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恒

冬季來臨,各地氣候發生較大變化。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下降明顯感覺寒冷,同時雨水減少使得空氣干燥:而我國南方地區則陽光強烈、多雨潮濕。氣溫、濕度和日曬的變化給我們的皮膚帶來嚴峻的考驗。如果不注意防護,許多秋冬季節好發的皮膚病將出現復發或加重,如濕疹、冬季瘙癢癥、魚鱗病、口角炎、黃褐斑、凍瘡等。如果我們正確地掌握秋冬季護膚“竅門”,此類皮膚病將得到很大程度的預防或緩解。
冬季里皮膚保濕是大事
冬季,由于氣候變化,人們常常呆在開著空調或者暖氣的房間,比較干燥,大部分人皮膚分泌油脂減少,如果不注意防護,皮膚將變得干燥,因此皮膚保濕是我們呵護肌膚的首要措施。秋冬季沐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分鐘為宜;沐浴次數不宜過多,每周1~3次為宜:水溫不宜過高,控制在35~37℃最佳:同時宜少用肥皂等堿性強的清潔用品。面部清潔以溫和的洗面奶為宜,一般溫水清潔后,可以使用濕毛巾進行短時間的冷敷,幫助面部血管收縮,降低面部溫度,減少水分流失。面部清潔后,應緊接著使用保濕潤膚劑,形成人工保護層,鎖住皮膚水分,避免皮膚干燥。
冬天防曬仍然很重要
有人認為防曬只是夏季的任務或是女性的專利,其實這種觀念并不正確。秋冬季日照時間縮短但紫外線并不會顯著減少,而且男性和女性一樣需要做好皮膚防護。皮膚的老化分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紫外線是造成我們皮膚光老化的主要原因。在高原和沿海等紫外線強烈的地區,皮膚黝黑、皺紋、色素性疾病和皮膚癌等光老化性疾病較紫外線相對較弱的地區發生率要高出很多倍。防曬對于皮膚光老化的預防有著重要意義,正確的防曬包括室內防護和室外防護。陽光充足的室內宜使用SPF大于20的防曬霜,如果在室外,宜選擇SPF大于30且PA+++的防曬霜。如果在室外活動時間較長,宜每2~3小時補充涂抹一次。同時應使用防紫外線傘、遮陽帽等物理防護措施。
皮膚也要保暖
秋冬季氣溫下降,寒冷的刺激會導致部分人群皮膚末梢循環障礙甚至發生皮膚炎癥,尤其是室外工作者、貧血、營養不良、手足多汗、戶外運動愛好者等人群多發。另外氣溫在100C以下就可導致凍瘡形成。因此,易患凍瘡人群應加強肢端和暴露部位的保暖,并保持鞋子、手套、帽子、防護手套等用品的干燥。受凍后不宜立即熱敷或用火烘烤,宜低溫緩慢加熱和按摩局部皮膚復溫為宜。對于兒童、過敏性和瘙癢性皮膚病患者著衣宜選擇寬松的棉質品。
吃得好皮膚會好
秋冬季新鮮水果蔬菜減少,如果不注意飲食調整,可能造成維生素攝入不足??诮茄谆颊咭a充B族維生素,皮膚干燥者要補充維生素A。冬季氣溫較低,為適應寒冷,應定量食用一些肉類,以補充熱量。過敏性疾病患者宜盡量避免食用魚、蝦、蟹等易致敏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睡好了皮膚才會健康
睡眠質量和時間與皮膚病的發生息息相關。經常熬夜、睡眠質量差或睡眠時間過短者,由于精神因素和內分泌的紊亂,易導致皮膚油膩加重痤瘡的發生發展,而且皮膚得不到有效的休息也會影響皮膚新陳代謝導致一系列皮膚病的發生。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呵護皮膚的重要措施。
皮膚也該常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新陳代謝。易患凍瘡者更應加強鍛煉,增強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經常按摩面部皮膚還可增加皮脂分泌,加強保濕,減少面部皺紋形成。
以上是秋冬季皮膚病防治的一些基本措施,如果皮膚疾病已經發生,應積極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