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生
【摘 要】
要培養良好語文學習的習慣,養成課前自學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靈活分析問題的習慣,養成解疑問難的習慣。同時要善于總結經驗,重視積累,研究學科特點,注重拓展練習,創新思路,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
培養習慣 及時復習 獨立思考 解疑問難 拓展練習
眾所周知,學好語文不容易。一次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從課內的教學中尋找師生互動的興奮點,從眾多的語文問題中收到啟迪,開辟“語文廣角”,從課外的語文活動中尋找探究的快樂。讓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盡情的遨游,感受到語文天地的無限寬廣和語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具體說來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語文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首先,要逐步養成做好學習計劃的習慣。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要明確學習目的,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慌不忙,穩扎穩打。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要有長遠打算,又要有短期安排。既要按計劃完成學習計劃,又要不斷完善學習計劃。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而且要通過學習的過程來磨煉自己的學習意志。
其次,要養成課前自學的習慣。課前自學了解新課內容是是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第三,就是上課的時候要著重理解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不折不扣的專心聽課。要盡可能的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對不明不白的地方,要及時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要學會科學的做筆記,把該記的地方都記下來,但不是全抄全錄,要有選擇的記錄要點、關鍵點。防止復制式的做課堂筆記,造成顧此失彼。
第四,要及時復習,鞏固提高。通過反復回憶課堂教學中老師的點撥,養成善于探究,積極動腦,查閱資料驗證問題的習慣,強化對基本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第五,要養成獨立思考、靈活分析問題,獨立完成作業,善于解決問題的好習慣。通過完成作業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這一過程來不得半點虛假,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也是循序漸進提高能力的過程。
第六,要養成解疑問難的習慣。對練習和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于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二、要善于總結經驗,重視積累,通過課外拓展提高綜合能力
善于總結對知識的積累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積極思考掌握知識,自然很重要,都是對學習過程的階段小結和必要的總結對提高能力有明顯的作用。總結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回顧的過程,也是系統復習的過程,總結期間的分析、綜合、類比、概括,在總結中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通過經常性的小結,能對所學知識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能力進行課外拓展,這也是提高能力的關鍵環節。課外拓展不僅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而且使對學生文化知識的豐富、加深和鞏固,是學生的能力提高的一次飛躍。
三、要研究學科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穩扎穩打,循序漸進
語文學習不能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摸清學科特點,不斷提高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全面綜合的去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善于探索,積極思考,不僅要重視開始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習的過程。要做好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把握好語文學習中的“聽”。就是要會聽課,善于跟隨老師的講課思路,適應老師的講課模式。聽課不僅指聽老師上課,而且包括聽同學的發言。因此,要從學生的發言中聽到創新的思路、辦法,學習同學的思考角度,創新的技巧,答題的妙招。說好語文就是要圍繞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善于表達,把自己的答題方法與大家分享。做好語文學習中的“讀”,通過讀題掌握語文試題的基本要點,激發思維,從讀題中尋找答題的思路。語文中的寫,寫就是會寫,寫全,寫的有條理。特別是在議論文寫作中,推理、論證必不可少,所以,語文對寫的要求是很高的。答題過程中的每一個思路的思維過程,每一個答題技巧的答題過程,都要通過學生寫出來,老師從所寫的過程中去體會學生的語文思維過程。
四、不要怕考試,要善于尋找考試技巧
考前注意休息好,寧可復習少一點時間,也保證考試時有充沛的精力。考試時先易后難,要能夠狠心跳過難題,不要像有很多學生遇到語文試題難度過大,就被困在這,要繞開難度大的語文試題。不要因為考試的時候遇到難度大的語文試題就心慌意亂,要鎮靜,在戰術上藐視。要做好考試后的反思,反思考試中的失誤,分析失誤原因,吸取教訓。反思通過考試反應出來的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和重點復習。
五、在語文學習中尋找快樂,感受成功
一個良好的心態是做好工作的基礎,也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學習心態的好壞,與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我們要在學習過程中,重視情感投資,密切師生關系,搞好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矯正對語文難題的恐懼心理。要善于從課內的教學中尋找師生互動的興奮點,從多多的語文問題中收到啟迪,從課外的語文活動中尋找探究的快樂。要在課內外開辟“語文廣角”,積極參加語文興趣活動小組,為展示才能搭建探究的平臺,在語文的海洋中盡情的遨游,感受到語文天地的無限寬廣和語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總之,學好語文并不難,關鍵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課前自學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獨立思考、靈活分析問題的習慣,養成解疑問難的習慣。同時要善于總結經驗,重視積累,研究學科特點,注重拓展練習,創新思路,穩扎穩打,循序漸進,積累技巧,尋找快樂,感受語文學習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