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石
摘 要:“自媒體”的核心是公眾對信息的自主提供和分享,它是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新的信息傳播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在“自媒體”的平臺上,信息傳播的的方式、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打破了傳統媒體構建的信息傳播方式,逐漸由傳播向互博轉變。因此,要重新思考和分析信息傳播的發展趨勢,使之更加適應這個全新的傳媒時代。
關鍵詞:自媒體;信息傳播方式;傳統媒體;互聯網時代
中圖分類號:G206;F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3.021
信息的傳播方式從口口相傳、布告公告發展到了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進而發展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秒傳”。“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構建的信息傳播“中心化”的傳播結構,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了信息傳播的中心,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發展到了“點到點”的對等傳播。早在20世紀60年代,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一書中提出,“媒介就是訊息”“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任何一種新媒介的存在都是要在生活中引進一種新標準。任何媒介訊息都是由它引入事物的尺度變化、速度變化和模式變化呈現出的,新媒介的出現意味著人們能力的一次新的延伸,總會使傳播內容(訊息)發生變化,而這種新能力的延伸使普通民眾從“旁觀者”向“當事人”轉變,并使信息傳播呈現出互動、對等、共享和參與的發展態勢。下面,簡要探討一下未來“自媒體”信息傳播的趨勢。
1 技術層面越低,平臺的易用性越強
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其運作復雜、成本較高,而一個媒介的成立也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審核,門檻也比較高。但是,從技術層面講,“自媒體”實現了零技術、零成本、零編輯和零形式,任何人只要花費幾分鐘就可以在QQ、微博、微信等搭建自己的“自媒體”發布平臺,大家不需要注冊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務器,不需要太多的專業操作軟件,不需要網頁制作,不需要校對排版。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之后,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快速擁有自己的專屬領地。
由此可見,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只需要手指一摁,就可以通過指紋驗證注冊創建“自媒體”平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容易操作的設備、更易上手的軟件將會快速推動“自媒體”的發展。
2 公眾積極參與
近幾年來,公眾參與社會事務的熱情越來越高,比如近些年來的一些熱點事件,尤其是一些突發事件,比如“我爸是李剛”、江西宜黃強拆事件、上海膠州路火災和央視大樓火災等,“自媒體”在媒體報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10-01-13,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迄今為止,已經在54個城市推廣試點,普及應用融合業務,基本形成了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格局,基本建立適應了三網融合的體制、機制和職責清晰、協調順暢、決策科學、管理高效的新型監管體系。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自媒體”用戶已占總人口的1/10.“自媒體”為網民搭建了話語平臺,顛覆了媒介記者和受眾的固定角色,人人成記者,人人可發表和設置話題,“公民記者”“公民新聞”便由此誕生。
公眾參與的前提就是言論自由,這一點也是社會民主權力行使的最大影響因素。“自媒體”的出現為公眾參與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道路,而公眾的高度參與是“自媒體”發展的主要特征之一。現如今,公眾逐漸從“關我什么事”的社會參與態度中蘇醒過來,所以,大量的公眾原創“自媒體”將會以幾何式的增長速度開始傳播。
3 發布的信息具有自主性和隨意性
在“自媒體”領域,言論尺度比傳統媒介寬松了不少,公眾的各種主觀觀點可以正面交鋒,可以平等表達和辯論,技術的低門檻為民意表達的自主選擇創造了條件。公眾在借助“自媒體”隱匿性和互動性的同時,注入了更多的主觀意識和個人情感。自由化的傳播模式不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也無需經過專業人員的編輯,這就使得公眾在表達觀點的同時也更加隨意,這種民間的輿論力量比傳統媒體更加親和、更容易引起共鳴。但是,公眾在接收無序信息的過程中不加選擇,喪失了某種免疫力。因此,如何有側重地管理和指導“自媒體”中的信息,還要保證信息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發展,就需要政府、傳統媒體和網絡監管部門等共同努力,不斷提升每一個“自媒體”發布人——普通公眾的素養,才能讓“自媒體”健康發展。
4 與傳統媒體逐漸融合
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上缺少公眾參與和反饋,而“自媒體”卻彌補了這一缺陷。比如,2012-07,《人民日報》開辦了官方微博,CCTV也啟動了“臺網戰略”,各個報業媒體、電視臺都積極經營自己的網站,截取內容發布到網站、論壇、微博和微信上,用戶也能及時參與和反饋,并通過個人的“自媒體”平臺進行二次轉播,不僅提高了公眾的參與度,還提升了對媒體的認同感。“自媒體”的傳播渠道豐富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內容和途徑,還提升了媒體的影響力。由此可見,“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互動使兩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最終實現了融合。
5 結束語
“自媒體”的發展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我國的“自媒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海量信息、觀點雜陳的世界里,人們有著追求秩序和意義的強烈需求,如何讓信息自由、健康、有序地傳播,還需要實現“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嫁接,相互借鑒,相互融合。
〔編輯:白潔〕
Abstract: The core of the “we-media” is the public information provided and shared, which is the Internet based new media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after the emergence of new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way are the privatization, the popularization, the generalization and the autonomy. On “we-media” platform,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ay, content happened great changes in, it broke the traditional media to build a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gradually spread to Bo. Therefore, it is to rethink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o that it adapts to the new media age.
Key words: we-media;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raditional media; Internet 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