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紹平
【摘 要】
結合近幾年泰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調查顯示,泰語專業近兩年來已由熱門專業逐步下降為難就業專業之一。泰語專業教學模式及就學大綱內容已經滿足不了社會對泰語人才的需求。泰語的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我們必須要思考的重點問題。并且需要專業教學改革和就業指導同時抓,探索可行有效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關鍵詞】
泰語 教學改革 模式 就業
由于中國與東盟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合作的加深,尤其是中泰之間的發展更加密切,泰語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多,但是,傳統單一的泰語語言學習已經適應不了市場的需求,特別是近幾年的就業形勢顯示,培養復合型的泰語專業人才已經迫在眉睫,我們應該應社會需求,積極探索出一條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新的培養方案。
一、泰語專業就業情況分析
自2007年-2013年以來,我校的泰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日趨下滑,其主要的原因是國內對泰語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趨向于飽和狀態,雖然最終就業率都達到了100%,但是從學生在國內的就業單位質量來分析,畢業后能真正用到所學專業泰語的同學不容樂觀。下面以07年以來的三屆專科泰語班就業情況來分析(如表所示):
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專科班的培養模式是2+1,國內學習兩年后到泰國學一年,而
大多數同學在國外學習一年后選擇的是繼續在泰國讀本科或研究生,要不就是在泰國就業。
從表中情況分析,泰語專科班的大多數學生選擇的是在國外繼續讀書,而且是逐年遞增。在國內就業的同學協議就業的比例也非常的少,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的靈活就業,這部分同學其實都是自主創業。可見,國內對泰語人才的需求量是不容樂觀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加快泰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刻不容緩。
二、制定出培養復合型人才新方案
把泰語作為學習目的的學生,在社會競爭中已經處于了劣勢的地位,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這種嚴峻的形式下,就要求各大高校要積極應對,加快改革步伐,結合自身地域和特點積極開創培養外語人才的新模式。
(一)培養方案制定和課程的設置
泰語專業基礎階段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綜合技能。因此,課程的設置都是圍繞著這些宗旨來開展的。但是這些課程顯得非常的單一,學生沒有自身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泰語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外語教學思維,進行大膽、有效的探索和改革,爭取培養出具有扎實的泰語專業基本功,又懂得英語和商務方面知識的高素質外語人才。
既然是外語學院,就應該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好多同學會從事涉外的工作,那么除了學好本專業以外,應該對學生進行第二專業的培養。例如:有些會到泰國從事漢語教師、翻譯、導游等工作,如果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對對外漢語、商務、導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以適應各種崗位的需求,以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及就業率。例如:泰語+英語+商務,泰語+對外漢語+商務,泰語+旅游+商務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其次,教材的選用要適合專業發展的需要,現有的很多教材除了語言基礎性教材外,很多教材已經與時代脫軌,造成學到的東西不適用,適用的東西不會用等現象。有調查顯示,泰語專業畢業的學生,泰語具體運用能力方面較薄弱,無法高質量的完成專業文獻的翻譯以及談判和會議時的口譯工作。因此,教學中我們要時常的更新課堂上的主載體“教材”。課堂上進行詞匯的擴充和和新內容的補充,來補充和豐富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二)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泰語專業教師應該幫助和提供學生多方面的實習環境。近幾年,由于我想泰語專業學生由于絕大多數都在泰國畢業實習,實習基地由泰方提供。但是仍有少部分學生選擇在國內學習,這部分學生學校就不提供單獨的實習基地,這部分學生在國內的語言提升及實際運用能力遠不如國外的學生,對就業前景很迷茫。因此,就需要對社會需求有新的認識,就必須到社會上去實踐學習,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平臺,盡量開發聯系各種實習單位,以適應社會對泰語人才的需求。
三、引導學生加強就業指導教育
(一)學前指導
近兩年,我學院開展了新生入學導學講座,讓很多剛進大學校園感到很迷茫的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深入透徹的了解,包括:四年內的課程設置情況、培養方案、及對近幾年本專業就業情況和方向等等。通過這么個講座,使學生對未來所學方向和就業前景充滿了希望,幫助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泰語的學習興趣,明確今后學習目標。
(二)就業指導
學生除了自己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就業信息外和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提供就業信息外,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還應該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定期為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各種求職技巧、面試技巧等培訓及講座,以提高學生面對人才市場時的求職能力,展現其最好的一面給用人單位,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對于泰語專業來說,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工作就業率,是值得我們每個老師思考的重點問題。應社會對人才市場的要求,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已變得刻不容緩,我們的泰語教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為目的,以促進學生就業為教學的方向,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加快教學模式改革的步伐,探索出一條適合泰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何其莘.培養21世紀的外語專業人才.外語界,2001(1)
【2】文輔相.我國大學的專業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3】洪國康.開展“五項修煉”提高高校人才競爭力【J】.寧波大學學報,2007(6)
( 曲靖師范學院精品課程——泰語閱讀系列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