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音樂的發展過程中,西方音樂史學和藝術特點對于我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西方音樂藝術框架之下,我國的音樂理論得以完善,結合西方音樂的概念基礎,我國的音樂藝術發展逐漸向特色性、民族性轉變。在這樣深度的影響之下,根據西方音樂史學的理論定位來分析西方音樂的特色就成為了我國音樂研究中的重要內容。對于西方音樂史學來說,西方歷史、文化和社會變遷也是其產生和變化的重要因素。下面,我們從西方音樂史學的研究價值入手,深度探索在歷史與音樂精神融合背景下西方音樂的發展,了解音樂流派以及著名音樂家在不同時代中創作的心境,進而深刻的認識到西方音樂的藝術特點。
【關鍵詞】西方音樂史學;理論定位;音樂特色
一、西方音樂史學的價值性
在我國音樂發展之路上,西方音樂歷史和理論概念對于我國的音樂建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西方音樂史學的影響之下,大量的學術性著作豐富了我國的音樂歷史,為音樂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將西方音樂史學作為一門藝術學問進行研究,有利于我國在進行音樂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借鑒其他民族和國家的發展際遇,深度研究西方國家的發展缺陷加以改正。在西方音樂思潮的影響之下,西方音樂史學的價值就能夠與現代化的音樂特點進行融合,探索和了解西方音樂史學,其實就是對于音樂藝術的不同時代特征進行整理和分析,保證總結出音樂變遷和時代性的關聯,根據西方的社會文化來總結出音樂藝術的發展規律。
對于音樂研究來說,西方音樂史學代表著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探索音樂的風格變化進程,能夠幫助音樂工作者更為深度的體會音樂的情感內涵和藝術特性,保證打破當前時代和社會環境對于音樂藝術的局限局面。從多種角度來看,分析西方音樂史學其價值意義就在于能夠充分研究音樂藝術不同時代的不同形式。
二、西方音樂史學分析
從18世紀開始,霍金斯就對于西方音樂史學這一學科進行分析和總結,其編寫的相關知識內容圖書與伯尼爾所撰寫的內容進行結合為西方音樂史學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西方音樂史學之中,除了音樂這一藝術概念之外,歷史學、人類學、古文字學這些學科都與其有著緊密的聯系,史學研究中社會與歷史時代的結合也能夠充分展現音樂的不同藝術特征。在《西方音樂史》這本書中,作者就根據相關的音樂發展史實結合自我簡介對于18、19世紀的音樂藝術發展進行了重點講解。對于音樂藝術來說,與歷史時代進行結合的研究方式是對于音樂特性的現實性展現,能夠真實的呈現出一個歷史時代的音樂文化背景。
從音樂藝術的層次來看,西方音樂史學的發展歷史就是以音樂表現風格為線索所進行了歷史學探索,從不同的角度對于音樂藝術進行分析,就能夠感受到不同于片面分析的藝術情懷和藝術文化變遷,對于不同流派的音樂藝術內涵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體會到蘊含在音樂藝術中的歷史人文精神。從史學角度入手的音樂分析,令音樂研究的學術性視野得到了開闊,西方音樂史學對于音樂音樂文化特色的影響能夠被深度的挖掘出來,在博大精深的歷史多元文化之下,西方音樂的音樂體系和音樂框架能夠以更為真實的形態向大眾進行展現。
三、西方音樂史學理論定位下的西方音樂特色
通過對于西方音樂史學理論定位進行分析和了解,我們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在歷史文化的變遷中音樂藝術的多種藝術和文化形態,不同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音樂特色,無論是音樂聽覺、藝術審美都是時代的產物。下面我們從音樂史學的角度出發,分析西方音樂的特色性。
(一)多變的音樂主旋律
通過對于西方音樂史學進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音樂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浪漫主義音樂時代、古典主義音樂時代還是傳統音樂時代,都對于其音樂的演奏主旋律進行了改變,無論是現代派還是藝術派都有著其獨特的音樂旋律和體系。在這樣的音樂藝術環境之下,多變的音樂主旋律成為了體現于西方音樂史學中最為明顯的藝術性特點。
從音樂的旋律上來看,無論是情感的展現還是韻律的藝術特點,在不同的西方音樂歷史時代都有著不同的展現效果,或虛或實的音樂特點能夠為不同時代的音樂藝術呈現出不同的區分效果,保證以旋律區分音樂藝術風格和時代的做法能夠成為西方音樂史學的代表性分析手段。在多變的音樂主旋律中,西方音樂的演奏方式也就逐漸多樣化,對于各個器樂的使用令音樂中的演奏音色在不同的時期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這樣的西方音樂特點在后來逐漸的發展中也成為了西方音樂的代表性特色,造就了如今西方音樂藝術和器樂藝術百花齊放的局面。
(二)社會背景影響下的創作題材多樣性
通過對于西方音樂史學進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西方的社會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文藝復興時期為例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音樂藝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礙,但是也正是因為歷史文化背景的變遷,所以為音樂藝術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藝術創作題材,頗具歷史文化意義的音樂曲目能夠反映當時時代背景下普通人民和皇室貴族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可以展現出在繁榮或者閉塞的政治環境背景下人民的心理情感變化。
從西方音樂史學的分析中,我們能夠更為深刻的理解當前西方音樂百花齊放的音樂題材的影響因素,更深刻的理解出在舊時代之中西方音樂的主要作曲家和基本的音樂樂派。對于西方音樂來說,無論是古典還浪漫的創作風格和題材都取決于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文化創作環境和創作者自我的心理情感,所以在進行音樂聆聽的過程中,也是對于那個音樂創作歷史時代的接受。
參考文獻
[1]高志利.談《西方音樂史》教學中外文音樂詞匯的學習[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04).
[2]逸兵.作為“文化現場”的西方音樂——對西方音樂史教學的一點思考[J].藝術百家,2006(04).
[3]葉松榮.廣博·深刻·特色·創新——中國西方音樂史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中的質量意識探討[J].中國音樂學,2009(01).
[4]董蓉.“大歷史”概念下的敘事:再談新版《西方音樂史》及其歷史寫作[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03).
作者簡介:陳文佩(1973-),男,回族,本科,職稱:講師,工作單位: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研究方向:音樂美學,音樂史學,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聲樂,合唱,鋼琴,手風琴等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