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大同廣播電視臺,山西大同 037000
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王 霞
大同廣播電視臺,山西大同 037000
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和挑戰,電視編輯在新世紀中面臨著傳播環境、對象變化、制作技術等各方面的挑戰,因此需要電視編輯以受眾為中心,強化與受眾互動的意識,從而提升自我應對媒介環境和駕馭傳播工具的能力,有效加強藝術鑒賞、清晰識別視聽素材及表述信息的創造能力。本文針對電視編輯面臨的挑戰而提出若干策略,以期能給電視編輯工作者有所幫助。
電視編輯;挑戰;應對策略
電視編輯工作已發展很長時間,是一種將電視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儲存及輸出的高級意識活動,使之在觀眾眼前清晰呈現[1]。而電視信息的組織與呈現需要制作技術和操作手段的有力支撐,同時也需要打破思想觀念。現如今,提升電視編輯的工作能力和突破思想觀念,是對當今和未來電視編輯的理想要求。多種媒介資源逐漸發展,導致電視編輯思維工作面臨較大挑戰,如何應對工作能力方面和轉變思想觀念的改變,這需要引起編輯工作者深刻思考和探究。對于電視編輯工作面臨的挑戰以下做出幾個建議,以供參考。
1.1 信息時代的變化延伸出眾多的電視傳播載體
隨著媒介傳播途徑的不斷創新,網絡和新媒體的發展讓電視遭遇巨大的挑戰。電視不再以傳統為主,而是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演變成以“視頻”形態呈現的新電視。比如,個人手機電視、IP電視、優酷、愛奇藝等分享性視頻、公共交通工具移動電視以及豐富的網絡視頻鏈接等。這些形態打破了電視傳統格局,均給予了電視新的傳播路徑。
1.2 電視收視環境的多樣性
隨著信息載體的變化,電視的收視環境也跟著發生變化。以往固定的節目收看模式逐漸被手機、網絡慢慢取代。任何一個手機上網的地點、網絡傳播的節點、移動傳媒經過的終點,都將成為收看電視的移動場所。其所提供的節目內容具有公共性、流動性、共享性等收看特征,可以收看最新資訊,了解最近新聞等。
1.3 豐富的數字技術支撐下電視編輯手段日益更新
信息時代發展不斷將數字技術支撐下電視編輯技術變的更加新穎,其數碼特技、影視合成等技術為電視制作作品提供了豐富的風格手段和創意形式,不斷融入影視制作全過程。另外,數字技術不僅靈活了后期制作,使其更高效、更明晰,也更好地拓展了電視創作的藝術空間,激發了電視編輯的想象力和創作靈感。可見,日益更新的數字技術對傳統電視意識活動和信息的加工有著一定的影響和改變,極大的彌補了傳統電視傳播的不足,在電視制作的空間、時間都有較好補充。
1.4 電視受眾在信息多元背景下更加趨向主動選擇
社會的不斷發展,在電視信息需求和接受方式中受眾的選擇也發生了改變,被動、單一、消極的信息局面已逐漸被主動、多元、積極的信息接受而替代。在這個方面,電視傳播的命運與受眾的需求是捆在一起的,而信息傳播方向、組織傳播形式、結構傳播內容的重要法則也由受眾的需求去制定,其可以進一步對電視信息的強化建立[2]。前蘇聯電影導演理論家普多夫金有一句名言說道:“剪輯是觀眾的心靈導師”,這強調的是一個好的影片剪輯對觀眾心理產生較大影響,具有激發、引導觀眾的作用,也說明了影片創作的重要性來源于觀眾心理。同理,電視編輯也應這樣。在宏觀市場背景下,電視編輯要做的不僅是將作品做好,還需要了解觀眾內心“想什么”“怎么想”。因此,以受眾為主導的電視傳播模式是當今電視媒介發展的必然選擇。
2.1 結合當今信息技術轉變電視編輯思想觀念
