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號憑借自身高亢而雄渾的音色,莊嚴而嘹亮的聲音,且能夠與其他樂器相輔相成表現交響樂的獨特魅力,所以受到了來自國內外交響樂愛好者的追捧,同時也奠定了其在交響樂中的獨特地位,本文主要從長號在交響樂中的應用歷程和表現兩個方面論述長號作為一種古典樂器其自身的聲樂特點,展現了其在交響樂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長號;交響樂;應用歷程 ;表現
交響曲是一種重要的器樂題材,是由多種樂器配合組成的一種樂曲形式,需要高度的默契和技巧。交響曲是由巴羅克時期的意大利歌劇序曲發展而來,作曲家們在十八世紀采用意大利歌劇序曲的快—慢—快的節奏格式譜寫管弦樂作品,并稱其為交響曲。因此,交響曲逐漸取代了巴羅克風格的樂隊協奏曲,成為一種重要的器樂形式。在交響曲的發展過程中,長號因為有著飽滿的音色、嘹亮的聲音,能夠與交響曲的曲式結構相結合,逐漸在交響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長號在交響曲中的應用歷程
長號作為一種古老的樂器,憑借雄渾的音色,嘹亮的聲音,不僅能夠演奏四個八度的半音音階,而且還能奏出獨特的滑音,成為交響樂團中的固定樂器,甚至被稱為“爵士樂之王”。
1.它最早被用在教堂和私人樂隊中,1495年亨利七世在自己的私人樂隊中就用了四支長號樂器,到亨利八世的時候就已經擴充到了十支之多。
2.十六世紀初期,意大利人在自己創作的經典曲子《神圣交響隊》中大量使用長號,甚至排出了六名長號手,取得了驚人的效果,從而使得諸多作曲家對于長號情有獨鐘,并對它做出深度挖掘,因此迎來了諸多經典交響曲作品的問世。
3.音樂家貝多芬為了展現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成就與造詣,首次在第五交響曲中引用了長號,雖然只是簡單的應用了一些和聲,但是在他晚年創作的長號八重奏至今仍然在國際上廣受歡迎。莫扎特在他的歌劇中同樣也使用了長號。與此同時,巴赫也在《康塔塔》中使用長號來幫助合唱團,長號的地位可見一斑。
4.近現代以來,作曲家對于長號的使用漸漸變的越來越大膽,用的也越來越自由靈活,許多杰出的長號演奏家不僅能夠演奏出像“野蜂飛舞”這樣高難度的快速樂曲,而且還可以在一支長號上演奏出雙聲部的美妙音樂來,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等經典交響曲。這樣說來,長號在交響樂中表現的越來越重要,它以其自身的藝術魅力,受到諸多作曲家和音樂愛好者的追捧。
二、長號在交響樂中的表現
(一)長號能夠與其他樂器巧妙結合形成獨特的魅力
正如上文所說,長號在銅管聲部系統中充當著低音聲部的角色,能夠和正宗的男低音相媲美,加之其豐富多彩的聲音表現,從而在交響曲中與其它的樂器一起協調搭配形成組合魅力。我們可以通過交響樂大師貝多芬在其作品中對于長號運用的分析得到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的一、二、三、四交響曲中絲毫看不見長號的影子,甚至在《英雄交響曲》中也沒有對長號加以運用,然而,在第五交響曲《命運》中,長號一下子就出現了三支,一支低音長號和兩支次中音長號。尤其是在前三部樂章中,長號一直沒有出現,到了第四章之后,長號突然出現,猶如千軍萬馬般奔騰而來,與其他樂器相輔相成,氣勢之雄偉,排山倒海,一往無前。這就是長號在交響樂中與其它器樂一起演奏所產生的獨有的視聽效果,即高昂雄渾的氣魄,剛強洪亮的氣勢,勢如破竹、千鈞一發,長號在交響樂中獨有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可見一斑。
(二)長號有利于交響曲整體曲式結構的展開
交響曲是器樂題材的一種,它的結構回旋曲折又不失整齊劃一。早期的交響曲由17世紀末意大利式歌劇序曲演變而來。交響曲的套曲就是由序曲的“快板一慢板—快板”的3段形式發展而來。它通常分為四個樂章,第一章快板,為了表明矛盾的起因、發展和暫時的結果,一般由兩個對立主題同時呈現、展開和再現,所以比較活躍;第二章慢板,變奏曲或者三段體,因為內容以對生活的體驗和哲理性的思考為主,抒情感比較強所以曲調大都比較緩慢;第三章常常表現的是矛盾沖突之后的閑暇和娛樂,以諧虐曲或者小步舞曲為主,較為緩慢;第四章為了表現整首曲子矛盾的結構一般會采用奏鳴曲、回旋曲或者回旋奏鳴曲,通常以高興歡快的主題為主,表現的是勝利之后的喜悅與歡呼。交響曲在整體內容上表現出產生矛盾、矛盾沖突、解決矛盾的過程,在曲式結構上則是從快板到慢板再到小步舞曲最后到回旋曲的交響套曲形式,是一個完整的情感經歷,給人以充分的想象和回味。
(三)長號的聲音表現豐富多彩
通過對諸多交響曲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長號既可以演繹出描寫性的音樂如平靜的眺望、送葬的隊伍、文人的思考,同時也可以描繪出抒情性的音樂,如勝利的歡呼、失敗的哀鳴、激憤的抗爭等。這形象地說明了長號聲音表現力的豐富多彩,作曲家可以根據情感抒發的需要,隨意選擇長號的聲音表達類型。比如柴可夫斯基在《第四交響曲》中運用長號:時而聲音細微低沉,時而連貫中強,時而突然音調升高,時而溫聲細語,使人不得不佩服長號細膩與豐富多彩的感情表達方式。
三、結語
長號憑借著聲音的豐富多彩,以及自身的魅力再加上當代杰出的長號演奏者在演奏技巧上的嫻熟應用,經過數百年漫長的音樂發展歷程,尤其是無數優秀作曲家和演奏家不懈的追求與探索,逐步奠定了長號這一古老樂器在高雅、嚴肅、華貴的交響曲中的重要地位,甚至成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王博.淺析長號在交響曲中的應用歷程及其特征[J].音樂天地,2012,01:59-60.
[2]劉嵩.貝多芬交響曲中長號聲部的音樂學分析[D].山東大學,2011.
[3]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響曲作曲技術分析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7.
作者簡介:張濤(1977—),男,陜西西安人,三級演奏員,長號演奏碩士文憑,單位:陜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歌劇團,研究方向:長號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