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龍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知識性;趣味性;結合;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2—0071—01
初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精力旺盛的時期,大部分學生都會對體育課表現出一定的興趣。然而由于受生活條件水平的限制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多學生形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降低了對體育課學習的積極性。此外,一些學生認為文化課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從而將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語文及數學等科目的學習中,而忽視對體育的學習。在這樣的情形下,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在掌握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結合知識性和趣味性開展體育教學工作。
一、開展體育教學的意義
1.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課最根本的作用和目的。從各項活動(如大學生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等)的舉辦可以看出,人們一直都很重視體育鍛煉。身體強健是人們進行學習和工作的前提,人們只有具備健康的體魄,才能為實現自己的愿望而投入足夠的精力。作為未來國之棟梁的初中生,為能更好實現自身的價值,為建設祖國做出貢獻,就要增強體質,積極參加體育課的學習。
2. 鍛煉學生的意志。初中體育課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意志。學生在參加體育課的過程中,只有不斷堅持,不斷挑戰自己,才能完成任務。這些運動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決心和頑強的意志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在參加體育課的過程中,不但學習到了有關體育的各項知識及技能,而且對體育精神也有了系統的了解。初中體育課教學在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二、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開展體育教學
1. 加強體育教學的知識性
(1)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向學生灌輸一些基本的體育文化知識。初中生缺乏一定的體育文化素養,認為體育僅僅只是一項簡單的身體活動。為糾正學生這種錯誤的想法,體育教師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就要給學生講解基礎的體育文化,可從經濟和科技發展、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及生活質量等方面出發,讓學生充分明白體育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體育教師還應當加強對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和講解力度,讓學生充分明白體育既是專業學科,更是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邊緣學科。學生在對體育文化知識及其重要性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就會具備上好體育課的決心。
(2)有的學生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學好語文、數學等文化知識才是關鍵。體育教師可以針對這個現象向學生講解強健體質在文化學習中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明白要想學好各項文化知識,就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現在的學生功課作業日益繁重,具備健康的體質就變得更加重要。學生要想提高文化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積極參加體育課的學習。在鍛煉身體的基礎上,勞逸結合,調節身體,才能為接下來的文化知識學習投入更為充沛的精力。
2. 加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1)改變教學形式。很多學生都比較喜歡聽音樂,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將體育教學與音樂、舞蹈相融合,使每個學生都能跟著音樂進行體育練習,增強其韻律感和節奏感。這種教學方式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潛力。此外,由于體育教學中的長跑項目單調枯燥,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跑步,一邊聽《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相信》等高昂、勵志的音樂,充分激發學生的毅力和斗志。
(2)更新教學內容。學校體育課的內容過于單一也是導致學生興趣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師可以將新穎有趣的活動加入到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將多種運動形式重組為一項內容,從而形成一項新的運動形式。例如,教師在開展“花樣跳繩”之前,準備好毽子、籃球等,讓學生在具備原有的花樣跳繩的基礎上,利用毽子及籃球等進行創新。將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能讓學生對體育課充滿新鮮感,并積極加入到各項體育活動中去。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意志,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及體育教師應當重視體育課教學。體育教師應該在了解學生性格和心理的基礎上,讓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開展體育教學,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讓學生養成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