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在國際民航界,600 m以下的低空風切變一直被譽為飛機的“隱形殺手”,而颮常常是引發低空風切變的主要原因之一,颮的出現還常常伴隨著一些對飛機有惡劣影響的劇烈天氣,此外颮本身所帶來的強風也會嚴重影響飛行,因此,做好颮的觀測有助于預報員和觀測員警惕風切變的出現,有利于保障飛機的安全飛行。而在近年來的民航氣象觀測中,觀測員常常疏于對颮的觀測和記錄,由于對颮的判斷比較難于把握,該文主要從颮的定義、天氣背景及颮的特點出發,來談一談民航氣象中颮的觀測經驗和記錄方法。
關鍵詞:颮 颮線 不穩定對流云 觀測經驗 飛行安全
中圖分類號: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2(a)-0127-02
颮是一種風暴現象,風力強大、風向往往突變,并常伴有強烈的擾動氣流,會對飛機的起降和地面設施造成極大危害。由于颮的持續時間短暫,觀測員稍不注意就會遺漏颮的觀測和記錄,這就需要觀測員從颮的天氣背景及特點出發,當出現可能產生颮的天氣背景時,要加強對颮的觀測,時刻警惕颮的出現,結合各種監測手段和分析方法,盡量更真實、更正確地做好對颮的判定。
1 颮的定義及危害
在民航氣象觀測中,颮是一種突然發生的持續時間短促的強風,常伴有雷暴、暴雨、大風、冰雹龍卷等劇烈天氣,出現時常伴有風速突增、風向突變、氣溫劇降、氣壓急升等現象。它是高空天氣系統颮線過境時,發生在測站觀測到的天氣現象,是一種天氣系統活動的表現,它的產生與強冷鋒或積雨云強烈發展有關,通常在冷鋒前、切變線附近生成。
颮可以帶來嚴重影響飛行的大風和強側風,飛機在強烈側風之下進場降落,是民航飛機其中一種最復雜和危險的飛行動作,因為側風會把飛機吹離跑道的中線。颮還常常會引起強烈的風切變,可以造成飛機傾斜、失速甚至使飛機在著陸時偏離跑道。
2 產生颮的天氣背景及其主要特點
2.1 產生颮的天氣背景
從颮的定義出發,颮是高空天氣系統颮線過境時產生的天氣現象,是颮線過境時的近地面的表現,颮線就是產生颮的天氣背景。颮線亦稱“不穩定線”或“氣壓涌升線”,它是由許多排列成帶狀的雷暴群所構成的十分狹窄的強烈對流天氣帶。颮線主要有三種類型:鋒前颮線、臺風颮線和氣團颮。
2.2 颮線的主要特點
在天氣圖上,產生颮線的天氣背景的主要特點是:地面是冷鋒前的暖區,低空有偏南風急流帶,并有濕舌配合,高空為低壓槽前伴隨急流通過鋒前的暖區上空,在冷鋒與濕舌之間的區域便是颮線容易產生的地帶,這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鋒前颮線。颮線產生后一般形成一個扁長的由一個或多個中心組成的高壓帶。發展成熟的颮線前方常伴有中尺度低壓,與雷暴高壓組成一對氣壓偶,有時在雷暴高壓后方還伴有一個中尺度低壓,稱尾流低壓。颮線兩側的溫差可超過10℃,并且有明顯的風向輻合,其移動方向偏于700 hPa等壓面風的右側,移動速度大于700 hPa面的風速。颮線之前天氣晴好,之后常發生惡劣天氣。
3 颮的觀測經驗
3.1 風速達到強風
颮產生于強烈不穩定的氣團內部,在這種大氣中容易形成強烈的上升氣流,形成旺盛的積雨云,隨著雨滴的不斷增大,當上升氣流托不住時,雨滴就會下降,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上升氣流轉變為下降氣流,這股又強又冷的下沉氣流到達地面向外輻散,將下沉氣流的位能轉化為地面空氣的水平運動,從而形成了強風,瞬時風速一般不小于11 m/s。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颮是“強風”而不是“大風”,按照風力等級劃分,強風的風速相當于10.8~13.8 m/s,而大風風速≥17 m/s,所以當颮出現時,風速不一定能達到大風的標準。
3.2 突然發作且持續時間短
在颮出現之前,一般測站的風速較小,當颮出現時風速突然增大而不是逐漸增大,且至少維持1 min,颮過境后的冷空氣堆內,風速常迅速減小,因此這種強風持續時間短,稍縱即逝,因此,觀測員一定要注意連續觀測,尤其是當有一定的天氣條件時(如積雨云到來時)。
3.3 瞬間風速突增、風向突變
風速突增是指颮出現時風速變幅突然增大,通常,颮的出現,瞬時風速突然增加8 m/s或以上。
風向突變則指方位突然混亂,沒有規律,一般風向突變90°以上,有時風向不定,忽偏北或偏西。通常,颮線前天氣較好,多為偏南風,颮線后天氣轉壞,風向急轉為偏北風。
3.4 氣象要素劇烈變化
颮線過境時還常伴有氣壓突升,溫度驟降的現象,由于颮線兩側溫度水平梯度很大,溫差可超過10℃,溫度的降低加速了空氣中水汽的凝結從而使相對濕度也迅速增大。
3.5 伴隨的天氣現象和云狀
颮線的過境常伴隨著雷暴、暴雨、大風、冰雹、龍卷等強對流天氣,因此云狀為發展極為旺盛的不穩定對流云,多為積雨云,濃積云、蔽光層積云。當觀測到有發展極為迅猛的不穩定對流云朝著測站方向迅速移動過來,往往就可能伴隨著颮的出現。
3.6 雷達回波特征
颮線的回波呈帶狀,長度可達到幾十公里,有許多回波單體組成,單體發展比較旺盛,塊狀結構十分明顯,回波較強,反射率強度一般都能達到或超過40~50 dBz,回波移動速度非???。在移動過程中,帶狀回波前出現的小回波單體不斷并入帶中,導致回波帶的前沿呈不規則形狀,颮線中段的回波移動速度快,使回波帶呈圓弧形。
3.7 衛星云圖特征
颮線呈帶狀云系。在紅外云圖上,云帶各部位的顏色不均,這是由于云帶上各對流單體發展不均造成的。在可見光云圖上,云帶上各位置明暗分布不均,云體紋理明顯、邊界清晰且不整齊。
4 民航氣象觀測中颮的記錄方法
在民航氣象觀測中,颮應按照“SQ(不留空格)出現時分─終止時分”的格式記錄。當風速達到大風標準時,紀要欄還應加記大風現象。
5 結語
在實際的觀測工作中,颮是氣象觀測中的一個難點,要運用多種方法綜合判斷,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漏記或簡單的把一些對流單體或鋒面過境所造成的天氣要素變化和現象記為颮是不可取的。我們應當了解颮的成因,深刻理解颮的定義,從它的定義及伴隨的天氣現象、產生的天氣背景入手,充分利用好衛星云圖和雷達觀測資料,運用多種方法綜合判斷才能幫助我們準確的確定颮的發生,從而警惕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對飛行有重要影響的氣象要素的出現,有利于保障飛機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國貴.颮線過境各要素變化[J].黑龍江氣象,1989(3),61-62.
[2] 楊洪濤.淺談颮的觀測[J].廣西氣象,1989(1):71.
[3] 易連靜.颮的觀測及判定[J].貴州氣象,2007(1):44-45.
[4] 韋雨汶.颮的觀測方法[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