇
在醫學科學研究中,所選取的樣本要有代表性。這個樣本既可以是臨床病例,又可以是實驗動物、病理標本。無論是哪種樣本,都必須能代表所研究的總體。選定樣本的標準要一致,要明確寫出樣本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樣本包括數量和質量兩方面:①樣本的質量。所選取的樣本必須符合根據研究目的而預先設定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凡一切可能影響結果效應的非處理因素都應該有明確的說明。如果樣本是臨床病例,診斷應該明確,病程與病情均應交代清楚,一般以病理檢查結果或手術觀察所見為金標準,最可靠,其次為特異性很好的特殊檢查與化驗檢查;如果樣本是實驗動物,那么實驗動物的基本情況也應明確,如種屬、年齡、體重、性別、營養健康等;如果是病理標本,那么標本部位、染色方法及觀測儀器也應該說明。②樣本的數量。樣本的數量是反映總體質量的重要指標,應在實驗前確定,研究過程中不能隨意更改。樣本太少,會出現偶然或巧合現象,容易把個別情況誤認為普遍情況,缺乏代表性,導致不能從中推導出普遍性的規律;樣本太多,則混雜因素也會增多,最終對研究結果造成不良影響。只有適宜的樣本量才能符合科學性的要求。
選取樣本時應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以保證每個樣本都有完全均等的機會被抽樣和分配組,排除樣本及作者的主觀意愿或客觀因素影響。只有隨機選取的樣本才能保證樣本的代表性[3],結果才能代表總體的差異規律,才具有科學性。
2.3 材料及儀器設備
科學研究中采用的材料與儀器設備應說明,如果有特殊的材料或儀器,還應具體標明參數、生產廠家和批號。使讀者看明白,能夠據此進行重復實驗。
2.4 方法
方法是撰寫論文的基礎。交代方法的目的是使論文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即具有可重復性,這是科研結論具有科學性的重要保證。醫學科學研究中的方法主要包括樣本選取、資料收集、數據處理及結果分析。
醫學科技論文數據統計、分析和處理是用統計學方法從帶有偶然性的數量現象中推導出具有規律性的結論,使論文具有科學性。能否正確應用統計學方法與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息息相關,正確使用統計方法能使研究結果具有科學性和說服力;反之則不僅不能準確地反映科研結果,而且可能導致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導致文章的科學性大大降低。當統計數據經假設檢驗后,應寫明具體的P值。
比較研究是醫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醫學研究中,主要是通過對照比較的方法比較處理因素和非處理因素,得出處理因素效應大小的結論。根據研究的目的與內容,除了實驗組樣本,還應該設置對照組樣本,作為比較基礎,這是臨床實驗中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科學研究的一項基本要求,未設立對照的醫學研究結果很難談及可信度及臨床應用價值[2]。對照組與實驗組應該有良好的可比性,除了處理方法不同外,其他一切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均應相同或相似,這是為了排除各種無關因素的干擾,減少或消除非研究因素造成的誤差,比較研究因素與非研究因素的之間的差異,說明研究因素的效應大小[2]。
對照組與實驗組的對照比較應有均衡性檢驗,以保證文章的準確性。另外,有些文章忽視自身對照(包括實驗前與實驗后的對照)的均衡性,這種做法不正確,因為均衡性檢驗對非處理因素影響較大的疾病十分重要。
2.5 指標
在醫學科學研究中選取的觀察指標要合理,且指標的選取應基于研究目的,需要根據專業知識來判定。盡可能避免使用籠統的、不確切的、受主觀影響較大的定性指標,盡量應用定量指標,因為定量指標受主觀與客觀因素的影響較小,對最終研究結論的影響也較小。如: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標明確,不受主觀因素影響,是定量指標;疼痛程度、食欲狀況等受主觀影響,是定性指標。同時,有的研究用單一指標不能說明文題,必須采用多種指標,注意不要遺漏指標。
2.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著錄要科學,標準要規范。醫學科技論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并參照的文獻資料。參考文獻的引用是論文科學性的體現,應引起每位作者的重視,編輯審核稿件時也應給予關注。文獻資料必須標明出處,文獻項目必須齊全,以保證準確性,方便讀者查找和證明。為保證參考文獻的可靠性,不能引用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最好引用具有權威性的文獻,以提高自身論文的學術水平[1]。
2.7 其他部分
醫學科技論文的語言表達要準確,要重視行文的邏輯性、突出重點,不能自相矛盾。文中使用的計量單位要符合國際及國家標準,且前后一致。討論是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通過比較自己的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引出討論進而做出結論,討論的內容必須在自己實驗結果的基礎上展開[2],不能無的放矢。對研究課題要進行科學概括和提煉,力求簡明扼要,不能含糊其辭,這是醫學科技論文科學性的重要特征。作為一個整體,論文的前后內容要連貫且銜接,按照層次列明相應內容,刪除偏離研究課題或與研究課題無關的內容,也不要湊字數而使文章文不對題。
3 怎樣提高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
科學性是一篇醫學科技論文的靈魂。醫學科技論文都是作者對自己科研成果的總結,都要為讀者提供借鑒意義,故必須具備科學性。提高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涉及作者、編輯、審稿專家及讀者等多個方面。
編輯對文稿審讀與加工的首要任務是判定其是否有科學性。醫學編輯必須高度重視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培養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學習并鞏固醫學科學知識,熟悉醫學科研設計的規律和要求,提高對醫學科技論文的審核能力,為把好稿件的科學性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2]。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盡快提高科技期刊編輯對科技論文科學性的評判與鑒賞能力,以進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質量。
為提高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醫學科研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幾方面:對待科學要嚴肅;實驗設計要嚴謹,不要心浮氣躁,堅持自己的觀點與實驗設計,確定實驗設計后不要隨意更改或受他人影響;實驗開展應嚴密,每一項實驗或者臨床觀察均應有嚴密的計劃與步驟并遵照實施??傮w來說,要提高醫學科技論文的科學性,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撰寫的論文更嚴謹,更有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黎有文.醫學論文的創新性、科學性及實用性[J].廣西醫學,2007,29(7):1119-1120
[2]胡煒華,辜小漢,秦曉華. 試論提高科技論文的科學性——以醫學科技論文為例[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3):158-159
[3]鄭俊海. 醫學文稿科學性的審讀[J].編輯學報,2002,14(3):173-175
作者簡介
薛麗萍(1983-),女,漢族,編輯,研究方向為醫學期刊編輯及醫學期刊英文摘要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