電視編輯面對的挑戰需要運用新思想觀念來調整工作,指導實踐,創造最佳效果。因此需要電視編輯轉變思想觀念,優化傳播策略,整合邏輯、形象思維的資源。如:1)培養多角度思考的統籌觀念。由于網絡信息時代和新媒體的開放性與電視媒體產生激烈的競爭,所以電視工作者則需要建立全新的理念和工作模式來迎接挑戰,有效的運用多維、立體的觀念解決各節目中復雜問題成為客觀需要[3]。在電視編輯里的地面、鏡頭、節奏和段落在電視節目中應注重把握具體內容,加強設計結構意義,對各種視聽符號也應按照結構語法和邏輯規律進行多維立體的表達,并在此指導下進行有效組合,形成感知力的信息系統,獲得更好的節目效果。2)全面掌握編輯內容,使之宏觀具體化。電視節目與社會緊密相連,是電視傳播這一宏觀系統中的子系統,且依賴受制于宏觀系統。首先,電視編輯先要確認一種正確觀念就是將電視傳播置于宏觀系統中進行考察。實際操作過程中,電視編輯往往會因為一些局部內容而導致編輯思維受限,以至于不能全面性、開放性的處理系統內部的各種要素。因此,這需要電視編輯在制作過程中對傳播對象、制作過程、制作對象等來進行系統整體的控制,從而在涉及的眾多關聯、因素中確定傳播方式和內容。這樣才能實現和深刻地反應社會現象,逐漸滿足受眾的需求。
2.2 重視以受眾為中心,提高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意識
電視的傳播和創作與受眾的理解、歡迎、接受緊密相連,則在這一過程中電視編輯需要重視以受眾為中心,增強互動意識。如:1)迎合受眾需求,延伸受眾注意力。由于電視編輯在傳播者和受傳者間的互動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這便要求電視編輯在制作節目過程中需仔細考慮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還要在題材選擇、節目的形式與節奏等方面中考慮特定受眾的不同特征。如此有效利用受眾的心理機制,對節目做出調整和編排,使之更加符合受眾的心理需求。2)加強電視節目外在表現形式。如何有效解決信息可視化和可聽化的問題,在于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契合其審美標準。受眾通過節目的外在表現形式進行體驗而最終到達審美享受。現如今,電視編輯需要通過了解現代受眾的審美趨向等來確定節目內容和組織傳播電視信息,這樣才能給受眾有一個心靈沖擊,給予受眾豐富的想象力,進而體驗電視的魅力。
2.3 強化電視編輯工作能力
編輯的工作能力程度直接影響傳播畫面的質量,加強工作能力有利于提升效益。如:1)提升應對媒介環境的能力。媒介環境競爭市場逐漸擴大,電視編輯需正視面臨的挑戰,深入了解其他媒介的優勢,進而汲取優點,補己之短。同時,還要強化電視視聽的感染力和造型形象能力,充分發掘和利用聲形兼備的潛力,保留受眾;善于利用優勢來彌補傳統電視傳播性方式的不足,積極借鑒網絡媒介的優點,提升自我編輯技術,拓展傳統播道,從而提升人們對電視的選擇[4]。2)加強組織視聽素材識別能力和信息表達能力。視聽素材組織加工需要編輯具有獨到的認知力,這樣才能符合編導要求,滿足受眾需求。具體而言,善于將最具特征意義的、最有表現張力的東西表現出來,把聲音或者畫面背后的本質、特點表露出來,根據節目的傳播目的,進而發掘、發揮、發展、整合的一個過程。經過整合,電視編輯既能對畫面、內容整體掌控,又能做到吸引觀眾,保留觀眾,使節目富于感染力。另外,還要加強編輯信息表達能力,使其做到與眾不同。這便需要電視編輯利用已有經驗充分發揮想象力,嘗試用新的形式去表述內容,用新的材料去闡述事物。并對事物進行多角度的分析,靈活處理視頻素材,善于利用立體思維,從整體上理解電視作品內容,從而給受眾感知全新審美的視覺效果。
電視編輯面臨的各方面挑戰,為電視編輯工作帶來了整體性的改變,積極迎合挑戰,作出應對策略,有利于提升編輯的工作能力,轉變思想觀念,能夠在未來媒介環境中更好的發展。
[1]王迪.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幾點認識[J].戲劇之家,2013(7):349.
[2]張連香.現代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職業素養[J].記者搖籃,2014(4):24-25.
[3]李左軍.淺析如何提高廣播電視編輯綜合素質[J].科學中國人,2014(20):136.
[4]張曉麗.電視節目制作后期編輯技術的幾點思考[J].電子制作,2013(14):107.
G2
A
1674-6708(2015)137-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