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三公支出(合計)統計表顯示,2010年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三公支出是94.7億元,到現在是58.8億元,在短短的5年內,中央三公經費就削減了35.9億元。
不得不說此次公開的數據表明,這是黨的十八大的召開、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取得的一個巨大的成就,更體現出廉政文化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公開三公經費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符合廣大群眾的心聲,更是廉政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公開三公經費首先是可以讓民眾清楚看到政府的明確支出,民眾心里都有本明細賬。沒有公開就沒有監督,公開了三公經費,民眾可以時時刻刻監督政府的資金流向,從而遏制權力的膨脹。其次是增加了民眾與政府之間的互動。公開三公經費,民眾可以隨時查閱政府工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處理。再者,中央各部門的公開三公經費可以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從中央帶動地方,層層公開。
三公經費的公開與否最初也存在著巨大的爭議。有一部分人認為,三公經費涉及政府機密工作,不宜公開。
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官員打著機密工作的幌子,實則中飽私囊,滿足自己的享樂。如今,三公經費的公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政府的每一項工作都經得起檢驗,就不要怕來自四面八方的“眼睛”。
(荊楚網2015.7.29 于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