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紀偉 張立 鮑艷 劉瑞斌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隨之產生的室內陳設藝術也備受推崇。室內陳設藝術是在室內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根據環境特點、功能、需求、審美要求、使用對象要求、工藝特點等構成要素,精心設計出高舒適度、搞藝術境界、高品位、高情感的理想環境。而設計目的是為了通過解決室內裝修中的裝飾問題,從而達到讓人生活在一個無比舒適更為人性化的生活環境。室內文化的營造成為室內陳設藝術的重要內容。女性文化介入室內陳設藝術,不僅豐富其文化內容,同時也創造了新的陳設品的種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室內陳設藝術的發展。
一、女性文化與室內文化的融合
在舊社會時,由于男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承擔主要的勞動使他們處于社會領導地位,而女性由于受子女與家務勞作的束縛逐漸喪失了在家庭的主導地位。那么織布、縫紉、繡花、編織、陶瓷等活計成為傳統女性生活的全部內容?,F在,這種素質就是中國女性特有的氣質與魅力。但是現在大多的社會女性已經不在鉆研女紅,不再玩弄針線,電腦、手機、互聯網、mp3已經包圍了她們的生活。雖然這是現代女性的標志,但是女性的柔情與委婉、女性的賢淑與包容已經確是太久。因此,近些年掀起了學習女紅的熱潮,許多白領女性與在校大學生都仿佛回到了過去那個女紅輝煌的時代。女紅就其社會價值而言,她不僅是民間藝術,不僅是傳統文化,她更多的是傳統女性的生活方式,然而在現代,她已然成為女性陶冶情操、培養性情、創造生活的獨特方式。
室內陳設藝術包含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兩個方面。室內物質建設以自然的和人為的生活要素為基本內容,它以能提供人體生理獲得健康、安全、舒適、便利為主要目的,且要兼顧實用性和經濟性;然而室內精神建設是室內陳設藝術的重點,其內涵已超越美學的范疇。室內精神建設就屬于室內文化的范疇,而女性文化的融入正是為了豐富室內陳設藝術中精神文化的層面。室內文化內涵的體現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整體關系。
二、室內陳設課程設計
從傳統的高職課程來講,學科內容是重點。當然,人們確實是希望學生能夠精通學術問題,對于這點恐怕已經是深入人心了。不過,現在的高職課程改革,更多的關注是人而非學科內容,課程設計圍繞的中心是人的發展而不是學科內容的深入。課程設計反映了其哲學上的、理論上的、實踐中的觀點,將會影響到課程設計的四個組成部分。
首先,對于“具體目標”而言會有爭議。有些人認為如果把目標具體化精細化難免會造成概念或范圍的縮小、片面等后果,導致目標的不完善甚至是偏離。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教育應該鼓勵學生參與到已在涌現的各種不確定性之中,而具體目標卻過于細微了,對學生的思維空間想象空間乃至發展空間有了阻礙。
課程設計是非常提倡這一觀點。在工作過程中,企業不會要求設計師做一套“陶瓷”的設計方案,也不會是一套“花瓶”設計方案,而事實上會是非常具體的“某小區某幢某室設計的飾品”的設計方案,并標有尺寸、風格、費用等備注,甚至居住人口、職業、喜好、年齡等附加信息。設計師面對的是具體的工作任務,工作要求越是詳細,做起來越是有方向性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完成的工作成效越好。一旦工作任務空、遠、大,那么設計師行動會是毫無目標,更談不上工作的成效了。所以在工作場所中幾乎所有的工作任務都是具體的。其次,“學科內容”是任何課程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無論是課程改革到何種程度,學生們總是要掌握學科知識、技能知識、社會知識等。“理實一體化”也是高職課程改革的一大核心思想。在工作場所中必將會運用到很多知識和 ?技能,職業與職業的不同就在于有不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扎實的知識和技能,也是人才層次之間的一個標準和衡量尺度。高職教育改革雖然著重和強調工作實踐,然從來都沒有摒棄學科知識和技能。例如設計圖紙是設計方案的一種表現形式,那么設計師理應會繪圖,并應知道有多種表現方式手繪、電腦繪制、圖文注解等等。不僅能看懂圖紙,還要能繪制圖,還得精通各種設計手法和設計的樣式,懂得制作流程及要求等等。其完成這項設計工作不僅是停留在紙面方案層面,而是深入施工實地現場的真實再現,由此,我們要看到學生學習是用來解決社會工作的具體任務的,必備具有這些能力。所以,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高職課程改革的重點。
再次,“方法和組織”在課程設計更多的關注人的活動,討論的重心是引導學生參與對知識的建構、解構和重構上。這里的方法和組織是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也是學習過程,更是工作過程。課程設計中在工作任務引領下,學生將把之前所以的知識技能集中起來,通過思辨過濾無用或不重要的東西,采用一定的方法來執行自己的行動從而完成工作任務。例如效果圖的表現可以單色或彩色;可以用水粉或彩色馬克筆;可以 4K 或對開;可以紙質的或電子版的等多形式多手段的表現,那么哪種效果好?哪種更能體現設計者的理念呢?這種設計方案是否被業主采納?設計進程要不斷的修改和優化。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完成一項工作會涉及到工作團隊,與他人的溝通分工合作,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它會直接影響到工作成效。
最后,“評估”在工作中通常是對某以具體工作任務最后達成的效果作出的結論和評價。工作能力工作水準也會在這一時刻體現得淋漓盡致。工作成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個人甚至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發展前途。在學習過程中的評估,無論是靜態的、動態的還是突發的,教師們總是想要知道學生是否真實的掌握和理解知識和技能。對于評估教師們有著很多的方式方法,但我們必須要謹記教育是需要過程的,評價學生也是一個工程,這需要過程的關注、疑惑的解答、方法的更進等等。
