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軍輝
摘 要:羽毛球是一種比較常規的運動項目,隨著近幾年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加深,國家羽毛球隊屢創佳績促使國人越發的喜愛羽毛球運動。在高效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羽毛球儼然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隨著高效在體育運動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人們開始將羽毛球的教學模式演化成俱樂部的教學模式并且效果顯著。通過俱樂部的教學模式可能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接受高效的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為國家的體育事業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
關鍵詞:高校 羽毛球俱樂部 教學模式 羽毛球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165-02
羽毛球運動的優點是不需要占用較大的訓練場地,適合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進行健身運動,因此在國家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羽毛球已經成為全民健身的最佳運動項目之一。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羽毛球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選修課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教育部對于高校學生的學習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早已遭到擯棄,針對很多體育項目均采用了俱樂部的教學模式,羽毛球的教學同樣也不例外,該文就對該校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采用俱樂部式教學進行簡單的討論。
1 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概述
1.1 指導思想
俱樂部的教學模式注重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體育老師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引導和指導來學生進行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生理鍛煉和發展的過程中心理也逐漸得到成長。在高校的羽毛球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加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真正對羽毛球運動項目從心底產生興趣,那么在訓練的過程中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不斷增強,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羽毛球的教學活動也更加的順利。有了學習的興趣再由老師爭取的引導和指導,學生便能夠在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學生會在訓練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特點來培養出屬于自身的有關于鍛煉方面的科學理念,這樣可以受益終身。
1.2 教學特點
在高校進行羽毛球教學活動中開展俱樂部模式首先要遵循自愿性原則,所有的選修這門課的學生必須是羽毛球的愛好者。由于不同的學生其羽毛球水平的高低參差不齊,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分組或者分級的方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區分,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性也更強,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這樣可以保證所有的學生均能得到水平的提升,由此來看俱樂部模式的羽毛球教學更加注重差異性教學,將因材施教的教學措施完美的呈現出來,讓學生對于羽毛球運動有了一層更加深入的認識,增添了學生們對于羽毛球教學的理性認知。
1.3 考核特點
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結果的考評主要以平時的訓練的成績和技術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更加全面的將學生的真實成績展示出來;同時在進行訓練的同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區別對待,制定難度不同的考試內容和評價標準,一般的對于技術考試的結果占總分的60%左右,而平時的成績作為總成績的40%,其中平時的成績主要依據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等方面進行打分,這樣的考核制度更加的公平,考評的范圍更加的廣泛,考評的結果能夠完整的體現學生的整體素質。
2 目前我國高校羽毛球俱樂部模式教學的實施情況
傳統的高效體育項目的教學活動主要的以教材、教師作為教學的重點和中心,過于死板的教學無法使學生激發出較強的學習興趣,因此高校的體育項目的教學呈現出一幅衰敗的跡象(體育高校除外),但是隨著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運用,教學活動的主體轉變為學生,而老師在作用是進行引導和指導,通過有效的指導能夠使學生逐漸培養出自主鍛煉的運動習慣,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和心理的改變將收益無窮。從目前的局面來看高校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方式成績斐然,高校學生的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好的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也得到充分的體現,讓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感受到鍛煉的益處,從羽毛球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鍛煉的樂趣。
3 俱樂部模式的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因材施教目前還在試行階段
雖然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方式使得高校的羽毛球等體育項目教學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分層次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完全實施。首先學生對于羽毛球運動沒有一個科學系統的認識,這使得他們對于分層次教學產生疑惑,而老師的授課的過程中卻很容易忽略這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對于體育老師而言沒有真正的根據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那么在教學的內容里沒有真正的體現針對性,學生的認識偏差和教學方法的缺失導致教學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作為俱樂部教學方式中基本上忽略了學生的興趣的培養,雖然選修羽毛球的學生或多或少對羽毛球運動有著一定的興趣,但是正是因為理解的偏差導致學生逐漸喪失興趣的大有人在,如果忽略了興趣的培養,那么教學的效果將不能有效的提升。
3.2 高效羽毛球訓練硬件設施缺乏
教學活動最基礎的設施就是教學場地,但是大多數的高校其建校時間均比較久遠,因此在之前的規劃中沒有為羽毛球的訓練留足夠的場地,這樣在以后的改造過程中羽毛球場地的設施將會非常貧乏,由此直接影響課程進度和訓練的進度等,嚴重制約著羽毛球體育訓練的發展。
4 改進措施
4.1 認真實行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
在羽毛球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選修的課程,保證所有的羽毛球的訓練學生均是對該項運動充滿熱情的,完成之后首先由體育老師對這些學生的技術、體能、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老師依據評價的結果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然后在根據不同的層次將其進行分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老師指定針對性的訓練課程和考核標準,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和訓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高級水平的學生必須進行高要求,比如一些難度較大的技巧;中級水平的學生則應該要求需要掌握簡單的操作規范;初級的學生則要求其重復的進行最基礎的訓練。
4.2 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基礎設施
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方法本就是一種改進和創新,但是不同老師對于體育教學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見解,因此體育老師需要將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分層教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將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快速的融入俱樂部教學模式中,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高校應該在重視體育教學的同時大力改進目前的體育教學基礎設施,盡量將學校的教學設施進行革新,采用全新的運動器材和場地,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的所有需求面,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會更加多樣化,
4.3 創新學習內容,提升教師的素質
在教學模式發生改變之后,教學的內容應該要和教學模式保持一致,進行優化和創新,比如在教學內容可以緊貼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在羽毛球的教學過程中,除過最基本的技巧之外就是需要不斷的加強實戰練習,因此可以時常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出“爭強好勝”的心理活動,訓練時也會更加認真,通過增設比賽的教學內容能夠真正讓學生感受到鍛煉的樂趣。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時下最受歡迎的羽毛球體育名將的特點向學生進行講述,并且通過指導讓學生了解冠軍們是如何在比賽場地上扣殺對手的,是他們在模仿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羽毛球教學活動中老師的自身素質對于教學質量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作為高校的領導層應該將培養優質的體育老師作為重視體育建設的重要內容,盡量聘請專業的體育老師,杜絕聘用兼職,或者由體育愛好者代課教授羽毛球等運動項目的情況。
5 結語
作為高校體育選修課中非常受歡迎的項目羽毛球,現在儼然成為了全民健身最熱愛的體育項目之一,隨著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羽毛球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以老師為課堂的主體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這樣無疑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希望在俱樂部模式的教學方式下,使得全國高校的學生體育素質均得到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夏萍.新時期高校羽毛球俱樂部教學模式解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2] 劉鎏.高校羽毛球俱樂部教學模式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5).
[3] 蔣善華.淺談高校羽毛球俱樂部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