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處長韓晉萍在接受采訪時披露,從十八大到今年6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已經收繳了201億元的違紀所得,上繳國庫,有效挽回直接經濟損失達387億元。
據韓晉萍介紹,官員違法違紀所得分為兩種,一種是涉嫌犯罪的數額,即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以后,經過法院判決認定是犯罪所得的部分;另一種則是紀檢監察機關認定其僅僅違反黨紀政紀,即違紀所得。對于違紀所得,紀檢監察機關主要依據相關規定來處理。處理分為三種方式,包括沒收、追繳和責令退賠。
沒收針對的是違反規定收受的禮金、回扣、酬金等;追繳的對象包括違反規定占有的公共財產,或者是應當交公而沒有交公的禮品等;責令退賠則主要針對違反規定揮霍浪費國有資產,例如違反“八項規定”公款吃喝、旅游,還有違反規定亂罰款、亂收費獲得的財物等等。對于應當上繳國庫的財物,若是錢款,就由紀檢監察機關直接上繳,物品則要由相關部門通過拍賣等方式,變現以后把變價款上繳國庫。
另外,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辦案件中,如果發現官員在收受錢款的同時給國家造成了經濟損失,就會責成相關部門或者地區挽回該損失。如違規獲得土地,紀檢監察機關會要求把違規獲得的土地再重新收歸國有。如果有低價處置國有資產的情況,那么這部分差價就要由相關人員或者相關企業退回。如果經過權錢交易違規給企業減免了相關稅費,這些錢款也是要由相關企業或者是人員來補繳。
(《北京青年報》201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