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力
如今迪斯尼動畫片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鴨已是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殊不知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發揮了十分獨特的作用。
1944年6月6月夜,奧哈馬灘頭陣地上四處都是忙忙碌碌的美軍官兵。在陣地外圍,一名哨兵看到一個黑影正在靠近,于是緊張地拉開了槍栓,厲聲喊道:“口令!”“米老鼠!”原來走近陣地的這個黑影也是一名身穿制服的美軍士兵。
美軍在諾曼底灘頭陣地所使用的口令,正是沃爾特·迪斯尼在1928年所創造出來的那只可愛的小老鼠。而它的主人迪斯尼公司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反法西斯事業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與軍隊結緣
迪斯尼公司與軍隊結緣,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1917年4月美國參戰之后,沃爾特·迪斯尼的三哥羅伊應征赴海外參戰。剛剛離開學校的迪斯尼還不滿17歲,在三哥的影響下也夢想著參加作戰,但他當時不滿18歲不能參軍,于是他又找到美國紅十字會,打算作為志愿者為紅十字會開救護車,但美國紅十字會招募志愿者的最低年齡要求是17歲。
為此,迪斯尼偽造了出生證明,把出生年份改為1900年(事實上他1901年12月5日生于芝加哥),紅十字會最終接受了迪斯尼的申請。1918年11月12日,年輕的救護車司機沃爾特·迪斯尼到了法國,不巧的是,就在前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迪斯尼沒能趕上參加一線作戰,只好干些為協約國的醫院運送傷兵一類的工作。
一年之后,迪斯尼返回美國,學習藝術與動畫。1923年,他在好萊塢創立了沃爾特·迪斯尼制片廠。1928年,制片廠借助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駕機飛越大西洋的機會,推出了動畫片《瘋狂的飛機》,片中可愛的老鼠——米奇第一次出現在觀眾面前。
隨后迪斯尼公司又推出了一系列以米老鼠為主角的卡通片,繼而還創造出了包括唐老鴨在內的一系列經典卡通人物形象。
為鼓舞士氣而工作
進入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陰云逐漸彌漫了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地,戰爭正在逼近。
從1939年9月10日起,迪斯尼公司首先開始為對德國宣戰的加拿大政府制作宣傳片。1941年春,沃爾特·迪斯尼與加拿大國家電影委員會簽訂了拍攝四部電影和一部軍事教學片的合同,合同金額大約27萬美元。此外,迪斯尼公司還與美洲國家合作,在南美洲進行反納粹宣傳活動。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向軸心國宣戰。國際形勢的劇變,也給迪斯尼公司帶來了戲劇性的轉折,首先受到影響的是迪斯尼公司設在伯克利的片場——美軍一支防空部隊受命在片場附近扎營,保護與迪斯尼片場毗鄰的洛克希德公司。他們征用了迪斯尼的片場作為防空炮的修理廠房,還在片場停車場的車庫里儲存了300萬枚彈藥。這支部隊在迪斯尼的片場呆了約8個月,沃爾特·迪斯尼回憶說:“他們消耗了大量煤氣、電與熱水,欠下的帳單足夠聯邦政府支付兩年。”
在軍隊“大鬧”迪斯尼片場后沒多久,迪斯尼的卡通明星們收到美國政府的命令:為鼓舞美國民眾的士氣而工作。作為迪斯尼群星中最耀眼的明星——米老鼠,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責任,成為各種政府宣傳畫的主角。
為政府拍攝政治宣傳片
戰爭期間,迪斯尼公司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拍攝了一系列宣傳反納粹與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電影,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講述打倒軸心國的重要性。
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原因與感情》、《小雞》、《死亡教育——納粹制造》(1943年出品)、《元首的臉》(1942年出品)與《唐老鴨特攻隊》(1944年出品)等。這些電影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迪斯尼公司的公共關系部將其稱為“心理武器”。
1941年底,聯邦政府通過一項新的法律,要向納稅人多征收700萬戰爭稅。由于擔心遭到反對,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要迪斯尼拍一部電影,讓納稅人相信他們所交的是愛國稅。迪斯尼公司很快在1942年推出了一部新的宣傳電影——《新的精神》,1943年又將該片剪輯后取名《43年的精神》重新上映。這兩部電影都使用迪斯尼的卡通明星唐老鴨作為主角,在片中唐老鴨要應對一大堆新增加的繳稅單。影片逐一向觀眾展示了唐老鴨要上交的這些稅將對戰爭產生怎樣的影響,并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交稅打擊軸心國。”
