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蘇
包頭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內蒙古包頭 014030
電視攝像中的技巧運用剖析
溫都蘇
包頭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內蒙古包頭 014030
現代電視廣播節目的前期工作主要就是電視攝像,因此電視攝像技術以及工作人員的創作意識直接決定了電視廣播節目的質量。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對于電視攝像技術的關注程度變得越來越高。巧用攝像技巧不僅能夠提高電視廣播攝像的質量,更能夠發揮制作人員自身在廣播節目制作過程中的創作意識,并且總結出更多的電視攝像的技巧。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電視攝像中的基本技術以及電視攝像中一些技巧的運用。
電視攝像;技巧運用;剖析
現代技術的發展使得電視攝像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電視攝像機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作為一名電視攝像工作人員必須不斷了解新的技術,并且從新的技術中不斷總結經驗,不能滿足于現有的技術和技巧。由于電視節目將畫面與聲音融為一體,能夠滿足觀眾對于畫面與聲音的雙重需要,因此在各類媒體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而電視畫面作為電視節目最為基本而又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電視廣播節目的質量。由于電視畫面主要依靠了電視攝像人員的拍攝技術,因此一名優秀的電視拍攝人員必須擁有極為出眾的拍攝技術以及拍攝技巧。
電視廣播節目主要通過圖像以及圖像連續銜接表達內容,因此就需要電視攝像人員及時捕捉被拍攝者最為細微的動作以及最具有本質特點的情節。作為一名優秀的拍攝人員應該懂得如何運用各種形式條件和元素為電視節目創造足夠的后期制作空間。但在技巧的運用之前還要注意電視拍攝最為基礎的幾個要素的處理。
1.1電視攝像要素之一:穩
電視攝像要素“穩”主要指的是在電視的拍攝過程中攝像機必須保持穩定,拍攝的畫面除了一些特殊的需要外攝像機攝取的畫面不允許出現任何的抖動或者晃動。由于在電視的拍攝過程中一旦出現晃動和抖動就會影響到電視畫面的內容,同時也會影響電視觀眾的觀看感受,因此在電視節目的拍攝過程中就需要使用三腳架固定鏡頭。如果在一定情況下沒有三腳架對鏡頭進行固定也需要使用廣角鏡頭,減少輕微晃動對于鏡頭和畫面的影響。
1.2電視攝像要素之二:清
電視攝像要素中的“清”主要是指畫面的聚焦,要求畫面在拍攝過程中必須保證良好的聚焦,確保畫面清晰可見。當攝像機的鏡頭處于最長焦距時圖像的畫面最大,在這種情況下較為容易確定圖像的平面,調準畫面的清晰度,因此一般攝像機在進行調焦時都是先將鏡頭推進至最長焦距處,之后再拉開進行構圖。但是當攝像機在對運動物體進行拍攝時就要注意不斷對攝像機進行聚焦環的調整,保證畫面清晰。此外,在拍攝過程中除了要注意焦距的調整,還要注意使用鏡頭的干凈程度,確保鏡頭上不能有任何臟污。
1.3電視攝像要素之三:準
電視攝像幾大要素中的“準”主要指的是通過攝像人員的拍攝要使觀眾能夠準確理解拍攝的畫面的內容。在進行拍攝時要注意拍攝畫面的清晰性和準確性,盡量減少后期的修改,使觀眾能夠準確理解整個拍攝畫面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
1.4電視攝像要素之四:勻
這個拍攝要素主要針對的是運動的畫面的拍攝。在拍攝運動的畫面時,攝像機的拍攝鏡頭要保證勻速的運動,使拍攝鏡頭保持連續性,讓觀眾看見的畫面保持均勻協調,鏡頭運動的速度不能過快或者過慢,也不能忽快忽慢,影響拍攝畫面質量。在拍攝之前最好先經過演練,確定好拍攝時的速度與拍攝的最佳時機,在經過訓練之后再開始進行電視廣播攝像節目的拍攝。
1.5電視攝像要素之五:平
電視攝像要素中的“平”指的就是拍攝畫面的水平性,要求拍攝到的畫面必須橫平豎直,有明顯的垂直。禁止拍攝畫面出現傾斜,影響觀眾的視覺效果和觀看感受。
在電視廣播節目的拍攝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攝像技術的使用,更多的是攝像人員對于攝像技巧的使用和把控。優秀的攝像人員在拍攝畫面時巧妙地使用拍攝技巧不僅能夠使拍攝畫面的質量更上一層樓,同時也能夠使相同的畫面包含更多的訊息,為后期剪輯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激發制作人員的創作意識和創作欲望。
2.1 拍攝高度
拍攝高度就是指攝像人員在進行拍攝時將攝像機擺放在不同的高度拍攝畫面。不同的拍攝高度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畫面中地平線位置的高低,使景物在拍攝中呈現出分明的層次感。在這一拍攝技巧上,水平方向上條件不變,僅僅拍攝高度變化上,拍攝高度衍生出四種不同的拍攝角度:仰角度、平角度、俯角度以及垂直角度。其中,由于平角度拍攝更符合人們正常的視覺習慣,能夠讓人感受到親切,因此在拍攝表現人物的情感交流與內心活動的畫面時使用較多。在使用這一拍攝技巧時要注意方向上簡化背景,以免拍攝的主體與背景重疊在一起,影響畫面質量。
2.2 拍攝距離
拍攝距離就是攝像機的機位至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在垂直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拍攝的距離會影響拍攝畫面的景別、景深以及透視。拍攝的距離越遠,畫面的景別就會越大,此時定焦距鏡頭拍攝的畫面景深范圍變大。而拍攝距離越近,畫面的景別就變得越小,而定焦距鏡頭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景深范圍則會變小。由于拍攝畫面中的景物總是具有一定的長縱,因此在拍攝過程中,景物的各個部分與攝像機之間的拍攝距離也就不同。在定焦距的情況下,拍攝距離越近,畫面的透視收縮也就越明顯,而拍攝物體的空間感也就會更加突出。因此,攝像鏡頭中拍攝景物至攝像機最近距離與最遠距離之比就構成了畫面中景物的透視效果。除了影響畫面的景別、景深以及透視之外。拍攝距離還影響了畫面中物體的立體形狀。與透視結構相似,空間中的每一個立體的被攝對象都會有一定的長寬高,因此它們的每個部分與攝像機之間的距離也就不同。拍攝距離的改變造成了立體物體在畫面中立體形態的改變。
2.3 攝像色彩以及光線的選擇
在不同的拍攝要求下,攝像色彩以及光線的選擇都是不同的。在電視廣播節目的拍攝中,攝像色彩以及光線的選擇能夠透露許多信息。很多時候,電視節目的立意和基調都能夠通過攝像色彩和光線的選擇透露出來。例如在拍攝歷史節目時,攝像的色彩主要就依靠陽光照射,以保持畫面的古樸性,賦予強烈的時代性。因此在進行電視廣播節目的拍攝時,創作人員要根據節目確定拍攝時應該使用的色彩,使色彩與節目相互融合,相互襯托。
電視攝像作為一門極富技術性和技巧性的工作,需要攝像人員不斷學習新技術,總結電視攝像中的技巧,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電視攝像的質量,為電視廣播攝像節目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以滿足廣大電視觀眾對于電視畫面質量和電視可看性的需要。
[1]張靜.關于對電視攝像技巧的研究與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23).
[2]張玉彬.電視攝像中的技巧運用剖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4(14).
G2
A
1674-6708(2015)137-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