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頡
一代名相巧妙安排身后事,料事如神。
唐玄宗親政后,姚崇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梁國公。他提出十事要說,實行新政,輔佐唐玄宗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被世人稱為“救時宰相”。
不過,朝內(nèi)還有個叫張說的人,也是摸爬滾打多年的政客。眼見姚崇步步高升,在朝中呼風(fēng)喚雨,他心生嫉妒,經(jīng)常在背后搞一些小動作。幸好姚崇老謀深算,張說的陰謀始終沒有得逞。
公元721年,姚祟偶感風(fēng)寒,病勢日甚一日。大限將至,他把幾個兒子召到身邊說:“我馬上要歸天了,這一生歷經(jīng)四朝,輔佐圣上干過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沒有留下什么憾事。只是有件事我不放心,張說與我同朝為官多年,始終想將我置于死地,還好我做事謹小慎微,這才能活到今天。我在世時,他不敢有什么動作,一旦我死了,他挖空心思毀壞我的名聲。我死了不會受到什么傷害,但是你們卻會因我而獲罪,你們有什么辦法嗎?”
兒子們面面相覷,拿不出什么好辦法。姚祟嘆了口氣說:“張說對玉器極其癡迷,常常為得到一塊美玉費盡心思。我死以后,他會依照慣例前來祭奠,他來之前,你們可把我平生搜集的佩飾玉玩都擺放在供案上。如果他看上哪一塊,就立刻送給他,只要他收下,就請他為我寫碑文。一旦拿到碑文,你們馬上報皇上御批。張說為我蓋棺定論,礙于情面,不會不說好話。有了這道護身符,就萬事大吉了。我剛才說的話,你們一定要謹記。”
姚崇死后,張說假惺惺地前來吊唁。他剛進靈堂,就不時地往靈臺上的玉器瞥幾眼,就連行禮時,也心不在焉。姚崇果然料事如神,兒子們按照他的遺言,把這些玉器遞給張說?!皬埓笕耍犝f您是玉器方面的行家,這些都是家父生前積攢的,我們對此一竅不通,在手中也是浪費了,不如送給您,以表我們的崇敬之意。”張說假意推辭幾下,就歡天喜地地收下了。
張說回到府上,剛準備拿出來好好欣賞,下人便來傳話,說姚崇的兒子登門求見。姚崇的兒子言辭懇切地說:“家父臨終留下遺囑,希望張大人為家父撰寫碑文。”拿了手軟,吃了嘴短,張說只好答應(yīng)了這個請求。碑文急著用,張說命下人磨墨,揮筆寫下了一篇千字的碑文,其中包含了不少稱贊的話語。姚祟的兒子拿到碑文,立刻呈交皇上御覽。唐玄宗審核通過后,他火速請人刻在石碑上。
幾天后,張說慢慢冷靜下來,察覺出事態(tài)不對。姚崇素來與自己有間隙,怎么會平白無故地送這么多寶物?把事情的經(jīng)過從頭到尾想一遍,他這才知道自己上當(dāng)了。張說心生一計,派人去姚府,說前日所寫碑文有不妥之處,希望取回修改。聽說碑文經(jīng)過圣上御批已刻在碑上,張說長嘆一聲:“又被這老家伙算計了!”這篇用計得來的碑文,最終成了一道護身符,讓姚崇的兒子們相安無事。
姚崇深諳張說的喜好和脾性,讓他心甘情愿地為自己說好話,避免了兒孫們的一場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