三、室內陳設課程設計改革與實踐
基于對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次針對我校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群的女性學生的室內陳設設計課程來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計研究和實踐的。
為課程設計的順利實施,了解學生是第一要做的前期準備。13級裝潢是2年級的學生,女生占到90%,在這之前有了一定的素描、色彩、構成、效果圖、CAD、PS、3D 等課程的學習。有了這樣的專業基礎,室內陳設設計課程的學習應該有良好的開端。但是,這些課程大都是單一的學科式的教學,相互關聯少,主要的課程目標就是學生掌握本學科課程的知識以及技能,缺少課程之間的整合和聯系。教師教授為主的弊端非常明顯。而進入到 2 年級后學生已經不適應這樣的課程模式。高職的學生在其年齡段十七八歲的青少年轉入成人的過度的特殊時期。這個時候的學生能思考一種或多種假設的情境。
對于室內陳設設計課程而言,它有藝術教育的特性,又有技術教育的特性,還有職業教育的特性。本課程即需要基本的知識和能力,還需要藝術類的創作和和繪制能力,藝術創作能力的培養需要應對具體的事務而開展,實際陶瓷操作、刺繡、蠟染、裝飾的學識的掌握,這樣的能力不是馬上就能掌握、提升和運用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段來逐步認識、消化、提高的。在校的時間是有限的,課時是有限的,這需要課程設計者把最典型、最有價值的工作環境運用到教學中去。抓住典型任務,觸類旁通。室內陳設設計課程本身是綜合性的實踐課程,將其放置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職業能力具有極大的幫助。
為了使得女性學生能深刻體會到室內陳設設計的核心理念,針對本課程設計了若干個綜合的工作任務項目。各個工作項目與學習領域中的學習單元想對應起來,每完成一次工作項目進行一次展示與交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能力訓練,使女性學生了解和掌握室內陳設設計的基本工作流程,為在今后的職場中能獨立完成某項實體工作打下基礎。
學習情境是在學習領域框架內的小型主題學習單元,也是學習領域課程的具體化,是課程具體方案。這種具體方案的設計需要注意的是工作過程的完整性?!妒覂汝愒O》單元教學設計在任務引領下完成此項工作,完成工作流程的整體性,并注重其過程的完整性,主要體驗到工作過程的 6 大環節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的實施。在課程開始實施之初,下發了《工作任務書》,每人一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完成的工作要求,在自己的合作小組中進行適當的職責分配和工作協作,最終完成工作任務的匯報交流展示。
通過這樣的課程設計使得學生始終圍繞“室內陳設設計的工作是如何做?”這一主題開展,學生思考的問題是:設計應該 ?“面對誰”?“如何做”?“如何畫”?“如何展示”?“如何協調”?等等。學生王璐瑤在評價小結上寫道:“完成這個工作真的很累。我們找了很多的資料,在網上泡得很長時間找方案。在做 3D 的效果圖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不過后來還是解決了,雖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我們盡力了。”還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我的畫畫水平很差,我們小組經常叫我做些跑腿的事,打印、準備材料、買雜志等,我在 PPT 的演示中還有我親手畫的小插畫。我很開心”。在這樣群體活動中,我們發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里頭,不論在那個方面出力,都為小組的協作作出了貢獻??梢哉f課程與學習活動指向了更深刻的科學內涵和人文意義,真正把女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角,為學生獲得職業能力開創了一個較好的平臺。
課程的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能夠讓女性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設計立項要符合學生的趣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立項的切入點是要有符合課程的核心。如同建構主義學習強調“探究定向的學習”。“建構性學習在探究方面通常是強有力的。尤其是在學習過程激發動機的起始階段和以應用為目標的結束階段,探究學習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痹诮Y合真實的工作任務后,學習的任務將會變動鮮活起來,女性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調動起來。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宗旨就是將室內陳設工作過程中所涉及到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看作是一個整體,通過對女性特征的室內陳設職業場中行動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歸納,學習領域中課程的設置,職業教育課程以工作過程知識為內容,具有明確的職業指向。女性陳設的工作過程知識是隱含在實際工作中的知識,它附著于工作體系中,職業教育課程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都是情境性的,它們相互依存于真實的工作過程中,它們與職業活動緊密相連。因而,職業教育應創設真實的職業活動情境。如何創設真實的職業活動情境化教學就成為當前室內陳設課程設計的關鍵問題。通過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基于工作過程的室內陳設設計課程設計”,總結以適合女性的室內陳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的特點:一是跨界性。學校與企業的跨界,職業與教育的跨界,工作與學習的跨界,縱觀上述論斷,跨界的教育要有跨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