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目前,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口語交際教學往往有較大的隨意性,農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差、見識少等諸多問題,導致了農村孩子的語言交際能力極差。這些問題都應想法解決,從當前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和應對策略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對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起到有益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從理論到實踐做出較為深入的研究,尋找切實可行的針對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途徑,很有現實意義。
一、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差的主要原因
1.來自學生自身的原因
(1)學生普遍對口語交際不感興趣,缺乏交際欲望。
(2)學生訓練時不會說的現象還比較多。
(3)學生平時交際能力不高。
2.來自教師教學的原因
(1)思想認識不到位。
(2)教學方法不靈活。
(3)有的教師將口語交際課上成“寫話課”。
3.來自語言環境的原因
(1)學生的閱讀面相對狹窄。閱讀可以使學生接受大量的課外知識,積累素材,豐富詞匯。但是由于各種因素,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早期啟蒙教育并不夠重視。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和家長過分看重考試成績,還人為地限制學生的課外閱讀,使學生閱讀面窄、閱讀量少,以致知識面窄、詞匯貧乏。
(2)家庭語言交流的制約。普通話推廣不夠普及,很多家庭連基本的生活用語用普通話對話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根本就無法進行口語交際。
面對以上問題,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教學應引起反思。首先教師要重視口語交際,消除口語交際課難教的心理,相信自己能夠教好。其次要提高備課水平,口語交際課是開放的課型,要上好并不容易,因此教師有了自信心還應認真備好每一節的口語交際課的教材,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這樣才能較好地應對課堂上出現的各種問題,熟練地教好課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與學生結成伙伴關系,把微笑帶進課堂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
二、要想讓學生敢說、樂說、愛說,首先就是要培養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1.興趣引導
小學生閱歷淺,語言表達尚處于生長發育期,特別是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訓練,興趣尤為重要。現在由于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與大力支持農村的教學條件設備逐漸改善,鄉級小學幾乎都有“班班通”,可用電教媒體上課,所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老師利用好課件引起學生興趣,產生說的欲望。比如我在教學六年級“口語交際習作三”時,利用我班的電教設備首先播放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賽,播完后我問孩子們:“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感受呢?”一下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爭先恐后地舉著小手說,隨后我又用課件提示孩子辯論時的注意事項及要求,孩子們都積極地參與進去,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調動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主動性就一定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有興趣,才會有交流的欲望;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
2.熱情激勵
農村的孩子膽子小,聲音輕,怕說錯話被人笑。他們需要老師較多的關照,激發上進心。所以在口語交際訓練時老師要多表揚多鼓勵,耐心聽他們發言,善于發現他們微小的進步,適時地畫龍點睛評上幾句。
3.捕捉生活現象,提供說話機會
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的實際教學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師要用心捕捉現實生活現象,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要積極走出課堂,擴大口語交際范圍,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
農村廣闊的社會空間給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學習機會和鍛煉形式。教師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口語交際的環境,以現實生活為活動舞臺,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從而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口述見聞
讓學生把在社會上、家庭中、學校里、班級里聽到的、看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情,以及從電視、廣播、報刊中獲取的信息選一兩條,按一定順序簡單地講給大家聽。這樣內容豐富而感情自然,使口語交際成為交流心得、增進感情的有力工具。
2.走進社會
如上街買東西時與售貨員的對話;到公共場所向煙民宣傳吸煙的害處,勸他們戒煙;到田間地頭向農民了解莊稼的成長規律等。讓學生把交流的過程、應對的語言在課堂上表現出來,讓大家討論分析,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想出最適合語境的辦法來。
3.走近自然
利用農村特有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讓學生觀察周圍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并認真地表達出來,增加學生的口語交際素材。
總之,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認真上好每一節口語交際課,積極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際,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給學生營造寬松、愉悅、和諧的交際氛圍,喚起學生交際的內在需要,大力開展師生、生生互動的活動,達到學生自主交際目的,切實提高農村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