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玲
每一個教師都懂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所謂調動主動性,就是強調發揮內因在學習中的作用,而有沒有主動性,關鍵看學生的態度、價值觀、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能否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轉變或培養,那么作為外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努力探索各種教學方法,促使其態度、價值觀、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質得到轉變或培養,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從而變被動學為想學、樂學、主動去學,成為課堂的主人。
情境教學:注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新課程教材強調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教學中,教學素材的選擇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增加興趣,激發他的求知欲望。在講授高一經濟生活中《企業的經營戰略》這一內容時,我是這樣做的: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我故意讓學生看到我手里拿的幾包他們平時最愛吃的,街邊小店里買的,便宜的辣條等豆制品小零食。學生一片嘩然,來了勁頭,氣氛非常愉快。有人問:“請客呀,老師?”我答道:“今天我生日,請客,并把東西舉起來(學生興奮),但是,本著對大家負責的態度,來前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有問題(老師神情凝重、學生好奇、疑惑)?!比缓蠖嗝襟w出示了網上下載的有關圖片,向學生介紹了這類三無小食品有害物質及對身體的危害,(學生吃驚、指責、氣憤,情緒很激動)??吹酵瑢W們情緒高漲,趁熱打鐵,進行教學導入:同學們,如此一類大家都喜歡的小吃,為什么我們的生產經營狀況是這樣的呢?為什么我們的市場就不能把它做好呢?(已經議論紛紛),假如你是一豆制品生產經營者,你會怎么做?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很激烈,有的同學還因不同意見爭執起來,學生主動性很高。發言很踴躍,異常興奮,豪言壯語,有一種做不好誓不罷休的架勢。好多學生的觀點很有創意,很有見地,不拘泥于課本觀點,表達了自己如何做強一個企業的設想,贏得了同學的熱烈掌聲,老師也給予肯定、鼓勵,如:我堅信你以后一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之類的話。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意志品質得到了培養,信心得到增強,學生怎能沒有學習的主動性,怎能不成為課堂的主體呢?
寓教于樂: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
情感是激發求知的動力,學生的情感的體驗與形成主要依賴于教學過程,如果教學局限于講解書本枯燥理論,死氣沉沉,失去活力,學生沒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對于教材內容也就無動于衷。因此教學中要善于變枯燥、抽象的教材為活生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豐富其情感,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從而來調動他的主動性。在講授政治生活中《基層民主——村民自治與居民自治》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民主,體驗生活,關心身邊的民主生活,教學中我和學生共同設計了一個小品,并組織同學進行了表演。小品主要講述了某村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的新一屆村委會集資修路,最終因賬務不清而被村民檢舉、揭發,重新選舉村委會的故事。故事突出了四個情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一方面表演為教學創造了愉悅的氣氛,同學們得到鍛煉,另一方面學生深刻理解了基層民主的含義及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表演與學習,學生能聯系生活,對身邊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表達了情感,并就此深入探討了如何發展民主的話題。如此,學生真正在教學中體驗了生活,提高了認識,所形成的豐富情感特別是責任感會促使學生更關心身邊的事,更樂于學習書本內容,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的課堂。
實戰模擬:注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健康心理
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質,才能正視學習中的困難并解決困難。在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學生在克服困難與挫折這方面的心理的缺失,回避困難,懶得思考,覺得費腦筋,特別明顯的是不愿意做材料題,習題課上,一碰到材料題就繞開走,覺得材料題很麻煩,有了心理障礙。這一點在學生中是一“通病”、是教學中的一“頑疾”,直接導致學生在做材料題這方面上的能力很差,影響了成績。怎么辦?限時模擬高考訓練,課堂上,打印歷年高考小卷,限時上交,首先來幫助其戰勝嫌麻煩的心理,不動手做、拖沓的壞習慣。給其壓力,目的是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態度。然后一一“面批、打分”,肯定其好的方面,使其對材料題有了正確的認知,樹立自信,目的是讓其對材料題形成正確的認知。還要幫助其分析,引導其總結一些做題方法,從而解決了“技術問題”。這樣的訓練,給壓力,加疏導,多鼓勵,增信心,讓其在戰勝困難中不斷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學生也漸漸地會主動去做材料題、去研究材料題,敢迎難而上了。如此也就把習題課堂還給學生了。
總之,教學方法選擇的宗旨——就是要豐富其情感,磨練其意志,轉變其態度,提升其能力,培養一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如此,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也就得以實現,教師也就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