觀看這兩部片子的觀眾達到約2600萬人。事實證明,美國的納稅人在影片上映之后只用了4周時間就接受了該項法律,公眾的思想轉變速度比一種產品從設計到完成到成品制造還要短得多。后來的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37%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該電影對他們的納稅行動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為軍隊拍攝軍事教學片
除了積極與政府合作拍攝政治宣傳片外,迪斯尼公司還為美國軍方拍攝了大量的軍事教學片。據統計,整個戰爭期間,迪斯尼公司共拍攝了75部軍事教學片,耗費了40萬英尺長的膠片,可以連續不斷地放68個小時。片子的內容涵蓋非常廣,包括魚雷戰術、艦載飛機降落技術、偽裝與滑翔訓練等。為了完成任務,公司90%的雇員都參與了拍攝軍事教學片的工作。這些教學片成為軍方訓練新兵的重要工具,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在迪斯尼公司為軍隊所拍攝的諸多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到1943年期間,迪斯尼公司受美國陸軍邀請,與好萊塢著名導演弗蘭克·克普拉合作,拍攝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這部電影成為戰爭紀錄片中的經典,直到現在還時時被人們所提起。
為部隊無償設計徽標
在美軍參戰以后,美軍各種各樣的部隊紛紛向迪斯尼公司發出大量的邀請,請求迪斯尼公司將他們的卡通明星派到軍隊,成為代表本部隊的標記,一方面方便友軍識別身份,另一方面則讓這些深受官兵喜愛的卡通動物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
其實早在1931年,米老鼠就收到了第一份“參軍”的邀請——1931年10月,迪斯尼公司受邀為美國海軍補充中隊的基地設計徽標。迪斯尼公司最后從旗下的諸多卡通明星中挑選了米老鼠作為主角——徽標中的米老鼠騎著一只正在俯沖的鳥,背景是自由女神。
1939年6月,迪斯尼公司接到了第二份邀請,為剛剛下水的“大黃蜂號”航母上的VF-7戰斗機中隊設計徽標,迪斯尼公司最終的設計方案是一只帶著拳擊手套的大黃蜂。
美國向軸心國宣戰后,為鼓舞士氣,參戰的美軍各部隊紛紛找到迪斯尼公司要求為他們設計徽記。沃爾特·迪斯尼的辦公室很快就被那些坦克、掃雷艇與飛行設計標志的請求所塞滿。沃爾特·迪斯尼召集了一大群藝術家組成新的部門,主要任務就是設計各種徽記。到1942年4月,完成了200多個設計方案。迪斯尼的卡通明星紛紛登上坦克、裝甲車、飛機、軍艦,成為軍隊各單位徽記的主角。
在新一輪的設計熱潮中,“唐老鴨”成為受到邀請最多的卡通人物,很多部隊都喜歡“唐老鴨”的戰斗精神,紛紛要求迪斯尼在他們的徽記里畫上“唐老鴨”,就連美國的盟友們也不例外。
當然,除唐老鴨以外,還有很多卡通形象同樣深受官兵們的喜愛。例如,迪斯尼公司曾經為駐守理查德遜港的阿拉斯加防御部隊,設計了一個拿著ADF字樣的海豹徽記。見到徽記的阿拉斯加防御部隊指揮官巴克納準將在給迪斯尼的回信中寫道:由于這個標志的到來,白令海的所有海豹都用鼻子頂開冰層,邊大肆嘲笑北極熊,邊拍打胸肌,為我們的部隊選中它們而慶祝。
隨著時光的流逝,戰時使用的很多徽記早已被人們所遺忘,變得默默無聞,但是其中有些徽記卻由于某種原因變得非常出名。最典型的當屬漢克·波特和羅伊·威廉姆斯為美國援華志愿航空隊所設計的徽記——飛行的老虎。正是由于這個徽記,中國人將這支部隊親切的稱為“飛虎隊”。
到戰爭結束時,迪斯尼公司的藝術家們共設計了1100多個徽記,平均算下來,每設計一個徽記的成本大約要25美元,但迪斯尼公司從來沒有向美國政府或是使用這些徽記的部隊要過一分錢。
1945年9月戰爭結束后,沃爾特·迪斯尼發現公司資金陷入了困境。整個戰爭期間,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大量政治宣傳片,除了極少數盈利外,票房成績都很慘淡,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收入。所幸1937年所拍攝的《白雪公主》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才讓迪斯尼公司得以支撐到1942年。此后,公司財務出現虧損,到戰爭結束時高達120萬美元。1945年12月,迫于經濟壓力,迪斯尼公司停止為軍方服務,又將工作重點重新轉向制作娛樂片上。
當然,戰爭對迪斯尼公司也并非一無是處,它給迪斯尼公司提供了制作生活片與教育片的機會,還讓公司的主角為更多的人所了解。雖然政府訂貨的利潤并不豐厚,但還是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確保了公司的生存。
沃爾特·迪斯尼后來談到戰時的情況時說:“戰爭期間公司的境況雖然不能說好,但也為公司提供了向世人展示其作用的機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我們這樣,在幫助國家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已。” 摘編自雷曼軍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