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吳修林
【摘要】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地區的重要窗口之一,它是該地區歷史文化變遷的縮影,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湘西苗族鼓舞處于一種自發的繼承狀態,盡管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但生存環境,生存空間,活動的幵展和參與情況已經處于令人擔憂的狀態。基于此,筆者從原則和策略與實踐兩個方面對湘西苗族鼓舞的保護做了思考。
【關鍵詞】湘西;苗族鼓舞;保護原則;策略與實踐
當下,農村社會環境正逐步向更高的文明發展,現代文化的滲入,社會的大環境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湘西苗族鼓舞處于一種自發的繼承狀態,盡管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但生存環境,生存空間,活動的幵展和參與情況已經處于令人擔憂的狀態。基于此,筆者從原則和策略兩個方面對湘西苗族鼓舞的保護做了思考。
一、保護原則的思考
(一)主體“在場”的原則
湘西苗族鼓舞的主體是指擁有和創造該文化的文化的主人,即為廣義上的傳承人。湘西苗族鼓舞的根在廣大農村民間,如果它的傳承、展示脫離了民眾,也就是湘西苗族鼓舞的傳承主體,開發的旅游文化資源無根、無內涵、無價值意的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地區湘西苗族鼓舞的保護與旅游開發變成了政府行為,以保護文化遺產為名,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廣大傳承主體變成了觀看者。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湘西苗族鼓舞的原真性保護原則,同時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忽視。
(二)展現“個性”的原則
人文地域分異規律導致各地區湘西苗族鼓舞旅游吸引物的地域性與文化性差異,從而形成資源特色和優勢。因此,湘西苗族鼓舞在作為新農村建設中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應盡力保持當地的文化原貌,充分發揮“唯我獨有”的資源優勢,充分體現本國、本地區、本民族的特色,創造“獨一無二”的旅游項目,使旅游者產生強烈的新鮮感。
(三)避免出現創造“傳統”的原則
隨著湘西地區新農村建設和民族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和深入開發,政府、旅游企業、居民和專家學者以更好的保護物質文化遺產原真性為目標進行旅游開發,允許并支持按照湘西苗族鼓舞的發展規律進行適當合理的創新。應當避免不以湘西苗族鼓舞折原真性、歷史性為宗旨進行的任意的、扭曲的創作;避免從滿足游客的角度出發對湘西苗族鼓舞旅游資源中的成分進行再造;避免旅游企業為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在脫離和敷衍遺產的擁有者或傳承者的情況下進行再創造再發明。
(四)整體環境“友好”原則
湘西苗族鼓舞旅游開發不同于自然風景的開發,它是一種文化含量極高的旅游形式,一切開發活動都不能破壞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環境,必須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將游憩、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效益協調統一起來,發揮更大的綜合效益,這樣才能實現較長的生命周期,旅游業才能持續發展。
二、保護策略與實踐的思考
(一)構建民間保護機構和保護法規
近年來,國家、湖南省、湘西州等各級政府都出臺了關于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法規及各項保護條例,2004 年,我國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 2005 年以來,國務院還兩次下文告戒全國“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湘西苗族鼓舞也已被批準為國家級民保重點項目,并確定了鼓舞的各級傳承人。湘西州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組織部分專家到各縣、市、鄉進行苗族鼓舞保護工作的專題研究,和地方高校建立了多個苗族鼓舞實驗基地。編制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了相關規范性文件。還應加大水系環境保護措施、保證農村飲用水的安全。
(二)加大重點項目研究經費
當地各級政府應加大下撥專項經費,用于各縣(市)文藝團體和藝術實驗基地搜集、整理資料,對苗族鼓舞進行歷史、文化特征、藝術價值、表演技法等的系統研究、論證工作。同時,州、縣(市)地方財政每年也應撥出保護資金,并納入預算,力爭社會贊助。
(三)合理開發旅游產品
應當要合理開發湘西鼓舞的旅游產品。從鼓舞的相關文化標志物來看,有大型鼓建筑,也有小型鼓的藝術品,各式各樣,琳瑯滿目。從動態的鼓舞表演來看,在大型晚會上別具一格的鼓舞情景舞臺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觀與體驗。例如:2002 年 10,鳳凰人龍文玉先生傾盡 20 多年的心血,自籌資金,在世界文學大師沈從文先生和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模的大力支持,創辦的“鳳凰山江苗族博物館”,這里有鼓的制作研究基地和多種創新的鼓展品,也有歷史悠久的各種鼓型,可供游客參觀體驗和考究。
(四)聯合橫向開發
湘西苗族地區旅游資源豐富,游客在尋求刺激、新奇體驗的同時,也希望得到適當的享受和足夠的休閑。這樣就形成對旅游目的地有不同的需求,所以非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要聯合周圍的景點進行綜合開發,形成整體效應。如山江苗族博物館及沱江上游苗族風情一條谷的開發,既有利于客源輸送、分流,更有利于聯合開發、共同推銷、以線帶面,推動整個湘西及周邊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和繁榮。
(五)單體縱向開發
湘西苗族地區的旅游資源雖然類型多樣,由于同周邊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存在著一定的同質性,但隨著空間距離的擴大,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需要在串聯捆綁的同時,也要重視資源的并聯捆綁開發。并聯捆綁開發時,也要從境內和區間兩方面考慮:首先,要注重境內資源的并聯捆綁,就是在對旅游資源進行類型劃分和特色區分的基礎上,針對同類資源的各自優勢,對其特點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從而形成特色鮮明、游覽方式不同的景點,來滿足不同旅游者的偏好,以便于游客在旅游線路上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吳湘軍,白晉湘,陸群.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特征及健身價值[J].文史博覽(理論),2008(7): 13-15
[2]陳杰.湘西苗族鼓舞藝術初探[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8(4):161-164
作者簡介:丁潔(1981—),女,湖南臨澧人,講師,湖南文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舞蹈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