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
這次我們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第一組到無錫市調研素質教育和校園足球開展的情況,又到了家鄉江陰,使我想起學生時代在南菁中學踢足球的事。我們初中入學時(1942年)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當時學校已被日軍炸成斷垣殘壁,只剩下幾間平房,而平房的北面沿河,是一片荒蕪的操場。我們班的同學都喜歡踢小足球,就在這荒蕪的操場上踢起來。初中二年級時,尹俊華同學從上?;氐郊亦l上學,他也是個足球迷,而且在上海練得腳上的好功夫。于是,我們就組建了一支小足球隊,起名叫“菁華足球隊”,由我任領隊,尹俊華任隊長。夏鶴齡還設計了球衣和號碼,后來又制作了一個隊徽。我們這支球隊在江陰還小有名氣,有一次無錫的足球隊還到江陰來與我們比賽。
我們當時踢的是小足球,球比普通的足球要小,比賽時每隊7名球員上場,而不是11人。記得我們菁華小足球隊的前鋒有薛鈞陶、黃才卿,中鋒是隊長尹俊華,后衛是夏企曾、俞啟榮,我們稱他們為“哼哈二將”。這是因為夏企曾的鼻孔稍大,俞啟榮的嘴巴很大,在隊里起了很大的后衛作用,所以我們給他們起了這樣的綽號。隊員中還有祝定興,他的左腳有殘疾,但卻是球場上的健將,其他的還有耿瑞倫、薄澣培等。我因為個子小,身體弱,雖然喜歡踢球,但比賽時他們都不讓我上場,為了安慰我,選我當他們的領隊,做一些組織工作。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我們也進入高中階段,足球隊又添了新隊員??箲饎倮?,國民黨辦起一份《正氣日報》,江陰縣政府辦了一份《江聲日報》。一次,我們球隊與《正氣日報》球隊比賽,他們輸了球,不服氣,竟然把在球場旁邊看球的薄澣培同學胸前的南菁中學?;站玖讼聛?。這一下子激怒了南菁中學的同學,大家本來就有些不滿,于是把怒火燒到《正氣日報》上。我們在薛鈞陶、尹俊華幾個人的帶領下圍攻了《正氣日報》,俞啟榮把他們的電話線剪斷了,要求《正氣日報》的領導出來賠禮道歉。結果,江陰縣國民黨竟要調動江陰要塞司令部的官兵。我一看不對,要求大家趕快撤退,尹俊華被學校訓育處叫去詢問。當天我沒敢回家,就在學生宿舍里住了一夜。后來他們沒有查出我們有什么政治背景,也就不了了之了。
踢足球,既可鍛煉身體,又可鍛煉意志。我小時候身體虛弱,經常生病,體育成績并不佳,如籃球投籃、單雙杠勉強及格,但因為喜歡踢足球,右腳崴了,還用左腳踢,所以身體比較靈活,能走路。我今年86歲,走十幾里路沒有問題,走路也快,很多人都問我為什么行動還這么敏捷?我說這是小時候踢足球練出來的。踢足球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鍛煉了組織能力、合作精神,也增強了同學友誼。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隊員大多到北京工作,過去每年都要聚會的?;貞浨嗌倌陼r代在南菁中學的學習與生活,我深深地感到死讀書是沒有用的,當年的活動才鍛煉了我們。當然,不只是踢足球,還有其他的社團活動,只有在活動中才能成長,在活動中才能鍛煉能力,體悟人生。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