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巖

在2015年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和閱兵式上,中國在展示了人民解放軍的威武形象和先進武器的同時,還發布了另一個重磅消息。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現有軍隊員額基礎上裁減30萬。
消息剛一發布,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有軍隊員額230萬,經過此次裁軍以后,解放軍總員額將縮減至200萬。
建國后,中國先后經歷了十次較大規模的裁軍行動。
這次裁減軍隊員額,是中國解放軍歷史上的第十一次裁軍。
強大的軍隊絕不是靠人頭數量堆出來的,裁軍30萬在人民解放軍向世界最強大軍隊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首先從政治上宣誓和表明,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
其次從戰略上來看,裁軍是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舉措。裁減員額是一支進行軍事現代化建設的軍隊必須面對的主要問題,假設以此次裁減的我軍軍人年人均軍事訓練維持費用和人員生活費20萬元計算,裁減30萬人每年就能節省600億元人民幣的軍費,大概占到中國2014年軍費開支的7.5%,這筆錢可以用于需要加大投入的武器裝備和部隊訓練領域。
由于爆發世界大戰和全面戰爭的幾率不斷降低,在保持軍隊戰斗力的前提下,世界主要軍事強國一直在做裁減員額的努力。
近幾年,盡管在世界范圍內面對很大的安全壓力,美國軍隊還是在進行不斷的員額調整,2013年美軍決定裁減13.5萬人。其中現役軍人的數量削減7萬人,預備役軍人削減6.5萬人。2015年初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14年國防部防務四年評估報告》,宣布在未來兩年內裁減4萬名士兵,涉及幾乎所有國內和海外軍職。
與此同時,美軍還打算裁掉1.7萬名文職雇員。裁軍計劃實施后,美軍現役士兵人數將由目前的49萬人降至45萬人,達到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值。
2014年,韓國軍隊宣布到2022年,韓國陸軍兵力將從目前的49.8萬減少至38.7萬,裁減11萬人。但其他兵種規模保持不變,海軍兵力仍維持在4.1萬,空軍兵力為6.5萬,海軍陸戰隊兵力為2.9萬。
歷史經驗表明,在軍費開支穩定,立足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同時,適度裁減軍隊員額,不僅不會降低部隊的戰斗力,而且能夠優化軍隊人員結構,讓軍隊更精干專業,作戰效率更加高效,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
以中國軍隊為例,建國以來,中國進行了十次比較大的裁軍,先后有數十個大軍區、兵團和軍種司令部被撤銷,幾千所部隊醫院、學校和農場等附屬機構被裁撤、轉隸或縮編。
全軍員額從抗美援朝時期的620萬,縮減為現在的230萬,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建國66年來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被外界承認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
新世紀以來,中國在加大國防投入、進行軍事斗爭準備的同時,還進行了全面的軍事體制改革和軍事技術革命。陸海空和二炮部隊的現代化主戰武器數量大多數名列世界第二,技術水平也緊追世界最先進國家。
中國空軍的第三代戰斗機數量達到500架以上,具有遠程巡航導彈突擊能力的轟炸機100架,預警機近20架,加油機、電子偵察指揮等特種機型十余個。作戰飛行員年飛行250小時以上,達到北約空軍水平。
中國海軍經過近二十年高速發展,按照外國媒體的形容,造艦速度像是“造香腸”一樣。10年內建造11艘052C/D級大型相控陣導彈驅逐艦,另外還有6艘在建;8年內建造22艘054A型4000噸級遠洋護衛艦;四年內每月下水一艘056級輕型護衛艦;建成12艘規模的核潛艇艦隊;反潛機、大型船塢登陸艦、大型氣墊登陸艇等裝備填補了海軍空白。
中國陸軍保持7000輛主戰坦克,在本次閱兵式上露面的99A主戰坦克、04A重型步戰車、05A自行加榴炮,紅箭-10遠程光纖制導反坦克導彈作戰武器,均為近幾年服役的現役裝備,技術水平都達到國際領先。
總之,當今的解放軍,在武器裝備上,已經跨入世界軍備發展的第一梯隊,與美歐等先進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近幾年,解放軍的軍事體制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軍隊建設總目標:即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調整編制、優化總部機關,弱化陸軍傳統,戰區聯合指揮,調整軍兵種比例,按戰略方向配置部隊編成,加快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建立軍官職業化制度,健全軍費制度,推動軍民融合,健全國防工業等要求。中國軍隊正在把新型作戰力量建設作為戰略重點。陸軍重點進行集團軍結構改革,幾乎所有裝甲師改編為裝甲旅和機步旅,全新組建了多種“新型作戰力量”,例如出現了全部由作戰旅組成的全旅化集團軍,機動和打擊能力更加強大。誕生了裝備遠程火箭炮和戰術彈道導彈的遠火旅,出現了電子對抗旅。陸軍航空旅、特種作戰旅。此外,合成營訓練已經在野戰部隊普及。

綜合《解放軍報》的報道,中國陸軍還誕生了不少新式的作戰營,如機步旅的突擊營,摩步旅的作戰支援營,特戰旅特偵營,特戰旅和摩步旅的特戰營,摩步旅的突擊車突擊營和空中突擊營,還有幾只常態化編制的作戰合成營,混編有坦克連、裝甲步兵連、炮兵連和戰斗工兵排等保障分隊。
總之,與俄軍等傳統的以軍師團架構的陸軍相比,解放軍陸軍的軍事體制改革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此次裁軍,是以習近平同志領導的新一屆中央軍委在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提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必將對中國的軍隊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2013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隊現有軍隊員額230萬,其中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包括18個集團軍和部分獨立合成作戰師(旅),85萬人。分別隸屬于7個大軍區。
海軍現有23.5萬人,下轄北海、東海和南海3個艦隊,艦隊下轄艦隊航空兵、基地、支隊、水警區、航空兵師和陸戰旅等部隊。
空軍現有39.8萬人,下轄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7個軍區空軍和1個空降兵軍。這樣,加上20余萬人的二炮部隊,中國陸海空三軍和第二炮兵共有機動作戰170萬人以上。剩下是大約50萬人的隸屬于各個省軍區的地方部隊,以及后勤、科研、醫療、文藝體工等各種輔助部隊和單位。
此次裁軍原則是減少非戰斗部隊人員,裁減大量非戰斗部隊可以使主要的軍隊員額,向能打勝仗和能硬仗的作戰部隊集中。
如各省軍區,地方軍分區、守備部隊,后勤衛生、文藝體工等服務部門要大幅壓縮,部隊的大型社會化醫院等單位,會交由地方管理或聘用非現役軍人工作。
隨著新型主戰武器的增加,中國的海空軍和二炮不太可能大幅縮減,只會繼續增加在軍隊總體員額的比例。
中國陸軍現有18個集團軍,以及結構相當于集團軍的新疆和西藏兩個副大軍區,也就是俗稱的野戰軍,這個20個集團軍級別的部隊,經過1998年、2003年和2011年的三次大規模體制調整,組織結構已經很精干,因此,此次裁軍只會壓縮老舊裝備部隊。
摘自騰訊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