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汪東興的評價是眾說紛紜,有褒有貶。有觀點指出,但是從歷史的進程來看,無論他是出于什么目的,也無論他之后如何頑固地堅持兩個凡是的政策,如果當時沒有汪東興的協助與出力,中國的命運將是另一番模式。
曾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的汪東興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5年8月21日5時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新華網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
汪東興當年是備受爭議離開領導崗位的,但他離開這個世界時,身后幾乎不再有什么爭議。他的一生獻給了中共領導的事業,在1976年10月的危急關頭為中國走向正確選擇做出了貢獻。回過頭看,他所犯錯誤的影響局限在了特定的時代里,那些錯誤導致人們對他當時的評價隨著時間流逝被沖淡了。
毛澤東的有些工作安排,甚至連江青也不清楚,但一般汪東興是知道的
汪東興1916年生于江西,1932年入黨,隨后參加了紅軍,歷經長征與抗日戰爭。1947年初,汪東興被調到毛澤東身邊擔任警衛工作,時值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大舉進攻延安。3月18日,時任中央直屬隊司令部副參謀長的汪東興接到命令執行保衛毛澤東等領導和中央直屬機關撤離延安的任務。
此時國民黨軍前鋒距離中央所在地王家坪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路程,毛澤東卻對周恩來等人說“不要急,不要慌。我要看到敵人才走。”周恩來為了打破僵局,就建議派一個人替毛澤東看敵人。毛隨即回頭:“汪東興,你敢不敢留下來等敵人?”
汪東興馬上表示“怎么不敢?只要主席下命令,我就留下等敵人”。隨后他帶著一個排圓滿完成了毛澤東“替我看到敵人才能走,還要打他們一下”的命令,因而深受毛的信任。此后,他隨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轉戰陜北,負責警衛工作,并長期掌管負責中共高層警衛的8341部隊。
建國后,汪東興擔任了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處副處長兼警衛處處長,此后還兼任政務院秘書廳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長、總參警衛局局長等職。1955年,汪東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而此前他既沒有顯赫軍功,也沒有出奇戰績,有的只是在公安、警保戰線上小心翼翼的努力。他作為羅瑞卿副手,直接掌管中南海內部的警衛,對毛澤東的起居、出行負有絕大責任。他除了在1958年一度被下放江西擔任主管內務的副省長外,再也沒有離開過中央警衛崗位。
毛澤東出訪蘇聯,汪東興被任命全權負責毛澤東此行的保衛工作。汪東興在毛澤東專列途徑沿線的每一個橋梁、涵洞、制高點都安排了足夠的兵力負責警衛工作,而汪本人則負責毛澤東的貼身警衛工作。只有汪東興和警衛人員與毛澤東在專列上共用一個車廂。
毛澤東外出視察,大都是由汪東興負責警衛工作。毛1963年考察黃河,1965年重上井岡山,1966年在武漢游長江,警衛工作都由汪東興負責。
毛澤東對汪東興的評價是: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別人我用起來不放心,東興在我的身邊,我習慣了。人還是舊的好一點,他的長處是心細,缺點是理論水平差、不喜歡動腦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漢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而葉群幾次拉攏汪東興、江青幾次打擊汪東興最后都沒有得逞,毛澤東的話是很說明了一些他和汪東興的關系的。
毛澤東對汪東興的信任還體現在自身的工作安排上。毛澤東的有些工作安排,別人也許不知道,甚至連江青也不清楚,但一般汪東興是知道的。1970年廬山會議期間,江青要想知道毛澤東的行蹤,需要向汪東興打聽。因為汪東興直接負責毛澤東的安全警衛工作,一般沒有交代,別人都不會過問。
汪東興眼中只有毛澤東一人而已
