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沒有音樂的舞蹈誠如人缺乏靈魂,舞蹈的諸多要素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節奏,舞蹈節奏就是舞蹈表演時的動作力度、強弱、快慢以及能量幅度的增加等。舞蹈的節奏感能夠極大的帶動觀眾的情緒,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音樂表演;舞蹈音樂;舞蹈節奏感
引言
所謂的舞蹈節奏感是指舞蹈的動作都是在一定的節奏下完成的,必須節奏的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才能突顯出舞蹈的節奏感,舞蹈的節奏感正是舞蹈表演者對于舞蹈的工作的情感掌控,當前的舞蹈動作適用于何種節奏加以襯托。只有舞者對于節奏有了一定的感覺才能創作出富有情感的舞蹈,才能在舞蹈表演時展示出舞蹈的優美,如果對音樂旋律沒有直觀的感受,不僅舞者連觀眾也無法在體味音樂旋律背后真實的美感,則音樂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可見,在音樂表演中舞蹈動作的節奏感至關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展開研究。
一、舞蹈節奏感
舞蹈講節奏,因為舞蹈本身就是一件富有節奏的藝術形態,舞蹈的節拍自舞蹈產生起就是舞蹈最好的伙伴。“生命的機能是動,而舞便是節奏的動,或更準確點,有節奏的移易地點的動……”。舞蹈同時需要講究節奏感,舞蹈的節奏感還需要舞者的動作肢體相配合,不僅需要結合形體美,還需要在舞蹈的過程中體現韻律美,律動美感和節奏美感在巧妙結合正是舞蹈的精髓所在。因此,可以很直白的說,沒有節奏即沒有舞蹈。
舞蹈一旦帶有節奏感就能產生出很多神奇的色彩,節奏作為舞蹈表演中一種特殊的表演形式,節奏可以類比于單一的色塊或者規整的色塊,舞蹈的動作誠如兩種不同類型的氣流之間的相互沖擊。當氣流沖擊到色塊之間的中間地帶時會產生如夢如幻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強烈、有時婉約、有時轟轟烈烈有時有淡然如水。當這種氣流在規則化程序化的色塊中出現時,會給人們以一種精神的振奮,諸如我們陜北地區、東北地區和其它地區的秧歌舞蹈,雖然它們在具體的舞蹈動作、配合的鑼鼓點以及相對應的樂器上各有差異,當在節奏上的完全重復逐漸強化是相互吻合的。繪畫其實同樣是有節奏特點的,主要體現在繪畫時潑墨的動作,筆頭的運作以及繪畫的氣勢等多個方面。只是繪畫的的節奏感與舞蹈相比不夠明顯,不夠沖擊力罷了。舞蹈是采用固定時間和空間的線條來明示動作的錯落交織,引人入勝,舞蹈給人以變化而短暫,雖然都有節奏感,但它們因為各自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不同,他們的節奏表現形式和美感也各不相同。
二、音樂表演
音樂和舞蹈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關系,音樂是富有律動性的節奏化旋律,誠然帶有非常明確的節奏感,這種律動的節奏感正是舞蹈所需要的。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節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音樂在帶入舞蹈時是以節奏為切入點,音樂的節奏作為舞蹈的核心要素和標志,同時還會附帶一些旋律、和聲等要素。音樂的節奏感包含多個方面,包括:節奏的強弱、輕重緩急等。音樂的節奏變化,往往決定的舞蹈動作的變化,舞蹈動作需要和音樂旋律相配合,音樂旋律是舞蹈藝術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至親骨肉”。不同風格和類型的音樂具有差別各異的節奏感,這在不同節奏感的舞蹈當中表現的尤為明顯。舞蹈創作者曾言:有什么的音樂特征就會創作什么風格的舞蹈,誠然在舞蹈的編排、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也有體現。通常是從了解和學習一首音樂開始,然后再是逐步的掌握舞蹈的節奏感、把握舞蹈動作的韻律和精髓。
音樂的和聲具有非常良好的立體性和穿透性,由于它具備不同環境下的音響效果,理所當然成為塑造音樂形象的表現要素。它能夠起到表現形象、烘托形象、渲染形象等多個方面,并能夠起到獨立構成音樂的重要性。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動作的相互交織這些創作手法和音樂的主旋律如出一轍,同樣很明顯的立體性和時間性。舞蹈中同一個舞段中,同樣存在著高低起伏;舞臺的調度和交織,舞臺的層次感和流動感都非常明顯的體現著這一特點。
在音樂表演中,通過舞蹈的渲染功效可以更加深化的音樂的感染力。音樂表演本身即具備很強的觀眾牽引力,觀眾在欣賞音樂作品時具有很強的情感帶入感,觀眾通過全身心的融入到音樂所營造的環境中,同時搭配以舞蹈作為觀眾的視覺享受,觀眾可以非常清楚的明確音樂創作者所需要營造的情感氛圍。通常而言,音樂創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很難直接被觀眾所捕捉的,音樂創作者也只是通過音符的跳動和旋律的變化來反映內心的環境氛圍,這是一種非常抽象的藝術形態。舞蹈的節奏感很明顯拉近了音樂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距離,舞蹈強力有的節奏感,觀眾的內心會跟隨著舞蹈的肢體動作進行內心跳躍,同時會隨著舞蹈動作變化,觀眾的內心也會隨之產生不斷的變化以跟隨節奏的變化,這種節奏的變化同時也反映了音樂旋律的變化,音樂旋律的變化正是音樂作者內心的真實寫照。可見,舞蹈動作的節奏感起到很好的協調溝通作用。
三、總結
舞蹈和音樂的共通點是節奏,兩者之間的緊密結合也是因為有這個共通點。舞蹈和音樂其實都具有節奏感,當時舞蹈需要音樂律動的配合來強化自身的節奏感。最原始的舞蹈與音樂能夠結合在一起,就是因為音樂天然具有節奏感同時富有律動性,能夠帶動舞蹈的動作。舞蹈作為一種感情沖動的自由的有節奏的動作表現,自然更加需要音樂的配合。本文正是從節奏感出發,探究音樂表演中舞蹈節奏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姬寧.從跨學科視野看舞蹈藝術中音樂與舞蹈的關系[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106-109.
[2]馮惠.探討如何提高舞蹈編導的創新意識[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1:281.
[3]豐程程.淺析音樂與舞蹈的民族性融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3:169-170.
[4]徐艷.淺談音樂表現手段對舞蹈作品創作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01:51-52.
作者簡介:魏超(1994—),女,山西介休人,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