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樂感的訓練與培養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對于學生們學習揚琴以及其它藝術類的項目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應該從小培養學生們的樂感加強對學生樂感的訓練。那么,該如何培養和加強學生們的樂感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本文就如何培養和加強學生們的樂感提出了一些見解和方法。
【關鍵詞】樂感;揚琴教學;樂感培養
近年來,很多的外國音樂家很欣賞中國學生彈奏過程中所使用的技巧,與此同時,他們認為我國學生在學習樂器時還不夠理解音樂所以不能準確表達音樂,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沒有樂感,不明白樂曲的風格。沒錯,許多的學生在演奏時,技巧為人驚嘆但音樂卻無法讓人感動。就好比在揚琴的考級中,考生們更多的重點在于手腕生硬的抬高或速度一味的提升,而不是音色的圓潤和生動。這些,都是中國學生學習上很大的遺憾。
一、樂感
所謂樂感就是指人們對音樂中各種要素的綜合感知能力,其中包括音高感,節奏感,和聲聽覺以及旋律感等等。樂感好的人有細微而靈敏的音準感,準確而穩定的節拍感,復雜又復合的節奏感,單一及混合的音色感和其它一些音樂上的感受。當一個人有了靈敏而豐富的樂感后,能夠更好的感知音樂,能夠更大程度上和音樂的靈魂契合,相反的,如果聽到好的音樂卻無一絲感受,那就是一種樂感的缺失了。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認為的樂感所該考慮的事,是把音符和曲譜背后真正的含義表達出來,把音樂想表達的真正思想傳遞出來。當然,樂感是種能力,這種能力先天可以遺傳,后天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培養出來。
二、樂感的培養
(一)樂感訓練越早越好
樂感并不像一些人說的那樣是天生的,是無法提高的。的確,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先天是有一些差異的,但是,只要后天足夠努力,好好訓練,大多數的人都是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的。這樣就使得老師的初期啟蒙和訓練顯得極其重要。那么,在剛開始學習揚琴時,老師就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們自己去分辨自己彈奏出的每一個音的好與壞,動聽抑或是刺耳。學生們在學習時大多是可以判斷出,感受到音色的不同變化的,他們知道哪種聲音好聽,哪種聲音不好聽。當他們可以自行分辨出不同的聲音是,他們就會溫柔對待揚琴,變換自己的動作,姿勢,使得揚琴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音。樂感的培養是越早越好的,所以,在學生們學習揚琴的初期,應該強調示范與講解,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不同的音樂表達的情緒是不同的,有快樂,有悲傷,有憤怒,有無奈,當學生能從音樂中有所收獲與體會時就有了真正的情感,才能奏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所要表達的。
(二)側重音樂表現力
所謂音樂的表現力就是能夠以精準的節拍,適當的力度和相宜的速度,飽含情感的把曲目的藝術形象展現出來。在揚琴教學時,老師應該根據樂曲的內容和特點,適當的向學生講解樂曲的藝術形象,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要表達的意義,藝術形象所涵蓋的深層內容。哪怕是一首再普通不過的兒歌也有著自己的表現力。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在講解時可以增添趣味,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洋娃娃或者是小熊,你們在叢林中伴著歡快的音樂跳著舞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那么這首歌的表現力就體現出來了,學生們會感到和這首歌的距離更近了。一首簡單的樂曲只要能夠仔細講解,貼近生活也能夠激發學生們的極大興趣。學生愿意鉆到音樂中去,樂感又怎么會提升不了呢。
(三)多聽多想
音樂是一種用耳朵聽的聲音藝術,所以,要讓學生們多聽,用心體會,搭建音樂與心靈的橋梁,才能使他們建立出自己的審美標準并且分辨好壞。通過大量反復的聽音樂能夠使自己的音樂素養的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產生優秀的心靈聽覺。在還沒有足夠好的辨別音樂的能力時,應該盡量去接觸好的音樂作品,因為我們的審美標準和欣賞水平還在建立中,所以要謹慎選擇。當然,聽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對于自己對音樂的深層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能夠帶來方方面面的好處,達到培養樂感的目的。多聽演奏會,開拓視野,提高審美水平,多受音樂的熏陶,近距離感受音樂的魅力。多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將音樂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多聽,多想,多記,在記錄自己感受的同時,如果可以對美的聲音形成一定的追求,那對學生來說是有很深遠的意義的。因為當人們有了正確的美的感受,就會去追求,去為之而奮斗。藝術實踐是提高樂感的重要一環,多聽多想就是一種藝術實踐。
(四)正確引導提升興趣
很多學生羞于在人前表現,如果讓他們在眾人面前演奏他們會非常緊張,身體僵硬,豪無樂感與句法可言,無法展現出他們本有的音樂能力。他們不敢做,并不是做不好。所以,老師應該激勵這類學生,鍛煉他們的膽量,正面引導。他們只有突破自己才能自然的表達自己對音樂的解讀與感受,才能有更好的樂感。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無論是揚琴還是其它樂器,只有產生了興趣才能學好。任何事都是無法一蹴而就的,樂感也是如此,它是一天天積累起來的。時間一長肯定會感到乏味無聊,所以興趣之所在就更加重要,只有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人們才會有更多的耐性,才愿意花更多的時間。所以,老師要提升學生學習揚琴的興趣是很重要的,那么當學生進行樂感培訓時,不管學生優先與否老師都應該多夸獎,多鼓勵,而不是一味的指責與批評,這樣學生們才不會有抵觸情緒,才會愿意去學習。
三、小結
音樂在我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是無聲的語言,是溝通的橋梁,它如涓涓細流滲入人們的感情世界,如溫柔月光撫平受傷的心。揚琴教學中學生樂感是極其重要的,只有有了好的樂感才能更好的學習樂器,才能對音樂有更深的理解,才能擁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培養學生樂感是每個音樂老師重要的任務。勤學苦練,不斷積累,即使沒有先天優勢也可以通過后天的勤奮培養提高樂感。雖然,樂感的訓練和培養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但是,只要學生和老師一起努力,學習,一定會提升他們的樂感,讓他們更加熱愛揚琴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朝剛.器樂表演技能教學新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2]畢晨.淺談揚琴教學中學生樂感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3]郭菊梅.樂感與樂感培養[J].東方藝術;2005年06期
作者簡介:張敏(1980—),女,山西永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