1970在廬山舉行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上發生了激烈的政治斗爭,毛澤東曾說有人“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汪東興在廬山妄言設立國家主席,除了感于林彪對自己的不吝提拔和許諾外,還有就是出于一個警衛人員的護主心態,而后者似乎更加純粹一些。所以,毛澤東對汪東興在九屆二中全會上的表現是一批二保,目的主要是保,汪東興的錯誤除了周恩來、康生、江青、張春橋、姚文元、許世友等少數人知道外,其他的都很泛泛。
重大事件前,汪東興總是毫不遲疑地站在毛澤東一邊。在他眼里,只有毛澤東一人而已,為了迅速解決林彪集團,汪東興甚至建議毛澤東清洗溫玉成,而此前溫玉成是林彪、康生一直看好的軍事將領。汪東興盡管對在九大預備會議上破天荒地給一個少將評功擺好的林彪感恩戴德,但是,當他得知毛澤東準備對林彪采取不同尋常的舉動之后,汪東興甚至愿意擔當游泳池派往毛家灣的臥底。
長沙告狀之后,汪東興發現毛澤東一度對“四人幫”開始反感,他立刻布置中辦的人學習毛澤東批判“四人幫”的所謂講話,就此開罪江青諸人,毛澤東說他不動腦子可能也就在于此。
汪東興因為長年擔任專案組負責人,中央一專、二專的檔案都交由他來管理,所以,他經常代表毛澤東“看望”、“關照”被整的老干部、老軍人,而無一例外的是被看望、被關照者對他都缺乏良好的印象。
譚震林后來在“真理大討論”的時候說起一段往事,他說:“主席已經決定解放我了,汪東興還是那樣頤指氣使地對待我,教訓我要重新做人,我都七十歲的人,怎么叫重新做人?不是擺老資格,就是這樣的語氣實在令人難受。”
而曾志在回憶陶鑄最后的歲月之時,也決不客氣地指責汪東興:“哪里還有一個共產黨員的味道,他多次催促陶鑄快走,我說陶鑄身體不行了,能不能留在北京治療,汪東興虎著臉講,保皇派嘛,要接受革命的斗爭呢。他拒絕為我們向主席傳達真實的情況。”
葉劍英被疏散到湖南時,汪東興一個電話趕跑了葉劍英,葉劍英老淚縱橫。然而,為了擒獲“四人幫”,葉劍英主動聯合汪東興,并且在后來擴大了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給汪東興說話,但是,汪東興自恃有華國鋒撐腰,最后終于自己吞下了苦果。
1979年中央政治局召開幫助汪東興等同志的組織生活會上,眾位領導可謂是萬炮齊轟汪東興,陳云撇開緘默多年的習慣,第一個為汪東興定了調子:“東興同志已經是走在了革命的后面,他不但不能為繼續改造我們的黨、發展我們的國家、修正以往錯誤的政策提供好的建議,反而一再干擾中央的決斷,這樣的同志繼續在黨中央的領導崗位上,顯然是不合適的,全黨同志也是不會答應的。”會后形成的決議稱:“汪東興等同志已經在新的歷史時期犯有重要的錯誤,他們繼續擔任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顯然是不適合的,也是不允許的,鑒于他們以往曾經做過一些對黨和人民有益的事情,中央決定對他們的問題處理不擴大化。”
1976年的懷仁堂事變如果沒有汪東興的全力配合,華國鋒、葉劍英是無法解決“四人幫”的,葉劍英此前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對警衛人員做了專門的交代,甚至做好了再次被打倒的準備。可以說,汪東興在關鍵時刻,不論是出自公心也好,私心也罷,客觀上為鏟除“四人幫”、開創中國新局面做了一定的貢獻,這是歷史事實,也是不容抹殺的,汪東興繼續保留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和兩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的公開職務,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待遇離休,也算是對他的功勞的基本肯定。
退休后仍對社會風氣不滿
退休后,汪東興一直沒變的,是對后毛澤東時代中國社會的態度。
年邁的他仍然對社會風氣不滿,他覺得“時代是退步了”,人都“鉆錢眼里了”。
面對困惑與問題,汪東興會從毛選中找答案。厚厚的毛選,汪東興讀過多遍。汪東興每年必定外出參加的活動,是在毛澤東誕辰日和忌辰日。他會去毛主席紀念堂寄托哀思。每逢五周年、十周年紀念時,他往往會發表一些紀念文章表達懷念之情。其《汪東興日記》就是為紀念毛澤東100周年誕辰而出版的。不過,喜歡去地方上“考察”的汪東興,得知地方花了多少招待費后,便再也不去了。
汪東興看不慣的還有很多,后來他也不去公園散步,因為他的警衛需要買票進入,汪東興覺得,“公園是國家的,人人都應該平等。”這來自汪東興女兒對媒體的轉述。
對于汪東興的評價是眾說紛紜,有褒有貶。有觀點指出,但是從歷史的進程來看,無論他是出于什么目的,也無論他之后如何頑固地堅持兩個凡是的政策,如果當時沒有汪東興的協助與出力,中國的命運將是另一番模式。因此,我們要在中國現代史上為汪東興記上一筆,我們不能因汪的政治立場而忽略他在歷史進程中的特殊貢獻。
(《生活文摘報》2007.4.24、鳳凰網201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