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強 辛立軍
摘 要: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日益受到重視。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適度適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形象化和直觀化特征,把豐富的信息多層次、多渠道給學生進行傳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充分發揮其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輔助作用,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輔助;整合
一、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和書本為中心,一般只重視教師的“灌”,而無視學生的“學”,不重視實踐,置學生于依附地位。在這一“氣氛”中,學生變得消極厭煩。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點,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將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零與整、虛與實之間實現靈活的相互轉化,從而使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象過程情景交融地再現于教學中,提高學習興趣。如,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首先用多媒體出示一幅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對行走的情境圖,通過演示兩人行走的方向,讓學生認識兩個怎樣運動是相對而行、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然后重點演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的情景:先閃動兩人走過的路程,接著閃動相距的路程,直到變為一點,然后揭示這種現象就是“相遇”這個概念。由于多媒體直觀地展示了兩人從出發到相遇的全過程,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由”學習,從而有效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
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數學教學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學習“體”部分知識的困難性而采取常規教學手段,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情況,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三維動畫功能。如“圓柱體的表面積”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變為一個長方形。學生看了動畫后就很容易明白圓柱體的表面積是兩個圓形面積加上以圓的周長為長、圓柱體高度為寬的長方形面積之和。多媒體幫助學生建立了正確的空間觀念,為弄清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特點及其表面積公式的由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創設問題情境,模擬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知識脫離生活是數學課難教難學的重要原因,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模擬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真實體驗數學、理解數學、應用數學。例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設計一個正方形輪子的小車和一個圓形輪子的小車在路上行駛,正方形輪子的小車行駛的既慢又顛簸,圓形輪子的車則行駛的快又平穩。學生就會很好地理解圓形特點及作用。還有教學“平移和旋轉”,如果采用孩子們在公園里玩旋轉車、摩天輪、滑梯的游戲、還有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平移樓房等的視頻錄像,學生會較全面地理解平移與旋轉的概念,還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1.闡明概念時
小學數學幾何體教學中,涉及周長面積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真正理解,這時如輔以多媒體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圓周長”的知識,重點是要突破“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兒”,這時就可以設計計算機輔助課件進行演示,先展示大中小三個圓的周長,拉曲為直成三條長短不同的線段,然后用三條直徑分別測量各自的周長,量3次后都剩余一小截,加紅色并閃動剩余的一小截,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兒”的規律。這個動態的過程讓書本上平面的圖形變得立體化生動化,輕而易舉地幫助學生觀察理解了新知。
2.知識向技能轉化時
知識的掌握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在圓的認識中,我就制作了輪胎分別為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摩托車動畫,要求學生觀察并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原因。學生在計算機的提示下,能說出圓形輪胎的軸心到地面的距離不變,這樣的摩托車才能平穩行駛,這時多媒體的巧妙運用讓學生從觀察到認識,從認識到加深了理解。
3.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時
前面在例子中提到過圓柱體表面積的教學,多媒體的運用也是恰到好處,動畫的變形功能,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