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元 孟祥震 付濱
關鍵詞:金匱腎氣丸;尿道綜合征;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56.5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5)06-0071-01
老年婦女尿道綜合癥是指老年婦女絕經期后反復出現的非尿路感染為主的一系列下尿路刺激癥狀。臨床表現為小腹脹痛、尿急、小便次數增多,尤以夜間為甚,尿常規檢查或細菌培養陰性,嚴重影響患者的體息和身心健康。從本病臨床癥狀分析,當屬中醫“淋證”范疇,其經久難愈,遇勞即發等特點更與“勞淋”“虛淋”“氣淋”相關,其病機根本在于腎氣不足,目前西醫對此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及藥物。現對孟祥震老師運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本病35例做一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采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診于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腎內科門診病人35例,均為女性,年齡最大67歲,最小55歲,平均年齡在62歲,病程最長7 a,最短1 a。臨床反復出現小腹脹痛、尿急、小便次數增多,尤以夜間為甚,舌淡胖潤,脈微遲。
2治療方法
應用金匱腎氣丸為基礎方,14 d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每療程間隔7d。若患者食少神疲,加黃芪、炒白術、黨參;若小便頻數,難以固攝,加益智仁、山藥;若疼痛難緩,舌見紫暗,是病久入絡之明證,治療于白芍緩急解拘中加入三七、桃仁等活血通絡之品等。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標準。治愈:癥狀完全消失,隨訪2年以上未復發;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偶見小便頻,無其他尿路刺激癥狀,精神狀況明顯好轉,發作次數顯著減少;有效:癥狀明顯減輕,但未能完全消失;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
3.2治療結果治愈:17例,占48.6%;顯效:10例,占28.6%;有效:6例,占17.1%;無效,2例,占5.7%。
4體會
老年女性尿道綜合征的病因不清楚,可能與尿道功能障礙、雌激素水平下降、精神因素、過敏或化學性激惹有關,癥狀反復,臨床上無感染的證據,易誤診為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當前其治療方法較多,療效不一。中醫學根據其癥狀歸為“淋證”范疇。《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云:“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漓不宣,故為之淋”。
孟老師認為年老、久病體虛,或情志、飲食、勞逸不當戕害正氣,正虛無以抗邪,正氣恢復無力,日久腎氣愈虛為本病的發病特點,針對病因病機而施治,以改善患者本虛為前提,制定綜合辨治方案。金匱腎氣丸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一篇,仲景云:“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與本病方證相對。方以六味地黃丸加桂枝、炮附子二藥組成,是臨床陰陽并補之經典處方。方中干地黃滋補腎陰;山茱萸、山藥滋補肝脾;桂枝、附子溫補腎中之陽,附子、桂枝與滋補肝腎之陰的六味地黃丸用量之比為1:12.5,附子、桂枝用量不足全方的1/8,從而體現了“少火生氣”的中醫理論,也說明本方意在徐生腎氣,而不為速壯腎陽,旨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澤瀉、茯苓利水滲濕;牡丹皮清瀉肝火,意在補中寓瀉,使補而不膩,此方屬于“陰中求陽”。《來蘇集》說:“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腎氣也。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凡因腎氣不足審無內熱之病證皆可治之。現代研究[2]表明金匱腎氣丸能促進機體體液、細胞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孟老師認為治療疾病關鍵在于機體,以人為本,機體才是抗病的最核心力量,是積極主動的,不是被動消極的,藥物只有通過機體才能發揮作用,腎氣是先天之本,通過金匱腎氣丸補益腎氣,腎氣足則可化氣利水,微飲當去;腎氣足則可溫養腎之外府,腰痛乃解;腎氣足則可蒸化水氣,小便通利;腎氣足則可蒸津化氣,尿急頻自除;腎氣足則可生陽化濕,可愈。由此可見,腎氣充足則諸病向愈。有時少數患者可伴有下焦濕熱之候,系本虛標實,對本病治療當在堅持金匱腎氣丸補腎基礎上,隨證治之。
另對本病治療當在堅持補腎化氣基礎上,還需要針對病人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疏導,并指導病人適當參加體育運動,消除病人的心理焦慮狀態,對疾病的康復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ZY/T001.1~001.0-94.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
[2]孫曉波,徐惠波.現代方劑藥理與臨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5:360—557.
(收稿日期: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