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玉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國各界都在緊張籌備和推出各種紀念活動。這些活動以中國軍民團結一致共御外侮為主題,收到了緬懷先烈、教育后人、鼓舞人心的良好效果。
但也有少數紀念活動引起了一些質疑,比如前些日子八一電影制片廠為其拍攝的歷史大片《開羅宣言》發布的一組海報。這組海報共有4幅,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毛澤東的形象分別很突出地印在上面,而蔣介石卻未現身其中。對此不符合歷史真實的舉動,包括《環球時報》在內的媒體和很多網民都提出了異議。
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歷史公論,無需爭議。但尊重這一事實,并不意味著我們今天對那段歷史中每一個具體事件的記述都要對照這個結論,時時事事都直接掛鉤。承認國民黨及蔣介石在抗戰中的貢獻,與認可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并不沖突。比如,本刊本期制作的專題《戰長沙》,即是抱持這樣的客觀立場,對70多年前浴血奮戰保衛長沙的國共官兵和人民給予緬懷和致敬。專題中的主要篇章是記述薛岳將軍指揮下的國民黨軍隊的英勇事跡,當然也有共產黨配合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的呈現。這絕對不會給讀者以“抗戰是國民黨的抗戰”的印象,因為誰都知道,長沙會戰時,共產黨的軍隊正在華北戰場阻擊日寇,都是在為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沒有孰輕孰重之分。
必須承認,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歷史虛無主義的言論,比如抹黑毛澤東等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質疑英雄人物事跡的真實性,等等。這是我們絕不能容忍的!但是,在尊重歷史、捍衛真相的同時,我們也要避免另一種傾向,即為了“政治正確”而去“改寫”歷史。這既有違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是歷史虛無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同時也容易予人口實被人利用,造成對我黨我國的負面評價,實為好心辦壞事的不智之舉。
中國共產黨是先進的、強大的政黨,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堅持“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們應該憑恃這份底氣,繼承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以事實說話,依正道行事,大可不必去做那些“節外生枝”的文章。